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6篇救生
  • 6篇救生舱
  • 2篇透水
  • 2篇矿用
  • 2篇封头
  • 2篇承压性能
  • 1篇性能检测
  • 1篇应力校核
  • 1篇圆柱
  • 1篇圆柱壳
  • 1篇载荷
  • 1篇真人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系统
  • 1篇水压
  • 1篇排水
  • 1篇排水系统
  • 1篇气压
  • 1篇柱壳
  • 1篇稳定性

机构

  • 6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金龙哲
  • 6篇李乾坤
  • 5篇栗婧
  • 2篇牛继平
  • 1篇黄志凌
  • 1篇詹子娜

传媒

  • 1篇煤炭学报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防水型救生舱承压外壳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防水型救生舱外壳的承压性能。基于潜艇设计原则,分析决定救生舱承压性能的3个关键应力和2个临界载荷,并给出其计算方法。通过研究承压外壳的4个影响因素即舱体半径、壳板厚度、肋骨间距、肋骨型材对应力及稳定性的影响方式,最终提出一套防水型救生舱外壳的设计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对该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环肋骨加强的圆柱壳最大形变量为0.6 mm,最大应力为166 MPa,均在壳体可承受范围之内,能够承受2.5 MPa的静水压力,并根据此方案生产出了可防透水事故的救生舱新产品。
李乾坤金龙哲牛继平栗婧平玉城
关键词:应力校核数值模拟
救生舱内气压变化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理论计算与真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救生舱内气压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救生舱在完全密闭条件下舱内气压的3个影响因素:氧气、二氧化碳以及温度,并从变化过程与前后状态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气压-时间、气压-状态两种计算救生舱内气压的方法。通过10人9 h真人试验得出了救生舱内气压、氧气、二氧化碳以及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后将试验数据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两种气压公式的正确性。最终利用所得公式预测出救生舱内气压出现的最大值为8 718 Pa,为防水型救生舱的设计提供了边界条件。
李乾坤金龙哲栗婧牛继平
关键词:救生舱气压
一种矿用防水型救生舱
本发明提出一种矿用防水型救生舱,矿用防水型救生舱的舱体是由多节舱体基本单元、舱首封头(1)和舱尾封头(5)组成,救生舱内部通过隔离门(14)分隔成相互独立的过渡舱(12)和生存舱(13)两部分,其中所述舱体基本单元是由钢...
金龙哲栗婧李乾坤平玉城
文献传递
矿用防水型救生舱耐水压性能检测平台
本发明提出一种矿用防水型救生舱耐水压性能检测平台,该检测平台包括承压容器(10)、加压系统(20)、应变检测系统(30)以及数控机(40),该技术方案能够模拟透水环境,制造350米深以内的水压,将防水型救生舱置于水压环境...
金龙哲栗婧李乾坤平玉城
文献传递
救生舱防水承压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提高矿井突水后救生舱综合防护能力,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防水型救生舱外壳的承水压性能。基于潜艇设计理论,计算环肋圆柱壳承压性能的3个关键应力和2个稳定性临界载荷,得到外壳承压结构的关键因素(即壳板厚度、加强筋间距、加强筋型材)对其应力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组防水型救生舱外壳设计的最优方案,并通过ANSYS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的防水舱能承受水深300 m(3 MPa)静水压力,最大应力为288.6 MPa,最大形变量为3 mm。
詹子娜金龙哲黄志凌李乾坤
关键词:救生舱环肋圆柱壳承压性能
一种矿用防水型救生舱
本发明提出一种矿用防水型救生舱,矿用防水型救生舱的舱体是由多节舱体基本单元、舱首封头(1)和舱尾封头(5)组成,救生舱内部通过隔离门(14)分隔成相互独立的过渡舱(12)和生存舱(13)两部分,其中所述舱体基本单元是由钢...
金龙哲栗婧李乾坤平玉城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