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鲁
- 作品数:93 被引量:252H指数:8
-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肥大细胞与胃癌增殖细胞核抗原、bcl-2基因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5年
- 柳雅玲唐华美王琳李亚鲁赵苗青
- 关键词:肥大细胞胃癌BCL-2基因表达分子生物学
- 男性不育患者生殖系感染、NO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探讨男性生殖系感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导致不育的机理 ;精浆一氧化氮的含量、IL - 1、IL - 2、IL - 6、IL - 10、IL - 12、TNF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在男性不育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选择 86例男性不育患者。采用PCR技术检测各组精浆中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DNA ;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精浆与血清中一氧化氮的含量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5种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结果 男性不育伴有病原体感染组精浆与血清一氧化氮的含量为 135 4 2 μmol/L和 12 0 86 μmol/L ,明显高于男性不育无病原体感染组与对照组。且一氧化氮的含量与精子存活率、活动率呈负相关 ,而与畸形率呈正相关。不育患者精浆内细胞因子的变化为有病原体感染且一氧化氮的含量明显升高者IL - 1、IL - 6、TNF的含量高于无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 ,尤其是IL - 1和TNF(P <0 0 1) ,其次是IL - 6 (P <0 0 5 )。IL - 10和IL -12的含量下降 ,IL - 2R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经相关分析发现精浆一氧化氮的含量与TNF呈正相关 (A =14 89,B =0 4 5 ,r=0 6 4 ) ,与IL - 10呈负相关 (A =17 0 8,B =- 0 0 6 ,r =- 0 5 6 )。结论 生殖系病原体感染影响体内一氧化氮、细胞因子的产生 ,使各细胞因子间网络平衡紊乱 。
- 于爱莲杨春贵张丰雪李亚鲁
- 关键词:不育生殖系感染NO细胞因子一氧化氮
- 生后不同发育阶段大鼠睾丸生精小管和间质细胞形态学的变化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生后不同年龄SD大鼠睾丸生精小管、间质细胞的组织形态学观察,探讨生后不同发育阶段睾丸生精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发育及变化规律。方法取10天、20天、30天、4月、12月、24月龄雄性大鼠睾丸,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生精小管和间质细胞的变化,并进行定量组织学分析。结果⑴生后10天睾丸生精小管细而稀疏,小管中仅见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可见单个和成群存在的间质细胞,20天小管中出现初级精母细胞,间质细胞消失,30天龄出现精子细胞,间质细胞再度出现;⑵4月龄生精小管密集、小管外直径和细胞层数均明显增加(P(0.05)并达最大值,上皮内生精活跃,间质内见有大量嗜酸性的间质细胞;⑶12月龄生精细胞层数减少并出现空泡变性,上皮变薄,间质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变小,成纤维细胞增多,界膜增厚;⑷24月龄生精小管明显稀疏,上皮层数降低(P(0.05),生精细胞和间质细胞均明显减少,内空泡增多,支持细胞也出现空泡变。结论生后10~30天生精小管内尚无精子形成,处于幼年期,除20天龄外,间质内均可见较多的间质细胞;4月龄的青年期生精小管内生精能力和激素分泌能力达高峰,处于生殖旺盛的性成熟阶段;12月龄的中年期睾丸出现衰老性变化,至24月龄老年期生精能力和激素奇泌能力均明显降低.
