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辉
- 作品数:15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丙泊酚用于改善围术期非全麻患者的舒适度
- 2013年
- 关于患者的舒适度护理专业提到的相对多一些,其实在医疗领域也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作为一名麻醉医师,仅关注患者的安全及麻醉效果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患者的舒适度麻醉医师也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患者的主观舒适度也应该是医学进步与发展的一部分。笔者在临床观察中,认为丙泊酚能够比较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舒适度。本文提到的舒适度仅限于紧张(或者焦虑)程度和对寒冷的感知。
- 李庆辉郑天放马伯元李淼
- 关键词:丙泊酚非全身麻醉围手术期
- 股三角与收肌管入路隐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被引量:26
- 2019年
- 目的比较股三角与收肌管入路隐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60例,年龄53~68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股三角入路隐神经阻滞组(F组)和收肌管入路隐神经阻滞组(A组)。F组和A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行股三角入路隐神经阻滞和收肌管入路隐神经阻滞,分别注射0.5%罗哌卡因20 ml。2组术后病人自控隐神经阻滞镇痛,镇痛泵配方:1%罗哌卡因400 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60 ml,背景输注速率5 ml/h,PCA剂量5 ml,锁定时间30 min,镇痛至术后72 h。VAS评分>4分时,病人按压镇痛泵后30 min疼痛未缓解,则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100 mg镇痛补救。分别于术后4、8、24、48和72 h时,采用徒手肌力法评定患肢股四头肌肌力。记录术后72 h时患者满意度评分。记录术后72 h内镇痛补救情况及不良反应(局麻药中毒、瘙痒、头晕、尿潴留和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结果与F组比较,A组术后4、8和24 h时患肢股四头肌肌力增加,术后镇痛补救率降低(P<0.05),病人满意度评分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收肌管内隐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优于股三角内隐神经阻滞。
- 王春光张志强李艳军白艳辉王园园李庆辉刘嘉运柳进宁高美娜郭小雨
-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股三角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七氟醚麻醉对腹腔镜阑尾炎手术患儿苏醒躁动的影响
- 2021年
- 探讨在腹腔镜阑尾炎手术中应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与七氟醚实施麻醉,对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以2019.06-2020.06来院接受腹腔镜阑尾手术治疗的46例患儿为调查对象,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均分为两组。常规组予以高剂量右美托咪定+七氟醚,实验组则予以低剂量的右美托咪定与七氟醚,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45.58±5.30)min,常规组为(46.12±5.29),无显著差异,T=0.3458(P>0.05);实验组拔管时间为(12.04±3.11)min、苏醒时间为(11.27±3.45)min、PAED评分为(6.04±2.65)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实验组拔管时间为(16.28±3.64)min、苏醒时间为(14.01±3.62)min、PAED评分为(8.41±2.31)分,T=4.2472、2.6277、3.2331(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常规组为13.0%,两组比较差异较小,x2=1.0952(P>0.05);但实验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常规组低,分别为4.3%、26.1%,x2=4.2125(P<0.05)。结论:将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七氟醚应用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儿麻醉中,不仅能够缩短患儿术后拔管时间与苏醒时间,同时还能够较低其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
- 李庆辉
- 关键词:七氟醚阑尾炎
- 0.5%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0.5%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01月~2015年05月择期在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0.5%盐酸罗哌卡因进行腰麻,观察组采用0.5%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进行腰麻。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及产妇麻醉指标,记录两组麻醉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并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两组麻醉后30 min血压、心率与麻醉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痛觉阻滞起效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 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0.5%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应用于剖宫产术,能有效提升麻醉效果,麻醉阻滞起效快,持续时间长,有利于改善新生儿结局,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赵沛钰朱蕾尹翔宇李庆辉郑天放王亚琴
- 关键词: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腰麻剖宫产
- 瑞芬太尼辅以小剂量咪达唑仑在人工流产孕妇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总结更为理想的非麻醉下的无痛人流术的镇痛方法。方法选取意外怀孕要求终止妊娠妇女200例,静脉给予瑞芬太尼1.6μg/kg(给药时间>60s)辅以咪达唑仑0.025mg/kg,根据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和主诉追加0.5μg/kg瑞芬太尼,观察指标术后患者对疼痛的满意度,患者苏醒时间,Ramsay镇静评分,患者离院时间,发生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情况。结果瑞芬太尼辅以小剂量咪达唑仑综合镇痛效果良好。结论该方法安全,可靠,舒适度更佳,更易于管理,能够很好地被医患双方接受,是目前实施无痛人流一种比较理想的办法。
- 李庆辉
- 关键词:瑞芬太尼人工流产
- 在阑尾炎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效果研究
- 2021年
