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向全

作品数:101 被引量:968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2篇标准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天文地球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建筑科学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水利工程
  • 3篇矿业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1篇地下水
  • 17篇地质
  • 10篇盆地
  • 8篇岩溶
  • 8篇水化学
  • 6篇地质灾害
  • 6篇太原盆地
  • 6篇同位素
  • 6篇煤炭
  • 5篇地下水系统
  • 5篇冻土
  • 5篇水系
  • 5篇水质
  • 5篇滑坡
  • 4篇水文地质
  • 4篇微结构
  • 4篇污染
  • 4篇固结
  • 3篇地下水循环
  • 3篇地下水质

机构

  • 94篇中国地质科学...
  • 1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0篇同济大学
  • 6篇国土资源部
  • 6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铁二院工程...
  • 3篇核工业北京地...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地...
  • 3篇河北地质大学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安阳工学院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浙江林学院
  • 1篇山东省水利勘...

作者

  • 101篇李向全
  • 46篇侯新伟
  • 37篇王振兴
  • 21篇刘玲霞
  • 19篇马剑飞
  • 18篇张春潮
  • 15篇高明
  • 15篇付昌昌
  • 11篇胡瑞林
  • 11篇桂春雷
  • 10篇周志超
  • 10篇左雪峰
  • 9篇张莉
  • 8篇李金秋
  • 5篇张发旺
  • 4篇官国琳
  • 4篇陈浩
  • 4篇蒋良文
  • 4篇韩双平
  • 4篇王思敬

