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
- 作品数:8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11种取代酚类内分泌干扰活性的初步筛选与评价被引量:25
- 2003年
- 通过聚蔗糖 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 ,从鲫鱼 (Carassiusauratus)外周血中分离出淋巴细胞 ,体外培养 2 4h,用MTT法测试双酚类、联苯酚类、二酚类、烷基单酚类和取代酚类等几类可疑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双酚类、联苯酚类和烷基单酚类物质对鲫鱼淋巴细胞的增殖具有低浓度促进 ,高浓度抑制的作用 .二酚类物质对鲫鱼淋巴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 .取代酚类对鲫鱼淋巴细胞的增殖无明显作用 .该结果表明 ,此方法可以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进行初步筛选 。
- 李延胡双庆尹大强王连生
- 关键词:酚类化合物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淋巴细胞免疫系统MTT法
- 五氯酚诱导斑马鱼P53基因外显子7点突变的克隆测序分析
- 本研究将斑马鱼经五氯酚(PCP)体内暴露染毒10天,提取同一条鱼肝脏和肌肉基因组DNA。通过克隆测序的方法检测p53基因外显子7上的点突变。结果表明PCP能诱导p53基因外显子7的点突变,且碱基突变率为6‰。
- 尹大强李延赵庆顺
- 关键词:P53外显子7点突变克隆测序
- 文献传递
- 五氯酚诱导斑马鱼p53基因点突变的nested PCR-RFLP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将斑马鱼经50μg/L五氯酚(PCP)体内暴露染毒10d,提取肝脏基因组DNA,通过巢式PCR(nestedPCR)扩增包含斑马鱼p53基因外显子2,3,4及其间内含子2,3的片段,扩增产物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NcoI、SacI、ScaI、BclI、NsiI、RsaI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以检测目标片段在酶切位点上点突变的发生.检测了20条斑马鱼上述6个酶切位点上的共680个碱基,但均未检测到点突变.结果表明,如果PCP能够诱导斑马鱼p53基因点突变,则其碱基突变率小于1/680.
- 李延赵庆顺尹大强
- 关键词:P53基因PCR-RFLP五氯酚斑马鱼
- 低浓度五氯酚诱导斑马鱼p53基因点突变及其检测方法研究
- 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缩写为PCP,分子式为C<,6>Cl<,5>OH)是一种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作为一种高效、廉价的杀虫...
- 李延
- 关键词:五氯酚斑马鱼P53基因
- 文献传递
- 五氯酚诱导斑马鱼p53基因点突变的nested PCR-RFLP分析
- 本研究将斑马鱼经五氯酚(PCP)体内暴露染毒10天,提取肝脏基因组DNA。通过巢式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nested PCR-RFLP)检测包含斑马鱼p53基因第2,3,4外显子及其间的两个内含子的片段上的点...
- 李延尹大强赵庆顺
- 关键词:RFLP点突变
- 文献传递
-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在大通量筛查基因突变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6年
-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对已知序列的含外显子7的斑马鱼p53基因片段PCR产物进行突变检测,结果表明,通过克隆测序方法检测出的点突变,用DHPLC同样可以检出.且对该片段的最优化检测柱温为60℃,其特异性很好,敏感性大于95%.
- 顾颖李延陈蔚丰尹大强赵庆顺
- 关键词: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斑马鱼P53基因点突变
- 斑马鱼p53基因结构比对分析及其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6年
- 斑马鱼p53基因由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组成,外显子1和外显子11部分序列不参与编码蛋白质.其 cDNA核苷酸序列共2089bp,包含一个1122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44 bp-1165 bp),这个 ORF编码373个氨基酸.另外在3’端有924 bp是非翻译区(3’-UTR),5’端同样也存在43 bp的非翻译区(5’- UTR);12种脊椎动物p53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一些特殊的区域,12种氨基酸序列表现出了很高的保守性,这些区域和p53的抑癌功能密切相关.研究结果预示斑马鱼p53基因是一种理想的环境致突变物研究分子模型,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顾颖李延陈蔚丰尹大强赵庆顺
- 关键词:斑马鱼P53基因环境致突变物生态毒理学
- 壬基酚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巨噬细胞的免疫毒性被引量:13
- 2004年
- 从鲫鱼(Carassiusauratus)头肾中分离巨噬细胞,体外暴露雌二醇和壬基酚后,用MTT法测定它们对鲫鱼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它们对鲫鱼巨噬细胞呼吸爆发的影响,评价壬基酚的免疫毒性,并与天然激素雌二醇的免疫效应相比较.结果表明,雌二醇对鲫鱼巨噬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壬基酚对鲫鱼巨噬细胞增殖在低浓度表现为诱导作用,高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雌二醇、壬基酚对鲫鱼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有明显的诱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壬基酚对鲫鱼具有潜在的免疫毒性.与天然激素雌二醇的免疫作用效应比较,进一步证明了壬基酚的弱雌激素活性.
- 胡双庆李延王珺顾颖尹大强
- 关键词:壬基酚鲫鱼巨噬细胞免疫毒性内分泌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