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优化儿科急诊预诊对降低纠纷率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优化儿科急诊预诊对降低纠纷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2016年1月至6月在儿科急诊实施常规预诊,2016年7月至12月实施优化预诊,比较两个时间段纠纷发生情况。结果常规预诊组54 904例患儿中发生纠纷452例,发生率为0.82%;优化预诊组59 100例患儿中发生纠纷248例,发生率为0.42%。两组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儿科急诊预诊能有效降低预诊纠纷的发生率。
- 李亚留静
- 关键词:儿科急诊预诊纠纷
- 急诊科高危药品安全的临床分级管理措施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 :探讨急诊科高危药品安全的临床分级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5月医院急诊科的31名高危药品管理人员和收治的274例患者为观察组,2015年7~11月医院急诊科的31名高危药品管理人员和收治的27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高危药品管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高危药品管理措施的基础上,根据高危药品安全进行临床分级管理,统计两组高危药品管理人员的高危药品知识考试成绩、高危药品管理考核成绩及患者高危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高危药品知识考试成绩和高危药品管理考核成绩均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高危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急诊科高危药品进行临床安全分级管理,显著提升了护理人员对于高危药品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管理能力,减少患者中间高危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 留静李亚李超男
- 关键词:急诊科高危药品
- 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70例急诊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急诊科护理带教模式,观察组在传统带教模式的基础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带教效果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在理论知识、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实习生的工作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急诊护理工作。
- 李亚留静谢美玲
-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带教
- 3例过量服用倍他乐克和心律平中毒的救护
- 2013年
- 倍他乐克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有显著的降低血压作用,能明显地减慢心率,严重过量能导致外周血管过度扩张,继而出现显著而持久的全身性低血压。心律平能减慢心房、心室和普肯耶纤维的传导,用量过大可产生心脏停搏及传导阻滞、低血压等口。丽水市莲都区万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0年3月~2012年2月成功抢救3例服用倍他乐克片和心律平片寻求自杀的患者,中毒后出现心律失常和严重低血压,其中出现心跳骤停1例,经积极抢救护理转危为安。现将抢救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 徐彩霞李亚
- 关键词:倍他乐克心律平救护
- 加强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护理管理探讨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加强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护理管理措施与成效。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进行治疗且进行院内转运的42例急诊科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院内转运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针对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因素,加强安全管理,比较两组的转运时间、纠纷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转运时间明显缩短,纠纷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加强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可有效加强护理人员间的配合,提高转运效率,节省更多的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保证患者安全。
- 李亚留静李超男
- 关键词: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