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光 作品数:10 被引量:97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黄海南部近岸小黄鱼产卵群体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015年 通过分析2006年5月和2013年5月在黄海南部吕泗渔场近岸调查采集的792和247尾小黄鱼标本,对小黄鱼产卵群体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研究显示:2006年小黄鱼产卵群体体长范围为136~249mm,纯体重范围为17.48~107.11g,年龄组成I^II龄,I龄占55%。绝对繁殖力F变动于2 006~34 509粒,平均(14 193±1 131)粒/尾;体重相对繁殖力FW变动于30~635粒/g,平均(252±23)粒/g。绝对繁殖力与纯体重的关系为F=248.36 W+177.18,与体长的关系为F=0.053×L2.321 4。2013年小黄鱼产卵群体体长范围为132~204mm,纯体重范围为29.95~102.40g,年龄组成I^II龄,I龄占82%。绝对繁殖力F变动于5 586~21 688粒,平均(11 069±946)粒/尾;体重相对繁殖力FW变动于171~331粒/g,平均(235±19)粒/g。绝对繁殖力与纯体重的关系为F=178.70 W+2 504.1,与体长的关系为F=0.010×L2.746 9。与历史记录比较,发现其繁殖力水平有减小的趋势。 胡海生 叶振江 李增光 王明琳 文清源 于洪亮关键词:黄海南部 小黄鱼 生物学 黄海中南部近岸海域春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15 2017年 根据2015年春季在黄海中南部近岸海域进行的鱼类浮游生物大型浮游生物网水平拖网数据,采用生态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海域鱼类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空间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浮游生物35种,其中鱼卵21种,仔稚鱼23种。鱼类浮游生物隶属于8目18科34属,优势种为鳀(Engraulis japonicus)、鲬(Platycephalus indicus)、鱼衔属(Callionymus spp.)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其中,鳀和鱼衔属主要分布于海州湾渔场海域,鲬主要分布于吕泗渔场海域,小黄鱼多分布于吕泗渔场北部海域。生态类型包括半咸水型、沿岸型和近海型种类。聚类分析表明,鱼类浮游生物群落可划分为以鱼衔属、鳀为优势种的站位组A(主要分布于海州湾海域)、以小黄鱼、黄鲫(Setipinna taty)等为优势种的站位组B(主要位于江苏沿岸海域)和以鲬为优势种的站位组C(主要位于江苏沿岸-近海海域),以站位组B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各站位组的鱼类浮游生物的生态类型和适温类型组成不同,这与其所处的海域生境有关。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影响春季黄海中南部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深和表层温度。同时也受洋流、底质类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黄海中南部近岸海域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的空间格局,可为今后科学制定该海域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资源量化管理等资源养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肖欢欢 张崇良 徐宾铎 薛莹 刘鸿 李增光 任一平关键词:生态类型 优势种 典范对应分析 群落结构 基于GAM模型的南黄海帆张网主要渔获物分布及海州湾鱼卵、仔稚鱼集群特征的初步研究 本论文主要探讨了GLM和GAM模型在渔业资源评估方面的应用以及海州湾产卵场的集群特性。文章绪论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了GLM和GAM模型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国内外GLM和GAM模型在渔场动态和产卵场评估方面应用的前沿动态,并系统... 李增光关键词:仔稚鱼 集群特征 文献传递 环境因子对黄海南部春季帆张网小黄鱼和黄鮟鱇渔获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2年 帆张网渔业是黄海南部重要的渔业捕捞方式之一.本文根据2006—2009年春季黄海南部帆张网的渔获数据,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广义加性模型(GAM)定量研究了年份、位置、水深和海水表层温度(SST)对小黄鱼和黄鮟鱇渔获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GAM模型较GLM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小黄鱼和黄鮟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时空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小黄鱼和黄鮟鱇CPUE呈显著负相关,小黄鱼CPUE呈现由北向南沿纬度方向逐渐减小的趋势,尤其在长江口周围较小;黄鮟鱇CPUE在长江口附近也较小.SST对小黄鱼和黄鮟鱇CPUE的影响显著,小黄鱼和黄鮟鱇适宜表温范围分别为9~11℃和9~14℃. 李增光 叶振江 张弛 庄龙传关键词:黄海南部 帆张网 小黄鱼 黄海南部春季帆张网黄鲫CPUE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13年 根据2006—2009年春季黄海南部帆张网的渔获数据,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广义加性模型(GAM)定量研究了年份、位置、水深和海水表层温度(SST)对黄鲫单位捕捞努力量的渔获量(CPUE)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GAM模型较GLM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黄鲫CPUE时空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时间上,黄鲫CPUE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空间上,黄鲫CPUE呈现由北向南沿经度方向逐渐减小的趋势,在长江口周围较小。水深对黄鲫CPUE的影响显著(P<0.05),在20~35m内CPUE较大。SST对黄鲫CPUE的影响极显著(P<0.01),黄鲫适宜SST范围为7.2~12.4℃。 李增光 叶振江 张弛 庄龙传 王明琳关键词:黄海南部 帆张网 广义线性模型 黄鲫 CPUE 北部湾洋浦海域鱼类群落结构 被引量:9 2017年 洋浦位于海南省儋州市西部,洋浦海域是北部湾良好的近岸产卵场。