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周直
- 作品数:43 被引量:581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杨树天牛综合防治和监测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7
- 1998年
- 在深入研究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ulsky与桑天牛AprionagermariHope的生物学、生态学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以林业措施为主、辅以其他防治手段的综合防治技术,将800hm2试验示范区内两种天牛的虫株率持续控制在3%以下。研究和应用简便易行的监测方法对这两种天牛的成、幼虫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范迪王西南李宪臣吴玉柱李周直
- 关键词:杨树天牛种群动态监测抗虫性
- 我国林木蛀干害虫研究现状
- 森林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着重要的地位。但是,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因遭受森林病虫害而造成巨大的损失。据80年代全国森林病虫害普查结果,森林虫害5020多种,病害2118多种,严重危害的有300多种,其中虫害200...
- 李周直
- 关键词:林木蛀干害虫粗鞘双条杉天牛杨干象云斑白条天牛木蠹蛾华山松大小蠹
- 文献传递
- 几种增效剂对拟除虫菊酯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联合毒性被引量:5
- 1991年
- 增效磷(SV_1)对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及氯氰菊酯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棉子油也有一定的增效作用,但作用不显著,磷酸三苯酯(TPP)及二乙基磷酸酯无增效作用。SV_1可作为防治松毛虫的有效增效剂。
- 李周直
- 关键词:拟除虫菊酯增效剂马尾松毛虫
- 硫酸铜等农药对松材线虫的毒力测定
- 1990年
- 硫酸铜对松材线虫具有很强的毒力,300ppm在24小时100%杀死,而克线磷、涕灭威的杀死作用并不强。溴氰菊酯用3000ppm可以杀死线虫。
- 李周直
- 关键词:硫酸铜农药松材线虫松林
- 触破式微胶囊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 天牛类害虫是林木常见的病害,用一般缓释型微胶囊喷洒防治天牛成虫时,因其个体大,体外被坚硬外壳防护,耐药力强,一般靠恒定释放的剂量不足以将其杀死,反而有可能诱导抗药性的产生,本发明提供的触破式微胶囊杀虫剂,与常规缓释型囊壁...
- 严敖金夏春胜张灿峰唐进根李周直夏明洲
- 文献传递
- 鞭角华扁叶蜂预蛹脂肪体和血淋巴中糖类含量动态被引量:7
- 2002年
- 研究了鞭角华扁叶蜂滞育预蛹的糖类含量动态。结果表明 ,在滞育期间 ,鞭角华扁叶蜂滞育预蛹脂肪体糖原的含量呈下降趋势 ,血淋巴中海藻糖的含量则呈升高的趋势。在滞育的前期 ,机体内糖原和海藻糖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转化 ,并与滞育阶段和温度相关。雌性预蛹糖原和海藻糖的含量均明显高于雄性预蛹 。
- 王满囷李周直
- 关键词:鞭角华扁叶蜂滞育糖原脂肪体血淋巴森林害虫
- 马尾松毛虫对氰戊菊酯的耐药性研究被引量:4
- 1992年
- 应用生物测定技术和生理生化分析方法,对马尾松毛虫进行了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①马尾松毛虫对氰戊菊酯的耐药力随龄期增加而增加,6龄幼虫耐药力为3龄幼虫的37倍;②常用拟除虫菊酯的铜山林区对马尾松毛虫尚未形成抗药性;③非专一性酯酶活力随龄期增加而增大,铜山种群酯酶活力较茅山种群为大,这与马尾松毛虫的耐药性水平相一致;④两地种群体壁抗穿透性无异质性。药剂穿透体壁动态研究表明:试虫受药后8h,仍有43.3%的氰戊菊酯未进入体内,体壁中残留的氰戊菊酯量为受药量的1.8%,表明体壁起了屏障作用。
- 彭龙慧李周直
- 关键词:马尾松毛虫氰戊菊酯抗药性
- 松材线虫病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2
- 2000年
- 松材线虫病 [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 (Steiner&Buhrer)Nickle ]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接种试验和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 ,树脂道泌脂细胞最先受到线虫侵袭 ,轴向和射线薄壁细胞的死亡是寄主对线虫侵染最初的组织病理学反应 ,细胞和组织病变发生在线虫虫口增长及穿过木质部进行分布之前 ,由管胞空穴化造成的输水堵塞是致使受害树木枯死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松材线虫分泌物中分离得到了纤维素酶 ,并且验证了其活性。强毒线虫分泌的纤维素酶活性比弱毒线虫分泌的强。这表明纤维素酶极可能作为松材线虫的致病物质参与早期发病过程。在感病松树内发现了许多有毒物质 ,它们不仅对松树而且对线虫也有一定的生理活性。这些有毒物质很可能对病害的发生和发展起到某些作用 ,但是哪一种有毒物质起关键作用尚不清楚。有关研究表明 。
- 郭道森赵博光李周直
-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致病机理组织病理学毒素
- 鞭角华扁叶蜂核酸及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动态
- 对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 flagellicornis发育和滞育期间蛋白质及核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幼虫体内核酸和血淋巴中蛋白质的含量随着幼虫的发育呈上升趋势;滞育前期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滞育2个月后维持...
- 王满qun李周直
- 关键词:鞭角华扁叶蜂核酸蛋白质
- 文献传递
- 鞭角华扁叶蜂体内多胺的动态被引量:2
- 2006年
- 用紫外荧光法测定鞭角华扁叶蜂末龄幼虫及滞育预蛹血淋巴中多胺的动态。结果表明鞭角华扁叶蜂血淋巴中含有8种多胺,其中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尸胺(Cad)为普遍存在的多胺,其发育的不同阶段,多胺的种类和含量均发生变化;在滞育预蛹的血淋巴中Spm一直保持较高的含量,并在整个滞育期间存在2个峰值;在滞育的前5个月中血淋巴中不存在Spd,之后Spd突然出现,且含量迅速升高;Cad的代谢较平稳,在化蛹前稍有下降;Put的含量除在滞育后3个月左右有较大的峰值外,其余阶段的含量均较高,并在化蛹前有升高的趋势。总之,多胺可能参与鞭角华扁叶蜂预蛹滞育过程。
- 王满囷张志春李娟王楠薛东张国安李周直
- 关键词: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多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