- 探讨在进行阑尾炎手术时对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方式或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开展的时间是2019年1月,研究结束的时间是2020.2月,参与本次研究者均是我院在这一期间手术的接受阑尾炎手术的患者,总共有48例。用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成2组。常规组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实验组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对比这两种麻醉方式给患者产生的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总有效率比常规组高,分别为95.8%、75.0%,x2=4.1812;实验组麻醉药物起效时间与疼痛评分为(2.11±1.30)min、(2.40±1.13)分,显著优于常规组(4.62±1.45)min、(4.25±1.51)分,T=6.3141、4.8054;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与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33.3%相比明显更低,x2=4.5474,P<0.05。结论:相较于硬膜外麻醉,以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具有起效快、疼痛轻等特点,且安全性较高,适宜推广。
- 李庆辉
- 关键词:阑尾炎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疼痛程度
- 全麻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研究探讨全麻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应用价值,为后续治疗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河北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60例采用全麻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60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免疫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对照组营养情况,治疗后观察组ALB、PA、TRF、Hb各项指标改善更为明显(P<0.05);对比对照组电解质情况,治疗后观察组Mg ^(2+)、Ca ^(2+)、K^(+)、Na^(+)改善更为明显(P<0.05);对比对照组免疫功能,治疗后观察组IgA、IgG、LYM改善更为明显(P<0.05);对比对照组并发症(20.00%),观察组总发生率(6.00%)明显下降(P<0.05)。结论全麻下并辅以术后镇痛的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其营养指标更佳,免疫力更强且不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此方法优势性较强可大范围推广应用。
- 李庆辉翟建王兰
- 关键词:胃癌开腹手术营养状况免疫水平
- 收肌管阻滞不同输注方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收肌管阻滞不同输注方式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Ⅱ或Ⅲ级,年龄65~77岁,随机分为2组(n=30):程序间歇式输注组(P组)和恒速输注组(C组)。术毕给予负荷剂量0.2%罗哌卡因10 mL,并连接患者自控神经阻滞镇痛泵。P组程序间歇输注,单次自动给药剂量为10 mL,间歇时间为2 h。C组持续输注,背景剂量为5 mL/h。两组患者单次按压剂量为5 mL,锁定时间为30 min。当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时,按压镇痛泵。若30 min后无缓解,皮下注射盐酸羟考酮5 mg,进行镇痛补救。分别于术后4、8、24、48和72 h时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患肢股四头肌肌力,并记录术后1~3 d患者步行距离。记录术后72 h内镇痛补救情况、患者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P组患者8~48 h动态VAS评分降低(P<0.05),P组术后1~3 d患者步行距离增加(P<0.05)。两组股四头肌肌力、镇痛补救率、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间歇式输注收肌管阻滞可有效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抑制动态痛效果优于恒速输注方式。
- 袁栋欣李庆辉尹翔宇范雪艳李欣王春光
- 关键词:恒速输注全膝关节置换术
- 一种新型气管导管的设计及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气管导管,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在普通的气管导管的呼吸机端约27 cm处旁开一个吸引器接口,同时在呼吸机接口和吸引器接口加一个可以打开的密封帽,使该气管导管既能通气,又能吸痰。结果:当患者气道充满大量痰液或者其他分泌物时,该气管导管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气道的再通畅或者相对通畅。结论:理论上认为该气管导管可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吸痰效果,可以成为临床抢救治疗的一个有益补充。
- 李庆辉王春光郑天放宋杰李淼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紧急气管插管
- 间苯三酚对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检查麻醉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对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检查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至10月行无痛宫腔镜检查的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Ⅰ~Ⅱ级,年龄32~56岁,体重45~61 kg,随机分为间苯三酚组(P组)与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宫腔镜检查前15 min,P组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 mg,C组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20 mL.两组患者均注射羟考酮0.06 mg/kg后,再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术中出现皱眉或体动反应时,静脉追加丙泊酚0.5 mg/kg.记录注射间苯三酚前(T0)、注射间苯三酚后10 min(T1)、注射间苯三酚后15 min(T2)、诱导后2 min(T3)、进镜后1 min(T4)及进镜后5 min(T5)各时间点的生命体征.记录检查过程中皱眉或体动例数及丙泊酚的用量;记录宫腔镜检查时间及苏醒时间;记录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苏醒后5,10,30 min的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及苏醒后30 min患者满意度.结果:与C组比较,P组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减少(P<0.05);与C组比较,P组皱眉、体动发生率降低(P<0.05);与C组比较,P组T4,T5时点平均动脉压降低(P<0.05);与C组比较,P组T4,T5时点心率(heart rate,HR)降低(P<0.05);与C组比较,P组苏醒后VAS评分降低(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及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可改善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检查的麻醉效果,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减少丙泊酚用量.
- 王兰刘伟张于李庆辉王春光
- 关键词:间苯三酚羟考酮宫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