本研究根据2014年6月和12月对该海域的渔业底拖网与环境调查数据,分析了其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洋浦海域鱼类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两个航次共捕获68种鱼类,隶属于10目37科49属,主要由暖水种和暖温种组成,其中鲈形目种类最多(39种),其次为鲽形目(9种)、鲉形目(6种);渔获物以底层和近底层鱼类为主,占鱼类总种数的93.7%;鱼类群落呈现出小型化、低龄化和季节间种类更替明显的特征,6月和12月共有鱼种11种,种类相似性仅为21.8%;6月的优势种为褐篮子鱼(Siganus fuscescens)、印度舌鳎(Cynoglossus arel)和四线天竺鲷(Apogon quadrifasciatus),12月优势种包括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少鳞舌鳎(Cynoglossus oligolepis)、黄鲫(Setipinna taty)和四线天竺鲷(Apogon quadrifasciatus);6月鱼类平均生物量密度为137.66 kg·km-2,平均丰度密度为11.38×103ind·km-2;12月鱼类平均生物量密度为84.67 kg·km-2,平均丰度密度为3.21×103ind·km-2;聚类分析、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及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表明,该水域鱼类群落存在一定程度的时空异质性;生物-环境分析(BIOENV)表明,两个月份该海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变化与底层水温和底层盐度的相关性较好,不同月份水深对鱼类群落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张文超 叶振江 田永军 李增光 庄龙传关键词:鱼类 群落结构 黄海中部近岸春夏季鱼卵、仔稚鱼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15 2016年 2013年4月下旬至7月上旬,采用浅水I型网垂直拖网的调查方式对黄海中部20m以浅海域(34°30'—35°30'N,119°20'—120°20'E)的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进行了6个航次的综合调查。春夏季共采集鱼卵21种(未定种3种),共计2247粒,隶属于9科15属。仔稚鱼22种(未定种1种),共计286尾,隶属于13科17属。鱼卵优势种为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us、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江口小公鱼Stolephorus commersonnii、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和属Callionymus spp.。仔稚鱼优势种为大银鱼Protosalanx chinensis、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日本鳀、赤鼻棱鳀和皮氏叫姑鱼。鱼卵丰度和分布与经度呈负相关、与SST呈正相关,但与其他环境因子如纬度、表层盐度(SSS)和水深等无显著相关性。仔稚鱼丰度和分布与上述环境因子均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基于Bray-Curtis指数的聚类分析表明,鱼卵优势种包括集中分布于研究水域34°48'N以南海域(江口小公鱼、皮氏叫姑鱼和青鳞小沙丁Sardinella zunasi)、10m等深线以内(赤鼻棱鳀),以及北部水域(日本鳀和属)3种主要聚集类型;仔稚鱼优势种包括集中分布于34°48'N—35°12'N海域(赤鼻棱鳀和日本鳀)、连云港外海浅水区(白姑鱼、皮氏叫姑鱼和梭鱼Liza haematocheilus,以及南部水域(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和鲬Platycephalus indicus)3种主要聚集类型。研究结果揭示了黄海中部近岸海域鱼卵、仔稚鱼群落的时空分布格局动态,为科学认识环境变动下该海区渔业种群数量动态和资源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鸿 叶振江 李增光 胡海生 庞雨萌 窦硕增关键词:春夏季 鱼卵 仔稚鱼 群落结构 定量鱼类生态学中的经验建模方法 在定量生态学中,经验模型旨在描述单物种或多物种的分布模式,及其与外部和内部因子之间的关系(通常称之为物种-环境关系,species-environmentrelationships)。经验模型在过去的30年里飞速发展,包... 李增光关键词:物种分布 黄海中部近岸产卵场日本鳀卵子大小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6 2016年 2013年4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黄海中部近岸产卵场20m以浅水域进行6个航次的鱼类浮游生物调查,对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us)卵子形态及大小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区日本鳀卵子形态呈椭球形,卵子大小在不同发育阶段无显著性差异,但其时空变化差异显著。从5月上旬至7月上旬,卵子大小整体上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且与水温呈显著负相关。日本鳀卵子在调查海区最早出现于5月上旬,卵子最大,长径(1.57±0.09)mm,短径(0.77±0.04)mm,纵切面积(0.95±0.07)mm2;6月下旬卵子最小,长径(1.20±0.07)mm,短径(0.64±0.03)mm,纵切面积(0.61±0.43)mm2。同历史数据相比,调查海区的日本鳀卵子5月上旬显著大于东海海域,6月下旬显著小于山东半岛南部。 李秀梅 叶振江 李增光 胡海生 邹全 于洪亮时空和环境因子对海州湾方氏云鳚资源丰度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2 2015年 根据2011年3月、5月、7月、9月和12月在海州湾及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研究了该海域方氏云鳚(Pholis fang)资源丰度的分布特征,并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了其资源丰度分布与时空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州湾及邻近海域方氏云鳚资源丰度呈现明显的时空变化。方氏云鳚资源丰度7月最高,9月最低;其主要分布在海州湾东北部海域,这与受到南黄海西侧冷中心的影响有关。GAM 分析表明,月份、水深和离岸距离对方氏云鳚的资源丰度具有显著影响。方氏云鳚的资源丰度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大,随离岸距离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离岸距离70 km 左右,水深14~36 m 时,方氏云鳚的资源丰度较大,这可能与其产卵洄游和环境因子的时空差异有关。 李敏 李增光 徐宾铎 王小荟 师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