- 孔令振李静任增金魏丽华李亚鲁王新成
- 关键词:睾丸生精小管间质细胞
- 预防性应用氟桂利嗪对实验性脑缺血模型神经细胞的保护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观察预防性应用氟桂利嗪(商品名西比灵)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及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沙土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西比灵预防组,西比灵治疗组。采用加闭双侧颈总动脉法复制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除不夹闭颈总动脉外,其余操作与其他组相同;西比灵预防组于脑缺血再灌注前后各3d给予西比灵10mg/kg,1次/d,连续6次;西比灵治疗组于脑缺血再灌注术后给予西比灵10mg/kg,1次/d,连续3次;术后3d处死动物取材,光、电镜观察神经细胞形态,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原位末端缺中翻译标记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预防性应用西比灵组与其他3组相比,细胞缺血性形态损伤明显减轻,脑组织SOD活力明显增高犤(31.0±5.8)Nu/mg犦(P<0.01),凋亡细胞表达明显受抑制(40.6±3.3)个(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西比灵能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对神经细胞的损伤。
- 张秋玲李亚鲁张旺信邢国庆明晓云
- 关键词:氟桂利嗪脑缺血神经细胞保护西比灵预防性用药
- 卵巢组织发生中间质细胞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了12-38周38例胎儿卵巢组织发生中间质细胞的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第12周胎儿卵巢髓质已出现少量散在的间质细胞,第15-16周其向皮质内侧份的生卵索周围延伸,数量增多;19-30周数量减少,仅存在于皮质外侧份;第36周后少见。间质细胞同毛细血管具有密切关系,并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和组织化学特征,它们可能在胚胎时期已具有分泌功能,本文对间质细胞的来源及功能进行了初步探讨。
- 魏丽华崔海庆王新成李亚鲁
- 关键词:卵巢人胎
- 雌激素对去卵巢沙鼠短暂性前脑缺血致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研究雌激素对去卵巢沙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致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成年雌性沙鼠40只,随机分为(1)假手术时照组;(2)脑缺血再灌注组;(3)去卵巢对照组;(4)补充雌激素组。切除双侧卵巢30天开始补充雌激素,连续7天,夹闭双侧颈总动脉7 min再灌注3天处死动物取材,TUNEL法检测海马凋亡细胞密度,SPSS10.0统计学软件包LSD分析系统作统计分析。结果 在缺乏雌激素的个体中补充雌激素能明显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结论 在缺乏雌激素的妇女中适当应用雌激素可减轻脑卒中的损害。
- 张秋玲李亚鲁张旺信邢国庆邱玉芳
- 关键词:雌激素短暂性前脑缺血海马细胞凋亡
- 脑细胞生长肽对豚鼠耳蜗毛细胞内酸性磷酸酶的影响
- 2002年
- 目的 观察脑细胞生长肽 (Cerebraicellgrowthpeptide ,CCGP)对庆大霉素 (Gentamicin ,GM )引起的耳中毒豚鼠耳蜗毛细胞内酸性磷酸酶 (Acidphosphatase ,ACP)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rainstemauditoryevokedpotential,BAEP)和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动物听阈的变化和耳蜗毛细胞溶酶体的变化。结果 CCGP能降低GM引起的BAEP反应阈的上升幅度 ,能保护耳蜗毛细胞溶酶体的完整性 ,减轻了毛细胞的损伤。结论 CCGP能降低GM的耳毒性。保护耳蜗毛细胞溶酶体的完整性 ,降低溶酶体水解酶逸出引起的毛细胞自溶性损伤 。
- 康颂建史献君魏佑震洪岸李亚鲁
- 关键词:脑细胞生长肽耳蜗耳毒性酸性磷酸酶
- 隐睾大鼠生精上皮多核细胞的动态观察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研究热作用对睾九生精过程影响中多核细胞的出现、类型、消失及生物学意义,为男性抗生育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人工隐睾术后2~70天取出大鼠睾丸和附睾,Bouin和Susa液固定,石蜡切片,光镜观察。结果:术后3天,少数曲细精管出现个别的多核细胞,为精子细胞型和精母细胞型;术后4天,附睾管头段可见多核细胞;术后6天,多数曲细精管出现较多的多核细胞,附睾管各段也显著增多,尾段可见核裂解与核消失;术后15天始很少见。结论:隐睾术后热作用影响生精过程,使受损生精细胞核分裂而脆质不分裂等形成多核细胞。术后3天出现,6天始增多,15天后开始消失。消失方式包括,在由细精管与附睾内碎解和排出体外。隐睾术后多核的形成是热作用使生精细胞损伤后的反应性变化。
- 高佩安孟文王新成李亚鲁
- 关键词:附睾隐睾曲细精管生精细胞
- 教研室教学水平的动态观察及意义
- 1998年
- 高慧英崔海庆魏丽华李亚鲁高佩安
- 关键词:教学水平测评高等教育
- 乳腺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中PPAR-γ和COX-2的联合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环氧合酶-2(COX-2)在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情况,探讨PPAR-γ和COX-2表达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PAR-γ和COX-2表达,并对两者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进行χ2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与乳腺导管内癌相比,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PAR-γ阳性率降低,而COX-2表达增加(P<0.05)。在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PPAR-γ与COX-2均呈负相关关系。浸润性导管癌中PPAR-γ和COX-2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复发均有关系(P<0.05)。结论:乳腺导管癌中PPAR-γ与COX-2表达呈负相关关系,两者与肿瘤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 王丽柳雅玲李亚鲁
-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环氧合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