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胎血产前诊断染色体平衡易位
- 1994年
- 胎血产前诊断染色体平衡易位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132011)潘福娟,李春荣,满庆红,李巍,邓云久,韩玉霞病例摘要患者,女,26岁,于1990年7月因女儿智低,经染色体检查确诊为易位型2l-三体。本人为14和21号染色体罗伯逊易位携带者。于1993年...
- 潘福娟李春荣满庆红李巍邓云久韩玉霞
- 关键词:产前诊断染色体平衡易位胎血易位型21号染色体罗伯逊易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与其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检查的临床比较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和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与其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检查的结果。方法病例选取年限: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一共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同期选择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50例进行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均接受支气管舒张试验,采用沙丁胺醇进行吸入,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结果组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FVC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合并组FEV、FEV1/FVC、MMEF明显低于COPD组,治疗后合并组FVC更高,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FEV1/FVC、MMEF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基础肺功能指标具有相似性,通过支气管舒张试验能够有效地鉴别二者,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
- 李巍王宇宏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检查
- 康复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康复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126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肺康复组,n=63)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组,n=63),实验组根据不同的康复管理方式又分为实验1组(常规治疗+呼吸功能训练,n=21)、实验2组(常规治疗+呼吸功能训练+全身运动训练,n=21)和实验3组(常规治疗+呼吸功能训练+全身运动训练+生活方式改变,n=21),并根据2018年GOLD指南中慢阻肺病情分组方案将实验组分为B组(轻度,n=21)、C组(中度,n=22)和D组(重度,n=20)。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各组肺功能指标、慢阻肺评估测试(CAT)、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MRC)及6 min步行距离(6MWD)情况。结果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FEV_(1)、FEV_(1)/FVC、6MWD均高于对照组,MRC、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3组FEV_(1)、FEV_(1)/FVC、6MWD均高于实验1组和实验2组,MRC、CAT评分均低于实验1组和实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FEV_(1)、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MWD高于治疗前,mMRC和CAT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FEV_(1)、FEV_(1)/FVC、6MWD均高于治疗前,CAT和mMR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治疗前后FEV_(1)、FEV_(1)/FVC、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AT和mMR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结论功能锻炼、健康教育、营养支持可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力以及改善疾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李敏张晶李巍
- 关键词:肺康复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 2018年
- 目的研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12月我院收治的PAH患者90例(不需要区分肺动脉高压的类型),按照肺动脉压力高低分为轻、中、重三个亚组;按照病因分为慢性血栓性PAH,低氧血症性PAH、左心疾病相关性PAH。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H-FABP含量,同时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 TNI),NT-pro BNP水平,并做统计学分析。随访时间为1年,统计全因死亡率。结果肺动脉高压各组患者H-FA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与c TNI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因的肺动脉高压患者H-FABP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为1年,统计死亡发生率,发现H-FABP与死亡率具有一定相关性(P<0.01)。结果 H-FABP与全因死亡率相关(P<0.01)。结论 PAH患者H-FABP水平较高,H-FABP水平可以评估肺动脉压力的危险程度,H-FABP为全因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宇宏李敏李巍
- 关键词: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肺动脉高压全因死亡率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05例作为AECOPD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对照者8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浆Hcy水平;AECOPD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50)和加服叶酸治疗组(叶酸治疗组,n=55),比较两组在住院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Hcy水平及肺功能情况。结果 AECOPD组患者Hcy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AECOPD组Hcy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叶酸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P<0.01),叶酸治疗组在治疗后3、6个月的FEV1及FEV1%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 AECOPD患者Hcy水平较高,经治疗后Hcy水平明显下降,且服用叶酸后肺功能改善明显。
- 李敏王宇宏李巍
- 关键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
-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评价
- 2017年
- 目的分析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收的老年吸入性肺炎的患者一共有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咳痰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发热消失以及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吸入性肺炎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不但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具有安全有效性。
- 李巍王洪冰
- 关键词:老年吸入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