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健

作品数:48 被引量:132H指数:6
供职机构: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中国全球基金国家艾滋病防治社会动员经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7篇学位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0篇艾滋病
  • 11篇病毒
  • 6篇艾滋病病毒
  • 6篇HIV/AI...
  • 5篇流行病
  • 4篇影响因素
  • 4篇吸毒
  • 4篇流行病学
  • 4篇干预
  • 3篇性病
  • 3篇性传播
  • 3篇性传播疾病
  • 3篇知识
  • 3篇人类免疫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贫困
  • 3篇缺陷病
  • 3篇吸毒人群
  • 3篇流行病学分析

机构

  • 38篇甘肃省疾病预...
  • 12篇兰州大学
  • 4篇天水市疾病预...
  • 1篇白银市疾病预...
  • 1篇兰州市疾病预...
  • 1篇嘉峪关市疾病...
  • 1篇甘肃省红十字...

作者

  • 47篇李健
  • 28篇余爱玲
  • 16篇王斌
  • 12篇孟蕾
  • 11篇杨明宇
  • 10篇石林
  • 9篇刘新凤
  • 9篇苟伟斌
  • 8篇王晓蕊
  • 7篇席沧海
  • 7篇张小清
  • 7篇郁华
  • 7篇王炳涛
  • 7篇屠爱霞
  • 5篇白莉
  • 5篇杨常敏
  • 5篇李慧
  • 4篇许亚宁
  • 4篇刘东鹏
  • 3篇白亚娜

