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娥贤
- 作品数:77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一种白肉灵芝菌株L4968及其栽培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肉灵芝菌株L4968及其栽培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的灵芝属菌株L4968,已于2021年12月27日保藏于中国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GDMCC No:62105。通过采集分离野生灵芝菌...
- 刘丹李娥贤何俊蔡雄叶洋万涵李树红李燕
- 疣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基因Me094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疣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基因Me094及其应用。所述基因Me094的cDNA全长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IDNO:1所示。本发明首次克隆出疣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基因Me094,并获得转Me094基因植株。该基...
- 程在全贺斌李定琴李维蛟余腾琼钟巧芳肖素勤柯学陈玲付坚王玲仙殷富有张敦宇蒋聪李娥贤罗红梅蒋春苗王波曾民黄兴奇
- 文献传递
- 一种黑木耳菌株L7013及其栽培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木耳菌株L7013及其栽培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该黑木耳菌株L7013,已于2024年02月28日保藏于中国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GDMCC No:64380。本发明黑木耳菌株L7013具...
- 李树红敖成策李娥贤罗红梅吴晓蕖
- 一种亮盖灵芝菌株L4914及其栽培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亮盖灵芝菌株L4914及其栽培方法与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该灵芝菌株L4914,其特征在于,已于2023年10月31日保藏于中国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GDMCC No:63947。本发明灵芝...
- 李树红李娥贤何俊吴晓蕖罗红梅
- 一种水稻悬浮细胞系快速培养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悬浮细胞系快速培养的方法,属生物技术领域。该水稻悬浮细胞系快速培养的方法包括:外植体的选择、外植体的灭菌、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的继代、悬浮细胞的培养步骤。本发明对培养悬浮细胞培养基和继代时处理悬浮细...
- 陈越程在全付坚王波钟巧芳肖素勤陈玲柯学张敦宇殷富有王玲仙余腾琼蒋聪李娥贤黄兴奇
- 文献传递
- 一种白肉灵芝干品全自动智能分级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肉灵芝干品全自动智能分级装置,属于灵芝检测分级技术领域。该装置进料传送带、腔体、抓夹、重力传感器、摄像头、称重装置、图像处理器、分级模块、控制模块等结构。本发明结构新颖,使用方便,能够快速对白肉灵芝进行分...
- 李娥贤叶洋雷涌涛蔡雄张水英徐靓罗红梅李树红
- 一种利用紧穗野生稻芽为外植体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紧穗野生稻芽为外植体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包括前处理、诱导培养、增殖培养、分化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步骤。本发明利用紧穗野生稻植株芽作为外植体,采用清水清洗,用体积百分比为75%的酒精表面灭...
- 王玲仙钟巧芳陈越付坚程在全陈玲柯学曾民肖素勤殷富有张敦宇余腾琼王波曾黎琼李娥贤蒋聪吴金虎
- 文献传递
- 野生泰国木耳的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 2024年
- 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将采自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腐木上的野生木耳鉴定为泰国木耳(Auricularia thailandica)。经组织分离获得纯培养菌株,并首次对中国采集的泰国木耳开展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和驯化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固体培养时的最适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0.0 g·L^(-1)、豆饼粉2.0g·L^(-1)、氯化钙3.0 g·L^(-1)、琼脂粉18.0 g·L^(-1),pH为7,培养温度为32℃。液体培养时的最适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0.0 g·L^(-1)、蛋白胨2.0 g·L^(-1)、磷酸氢二钾3.0 g·L^(-1),pH为6,培养温度为26℃。栽培试验结果显示其原基分化较快,耳片一致性较好,子实体肥厚、耳形规整,产孢面与野生子实体相同,有明显皱褶,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可作为新种质资源开发和利用。
- 敖成策锁浩南唐松明李娥贤罗宗龙李树红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驯化栽培
- 一种白肉灵芝菌株L4495及其栽培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肉灵芝菌株L4495及栽培方法与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该菌株已于2021年12月27日保藏于中国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GDMCC No:62104。本发明通过液体发酵培养的方法制作菌种,将...
- 何俊李树红李娥贤叶洋罗红梅方晓军
- 一种提高野生稻与栽培稻远缘杂交胚挽救育种效率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野生稻与栽培稻远缘杂交胚挽救育种效率的方法,属于生物学技术育种领域。该方法缩短了酒精消毒时间和降低了酒精浓度,为提高杂交种苗成活率奠定了基础;对胚培养基中的MS进行了改良,降低了KNO<Sub>3</S...
- 程在全陈玲李定琴余腾琼肖素勤殷富有张敦宇钟巧芳柯学杨雅云付坚陈越王玲仙蒋聪罗红梅李娥贤将春苗曾民赵才美黄兴奇王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