传媒

  • 10篇水文地质工程...
  • 4篇地质学报
  • 3篇地球学报
  • 3篇水文
  • 3篇人民黄河
  • 3篇南水北调与水...
  • 3篇水资源与水工...
  • 3篇2005年全...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现代地质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工程勘察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中国矿业
  • 2篇地球与环境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理学与国土...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14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1世纪工程地质学生长点:土体微结构力学被引量:80
1999年
本文认为土体结构对其工程性质有重要制约作用,土的结构性模型的建立已成为当代土力学前沿性课题。提出的“微结构力学”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建立,将为土体工程地质研究开辟崭新的研究领域和工作空间。文中,作者对“微结构力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近期和远期研究课题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开展本项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建议。
胡瑞林王思敬李向全官国琳
关键词:工程地质
邯郸山前平原地下水流场演变及其驱动力
2024年
20世纪60年代初邯郸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地下水降落漏斗逐渐形成,地下水流场剧烈演变,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分析、水均衡等方法,分析了邯郸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流场的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力,并计算了1981—2019年各影响因素对地下水流场演变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960年以前邯郸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流场演变主要受自然因素驱动,1960年以后地下水流场演变的驱动力由自然因素演化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地下水源汇项逐渐发生变化;邯郸山前平原排泄项对地下水流场演变的贡献率大于补给项,降水入渗和地下水开采始终是浅层地下水流场演变的主要驱动力;1981—2000年降水入渗补给量和开采量对浅层地下水流场演变的贡献率为80.82%,2001—2019年降水入渗补给量和开采量对浅层地下水流场演变的贡献率为75.79%,浅层地下水流场演变的驱动力趋于多元化。
左雪峰侯新伟侯新伟王振兴李向全高明王振兴
关键词:地下水流场驱动力贡献率
淄博市张店南部低温地热水的形成与分布
本文在分析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张店南部低温地热水的分布、补给和径流循环条件、热储结构、水化学特征等进行了研究,表明该区热储为断块地垒式基岩裂隙型储热水系统,盖层为石炭系泥页岩和二叠系粘土岩,热源为大地热流,...
张宏达武强李向全陈宗宇毕志伟
关键词:低温地热水水化学特征水文地质
文献传递
高原山区铁路工程建设地质安全评价:思路与方法被引量:4
2022年
工程地质评价是保障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面向新时代重大工程规划建设需求,提出了地质安全评价的内涵和目标任务,以高原山区铁路工程建设为例,阐述了地质安全评价的方法、工作流程和应用实例。着重提出:服务铁路工程的不同规划建设阶段对应于不同的评价尺度要求,规划阶段适用区域廊带尺度,以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为基调,基本比例尺可≤1:5万,目的是定性给出廊带安全性或适宜性;可研阶段适用关键区段尺度,以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为基调,基本比例尺1:1万~1:2.5万,目的是进一步厘定不良地质组合和重大地质风险,指导线路比选和优化;设计阶段适用工程场地尺度,聚焦具体的地质风险或工程岩体稳定性问题,基本比例尺1:2000,依据相关技术标准和专题分析研究进行专项评价。通常,随着地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对应地质安全等级从低到高;地质安全评价结果可根据地质风险等级与防治难度划分为安全、较安全、欠安全和不安全四个等级,目前技术条件下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地带应首先考虑避让。建议把地质安全评价纳入国家级工程建设管理的必要环节,并加快相关技术标准的制订。
张永双张永双吴瑞安郭长宝李向全任三绍李金秋
关键词:地质安全地质风险区域地壳稳定性
用于胀缩性土环境的地下水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地下水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胀缩性土环境的地下水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方法,所述用于胀缩性土环境的地下水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包括:水位监测模块、土体位移监测模块、中央控制模块、预警模块、疏排水模块、更新显示模...
王振兴李向全李金秋马剑飞桂春雷刘聪
文献传递
中国北方土壤凝结水研究综述被引量:4
2009年
本文从土壤凝结水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研究方向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北方土壤凝结水的研究情况。在土壤凝结水的研究现状中详述了土壤凝结水的研究方法、影响因素、水汽来源、形成规律和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存在问题主要包括观测得到的土壤凝结水中含有部分吸湿凝结水、土壤凝结水是水汽凝结和蒸发的代数和、没有标准规范化实验装置等。提出了土壤凝结水今后应该从能量平衡、控制实验条件、实验装置规范化、多学科联合的应用研究和模型模拟研究五个方向开展研究工作。
侯新伟陈浩李向全郭俊英崔晓梅
关键词:土壤凝结水研究方法影响因素
可可西里盐湖流域潜在蒸散发演变规律及成因分析
2022年
蒸散发过程是联系大气过程和陆面水文过程的关键环节,对流域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具有重要影响。以可可西里盐湖流域为研究区,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1960—2019年潜在蒸散发(ET_(0)),利用Mann-Kendall、Morlet小波及参数敏感性等方法分析盐湖流域ET_(0)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揭示了ET_(0)演变的成因。结果表明:盐湖流域ET_(0)多年平均值813.8 mm,年内呈单峰型特征,夏季占比最大;盐湖流域ET_(0)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增加速率为10.8 mm·(10a)^(−1),以冬季和春季增加为主,近60a存在20a和10a的变化周期;气象因子中,盐湖流域ET_(0)对相对湿度的变化最敏感,敏感性系数在冬季和春季最大,相对湿度、平均气温和水汽压为本区ET_(0)变化的主导因子。研究结果可为盐湖流域湖泊水平衡分析及河湖演变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付昌昌刘聪李向全
关键词:PENMAN-MONTEITH公式
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典型储水盆地地下水循环模式与水-岩作用研究——以太原盆地为例
本文立足于水文地质与岩土工程领域的前沿性科学问题,以太原盆地为例,系统开展干旱区盆地尺度地下水循环模式与水-岩作用的课题研究,共取得如下几个方面主要成果与认识: 1.系统提出盆地尺度地下水循环模式框架体系,即把...
李向全
关键词:盆地地下水水岩作用
文献传递
一种高寒地区冻土层上水水位及水温监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寒地区冻土层上水水位及水温监测装置,包括处理箱和检测杆,所述处理箱的内侧通过PP胶水连接有聚四氟乙烯纤维层,且聚四氟乙烯纤维层的内侧通过PP胶水连接有丁二烯橡胶层,所述处理箱的外侧通过PP胶水连接有硅橡...
王振兴李向全侯新伟马剑飞高明张春潮付昌昌
文献传递
祁连山煤炭基地地下水质量及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2
2019年
采集了祁连山大型煤炭基地91个地下水样品,利用单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了地下水的质量状况,进行了饮水暴露途径的健康风险评价。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中COD、硫酸盐、铁,深层地下水中硫酸盐、总硬度均超出Ⅲ类水指标,贡献率超过15%,且浅层地下水质劣于深层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深层地下水健康风险值高于浅层地下水。致癌化学指标中,砷的健康风险值最大,为首要的环境健康风险管控指标。非致癌化学指标中氟化物的健康风险最大。评价结果可为该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王振兴李向全侯新伟高明
关键词:地下水质量健康风险评价大型煤炭基地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