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锋 作品数:11 被引量:30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东莞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东莞市科研发展专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奥美沙坦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血清IL-23的影响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血清IL-23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沙坦酯,治疗10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IL-23、B型脑钠肽(BN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N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II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结果治疗10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8.00%,高于对照组的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23、BNP、PINP、PIIINP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LVEDD和LVEF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沙坦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的控制血清IL-23、BNP、PINP、PIIINP各项实验室指标,优化LVEDD和LVEF,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胡智华 方智敏 黄振达 李国锋关键词:奥美沙坦酯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高敏C反应蛋白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对诊断冠心病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00例老年胸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依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将72例确诊冠心病患者分为单、多支病变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28例检查结果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血清hsCRP水平。结果 SAP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hsCRP水平与单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是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预测心血管事件。 李国锋 黄虔关键词:C反应蛋白 冠心病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造影术 非诺贝特胶囊(Ⅱ)和脂必泰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比较非诺贝特胶囊(II)和脂必泰胶囊在治疗高脂血症的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58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非诺贝特胶囊(II)组79例和脂必泰组79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整体有效率以及各项指标。结果非诺贝特胶囊(II)组整体有效率为91.1%(72/79),脂必泰组整体有效率为92.4%(73/79),2组患者在整体有效率以及各项指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了不良反应,但在治疗过程中逐渐消失。结论非诺贝特胶囊(II)和脂必泰胶囊在治疗高脂血症方面均有着显著的疗效,并且药物副作用小,用药安全性较好。 胡智华 李国锋关键词:脂必泰胶囊 高脂血症 临床疗效 老年男性心力衰竭患者睾酮和雌二醇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睾酮(T)、雌二醇(E_2)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100例老年男性心衰患者血清T、E_2及NE水平,并以100名同期同龄健康男性为对照组。结果 (1)心衰组血清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心功能Ⅱ、Ⅲ、Ⅳ级组的T水平呈进行性下降趋势(P<0.01),NE水平则随心衰严重程度逐级递增;(2)血清E_2水平与心功能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T、NE水平测定可用于老年男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评价和对心衰预后的判断。 李国锋 孙立伟 黎笑冰 黄虔 方润权关键词:睾酮 雌二醇 去甲肾上腺素 心功能 40例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分析 2004年 目的 总结 4 0例肥厚型心肌病 (Hc)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4 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HC病因不详 ,部分病例有家族史 ,与常染色体遗传有关 ;(2 )HC无特异症状 ,易漏诊误诊 ,病情进展缓慢 ;(3)心电图大多数会有异常 ,以ST -T改变最多见 ,超声心动图是较好的确诊手段。结论 (1)HC可见于各年龄组 ,且小儿与成年人的临床表现不同 ;(2 )对于心电图出现的ST -T改变不能用单纯供血不足及其它原因解释者及QRS≥ 0 10s(成人 )者 ,应想到HC的可能性。 李国锋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辛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辛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东莞市人民医院确诊为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1),观察组在标准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20 mg/d,治疗期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心脏功能、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2.0±0.4)级vs.(2.5±0.4)级,P<0.01]和左心室射血分数(58.7%±5.2%vs.43.0%±5.7%,P<0.01)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4)级vs.(2.4±0.4)级,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改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6%±5.3%vs.40.9%±6.3%,P=0.052)。结论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标准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该类患者左心室重构与心功能状态。 李国锋 孙立伟 黎笑冰关键词:心室重构 心脏功能 辛伐他汀 匹维溴铵、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和黛安神合用治疗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匹维溴铵、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和黛安神合用治疗难治性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 el syndrom e,IB 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IB S患者予以匹维溴铵50m g,每天3次;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2片,每天3次和黛安神1片,每天2次,共8周,治疗完成后最少随访12周。结果:43例中,腹痛、腹胀好转34例(79.07%);便秘痊愈13例(30.23%),好转24例(55.81%),未愈6例(13.95%),总好转率86.05%;全身神经官能症痊愈16例(37.21%),好转22例(51.16%),未愈5例(11.63%),总好转率88.37%。结论:匹维溴铵、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和黛安神合用治疗难治性便秘型IB S有较好疗效。 李国锋 李芳芹 胡智华关键词: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 匹维溴铵 合用治疗 黛安神 好转率 未愈 45例心包疾病的临床分析 2005年 目的 探讨心包疾病的病因分类、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将45例心包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中误诊2例,其中1例死亡。结论 心包积液为常见的临床征象,心包填塞可引起较严重的血液动力学障碍,严重者可致死。 李国锋 李芳芹 胡智华关键词:心包疾病 心包积液 心包填塞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究并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特点及其染影响因素,旨在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175例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自编问卷收集收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找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感染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3.26%,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65岁(OR=4.95,P=0.000)、心功能Ⅲ或Ⅳ级(OR=13.03,P=0.000)、糖化血红蛋白异常(OR=8.08,P=0.000)和侵入性操作≥3种(OR=5.67,P=0.000)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发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医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减少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感染发生,尤其是高危人群,改善患者预后。 胡智华 李国锋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影响因素 E/Ea对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normal ejection fraction,HFNE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E/Ea指数对其的诊断意义。方法将10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HFNEF组53例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组47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临床特征及左心室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1)HFNEF组患者女性患者比例明显多于HFR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5%(31/53)vs.42.5%(20/47),P<0.05];HFNEF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比例高于HFREF组[64.2%(34/53)vs.31.9%(15/47),P<0.05],而HFREF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比例高于HFN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7%(21/47)vs.26.4%(14/53),P<0.05]。(2)正常对照组、HFNEF组、HFREF组的心室收缩期速度峰值(Sm)依次下降,心脏功能舒张期Ea依次减低,E/Ea指数依次升高。(3)患者心室收缩期速度峰值Sm值与血浆脑钠肽浓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r=-0.29,P<0.05),E/Ea指数与血浆脑钠肽浓度呈正相关关系(r=0.617,P<0.05)。结论E/Ea值是早期监测HFNEF患者心脏功能衰竭的重要指标。 李国锋 黄虔 林帆关键词:心力衰竭 左心室功能 三维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