传媒

  • 7篇中国病毒病杂...
  • 6篇卫生职业教育
  • 4篇中国艾滋病性...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疾病监测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自然医学...
  • 1篇大学物理实验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疾病预防控制...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祁连山冰川地区陆面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陆面过程指陆地与大气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和动量的交换过程,它对全球气候和大气运动状态的模拟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地区的变化尤为明显,因此,深入全面的分析老虎沟12号冰川的近地层微气象特征...
李健
关键词:老虎沟12号冰川微气象特征能量平衡陆面过程
文献传递
甘肃省性传播疾病高危人群相关疾病感染、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背景 中国自1985年报道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艾滋病疫情一直呈上升趋势,截至2010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79348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38288例,死亡72616例。2006-2010年期间报告的艾滋病病...
李健
关键词:高危人群艾滋病丙肝梅毒
文献传递
甘肃省第五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宣传干预效果分析
2010年
目的评价甘肃省第五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开展艾滋病宣传干预的效果。方法用统一的调查方法,在项目实施前进行基线调查,项目实施后两年开展中期评估,分析各类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目标人群安全套使用率、HIV抗体检测率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项目地区商业性女性性服务者(FSW)、男男性接触者(MSM)、流动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由2006年的15.28%,28.25%,15.81%上升到2008年的38.40%,45.75%,43.29%(P<0.01);HIV抗体检测率分别从2006年8.07%,16.40%,0.62%提高到2008年的46.38%,44.25%,9.05%(P<0.01);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从2006年的63.85%,27.33%,3.37%提高到65.28%,36.00%,12.09%。结论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了项目地区大众人群及目标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目标人群HIV抗体检测率和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均得到显著提高,推动了甘肃省项目地区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但是仍有部分目标人群不知晓艾滋病相关知识、不能主动寻求HIV抗体检测、不能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因此,应该加强对这三类目标人群的行为干预,研究行为的决定因素,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开展内容更为广泛、针对性更强的综合性干预措施,切实提高活动的效果。
李健余爱玲王斌蒋小娟孟蕾
关键词:艾滋病知晓率检测率
案例研究:思拓公司的技术创新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西部的一家中小企业——甘肃白银思拓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的一次产品技术创新尝试的追踪调查,指出产学合作对于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引申介绍了与此相关的技术创新学说及官产学三重螺旋理论,同时结合思拓公司的案...
李健
关键词: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
文献传递
甘肃省2013-2015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中的晚发现情况分析被引量:28
2017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2013-2015年新报告艾滋病病例中"晚发现"病例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对甘肃省2013-2015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晚发现艾滋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3-2015年甘肃省报告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1 965例,其中524例(26.67%)属于晚发现病例。不同特征的病例中晚发现比例不同,回族、已婚有配偶者、65岁以上年龄者、文盲、输血/血制品、农民及医院就诊者人群中晚发现比例较高,分别占:38.62%(56/145)、32.38%(284/877)、41.43%(29/70)、36.13%(43/119)、50.00%(1/2)、33.84%(243/718)、40.96%(274/669)。晚发现病例中2013-2015年分别死亡37、42、36例,当年艾滋病病死率分别为27.61%(37/134)、22.95%(42/183)、17.39%(36/207)。结论甘肃省新报告病例中晚发现比例较高,年龄、户籍、样本来源均是晚发现的相关影响因素。
李健王斌杨常敏王晓蕊余爱玲
关键词:HIV影响因素
甘肃省2000~2003年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
2004年
自1993年在首都机场检出甘肃省首例艾滋病毒(HIV)感染者以来,截至2003年底,共发现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AIDS)109例.近年来,HIV/AIDS疫情迅速上升,流行速度明显加快,2000~2003年分别检出HIV感染者10、13、24、35例,4年共检出82例,占总数的75.2%,是我们自1988年开展监测以来,检出例数最多的时期.现将甘肃省2000~2003年AIDS监测和疫情分析如下.
余爱玲石林王炳涛郁华张小清席沧海赵煜君苟伟斌李健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
甘肃省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及防治效果评价研究
孟蕾余爱玲刘新凤席沧海郁华李健
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该课题为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暨中青年科技基金项目,项目编号:YS021-A23-028。该项目历时2年,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选择了7个市、州,高危人群(吸毒者、暗娼、性病门诊就诊者、既往...
关键词:
关键词:艾滋病
甘肃省艾滋病实验室的网络建设和运行效果研究
刘新凤郁华石林许亚宁王炳涛白莉王斌张小清乔瑞娟李健杨俊克杨常敏刘东鹏赵亚栋
甘肃省科学规划、分步建设,至2011年底建成覆盖全省各有侧重的三级艾滋病实验室228个。艾滋病实验室实行全面准入,高标准、严要求,采取每年考核淘汰制,保证了HIV抗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全省艾滋病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规范管理...
关键词:
关键词:艾滋病实验室抗体检测网络建设
甘肃省2010-2019年新报告HIV/AIDS中晚发现病例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甘肃省2010-2019年HIV/AIDS新报告病例中晚发现者的生存状况并探究导致晚发现的可能风险因素。方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晚发现病例的生存分析结合Kaplan-Meier法和寿命表法,并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地区间的生存时间;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探究导致甘肃省HIV/AIDS晚发现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0-2019年甘肃省新报告7 365例HIV/AIDS,其中晚发现病例有2 327例,晚发现率为31.60%。2010-2019年甘肃省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新报告HIV/AIDS晚发现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是5.77年(95%CI:5.17~6.37)和6.80年(95%CI:6.57~7.05);生存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幼阶段感染(诊断时年龄为0~15岁)、无多种高危行为史、非检测咨询样本来源、贫困地区报告及地区类别非本市是影响甘肃省HIV/AIDS新报告病例晚发现的危险因素。结论减少甘肃省HIV/AIDS晚发现的发生应从加强宣传教育、完善HIV检测手段、促进贫困地区医疗资源可及等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性、针对性的措施。
时欣培李健余爱玲王斌苟伟斌李彬
关键词:艾滋病影响因素
甘肃省新报告的117例16~25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者pol区基因分型及耐药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117例新报告的16~25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者基因型特征和耐药毒株的流行情况。方法采集2015-2016年和2018年甘肃省117例新报告的16~25岁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提取并扩增HIV-1 pol区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和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3年共获得HIV-1 pol区基因序列103条,主要以CRF07_BC为主(55.34%,57/103),其次为CRF01_AE(29.13%,30/103),发现了少量CRF08_BC(6.80%,7/103)、B亚型(1.94%,2/103)和CRF55_01B(6.80%,7/103)。4例患者(3.88%,4/103)出现耐药突变,突变位点分别针对蛋白酶类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s)和非核苷类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NRTIs),各为2例。结论甘肃省117例16~25岁新报告的HIV-1感染者中主要HIV-1流行毒株为CRF07_BC,首次发现CRF55_01B重组亚型,应引起重视。甘肃省HIV-1新报告感染者耐药传播处于低度传播水平,但有上升趋势,应持续加强耐药监测。
许亚宁乔瑞娟张林才王晓蕊石林白莉李健余爱玲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基因序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