- 利多卡因宫颈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 2002年
- 江世敏朱秀红
- 关键词:利多卡因宫颈麻醉人工流产术
- 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100例临床观察
- 2003年
- 朱秀红江世敏
- 关键词:米非司酮紧急避孕避孕措施意外妊娠
- 卵巢癌脑转移1例报道
- 2014年
- 患者,女,55岁,因“下腹坠胀1+月”于2010年11月10日收入院。患者既往体健,G1 P1,顺产,绝经3年。妇检: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阴道壁光滑;宫颈萎缩,光滑;盆腔饱满,如孕2个月大,形态不规则;子宫后壁触及多个结节,无触痛;双附件区未及异常。妇科B超:右附件区囊性包块45mm×24mm×23mm,呈弯曲管状;盆腔101mm×52mm×92mm低回声包块,形态不规则,内见多发囊变区;血清CA125123.1U/ml。入院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少量淡黄色腹水;骨盆近乎冰冻骨盆;双卵巢表面均呈菜花样改变,黏附于盆壁,包膜破裂;左输卵管增粗直径约2cm,伞端闭锁;
- 张玉凤朱秀红
- 关键词:脑转移卵巢癌下腹坠胀宫颈萎缩子宫后壁左输卵管
- 横切口剖宫产脂肪层自然对合法100例分析
- 2003年
- 朱秀红苗桂芹刘燕刘美玉
- 关键词:剖宫产横切口脂肪层
- 可吸收防粘连纤维膜对卵巢癌患者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评估在卵巢癌患者盆腔淋巴结清扫区域使用可吸收防粘连纤维膜能否降低淋巴结切除术后淋巴囊肿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及山东省青岛市即墨人民医院初次手术治疗的109例卵巢癌患者的资料,术中使用可吸收防粘连纤维膜的卵巢癌患者85例(干预组),未进行防粘连处理的卵巢癌患者24例(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全面分期手术或肿瘤细胞减灭术,同时行盆腔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术后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B超、CT扫描或MRI)诊断淋巴囊肿。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囊肿发生率,伴有症状的淋巴囊肿发生率,以及淋巴囊肿直径。结果:术后发生淋巴囊肿54例(49.54%),伴有症状(压痛、感染、下肢水肿)的淋巴囊肿4例(3.67%)。干预组中36例(42.35%)患者术后出现淋巴囊肿,对照组18例(75.00%)患者术后出现淋巴囊肿(P=0.005)。干预组中1例患者(1.18%)发生淋巴囊肿感染,对照组有3例(12.5%)为伴有症状的淋巴囊肿(P=0.033)。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淋巴囊肿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2±2.90)cm vs(6.54±3.05)cm,P=0.551],干预组中出现直径>5cm淋巴囊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5.88%vs 58.33%,P=0.003)。结论:卵巢癌术后淋巴囊肿形成仍是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可吸收防粘连纤维膜可有效减少卵巢癌术后淋巴囊肿形成及症状性淋巴囊肿的发生。
- 王元芬窦莎朱崇元朱秀红崔恒李艺
- 关键词:卵巢癌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3例分析
- 2009年
-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是指孕囊、绒毛或胚胎着床于既往切口瘢痕上,占异位妊娠的0.045%,占有剖宫产史异位妊娠的6.1%。我院自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收治了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现报道如下:
- 朱秀红李桂玲潘永红
- 关键词:瘢痕部位妊娠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切口瘢痕胚胎着床剖宫产史
- 巨大子宫颈肌瘤1例
- 2002年
- 江志慧朱秀红
- 关键词:巨大子宫颈肌瘤子宫颈肌瘤外科手术
- 老年性化脓性子宫穿孔误诊4例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1临床资料
病例1:女,73岁,因发热5天,腹痛4天,以腹膜炎收入院.绝经30年,否认有阴道出血、流脓史.检查:T38.6℃,P96次/分,BP135/90mmHg,WBC16.5×10( )/L,NO.87.剖腹探查,见腹腔积液1500ml,胃肠无穿孔,肝、脾、胰无异常,子宫底穿孔.由妇科医师探查:见子宫13cm×13cm×12cm大小,子宫底穿孔约2cm×2cm,有脓液溢出,双输卵管红肿,双侧卵巢萎缩.行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术后腹腔引流,后穹窿留置引流管引流.术后11天出院.
- 朱秀红江志慧苗桂芹刘美玉
- 关键词:老年误诊宫腔积脓
- 老年性化脓性子宫穿孔误诊4例分析
- 2002年
- 江志慧朱秀红
- 关键词:误诊
- 经阴道切除非脱垂子宫178例报告
- 2005年
- 李凤翔朱秀红于新梅
- 关键词: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膀胱截石位宫颈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