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地基
  • 2篇摩擦桩
  • 1篇弹塑性
  • 1篇弹塑性模型
  • 1篇弹性地基
  • 1篇弹性地基梁
  • 1篇弹性地基梁法
  • 1篇等值梁法
  • 1篇地基梁
  • 1篇性状
  • 1篇性状研究
  • 1篇应力
  • 1篇载荷试验
  • 1篇支护
  • 1篇支护结构
  • 1篇支护结构设计
  • 1篇深层搅拌
  • 1篇深层搅拌法
  • 1篇水泥
  • 1篇水泥系

机构

  • 5篇东南大学
  • 1篇吉林建筑工程...

作者

  • 5篇李文圣
  • 2篇李仁民
  • 2篇石名磊
  • 1篇战高峰
  • 1篇钱明权
  • 1篇刘松玉
  • 1篇邓学钧
  • 1篇于志淳
  • 1篇施占新

传媒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矿产勘查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1
  • 1篇20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摩擦桩的性状研究
该文在总结桩基工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摩擦桩的位移和承载力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根据桩土之间是否滑动,把整个桩土界面划分为二个区:弹性区和塑性区;依据摩阻力的有无,把弹性区又划分为有摩阻力区...
李文圣
关键词:摩擦桩弹塑性模型静载荷试验桩基工程
文献传递
多元统计在水泥系搅拌桩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0年
根据多元回归分析及回归方程的假设检验 ,对深层搅拌水泥桩柱体的钻孔取芯抗压强度及原位标准贯入试验的贯入击数进行了回归分析及统计计算。讨论了原位标准贯入击数取代抗压强度的理论机制 ,提出了贯入击数判别桩柱体质量的判定方法。
石名磊战高峰于志淳李文圣
关键词:深层搅拌法标准贯入试验
弹性地基梁法和等值梁法进行基坑支护设计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传统的等值梁法简单快捷,能较好地解决土的强度问题,但无法计算变形问题。弹性地基梁法则较好地反映了土与支护结构之间的相关变形,但基本未涉及土的强度问题。提出了弹性地基法结合传统设计方法来进行设计,即利用传统的设计方法解决有关土的强度问题,如挡墙的插入深度等,利用弹性地基梁法解决有关位移的计算问题。该方法概念清晰,模型合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接近,说明该方法是正确的,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工程实例表明,该法跟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另外利用该法还可对方案进行评价和选优。
李仁民施占新刘松玉李文圣
关键词:基坑弹性地基梁法联合法支护结构设计
强夯技术处理饱和土地基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根据强夯加固饱和土地基的机理 ,依托一工程实例 ,以及强夯效果检测的实测数据 ,系统研究了饱和粘性土地基强夯后的强度特征 .在强夯检验中 ,采用了原位和室内试验测定强夯后土的强度和压缩性 ,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原位试验指标的随机特性采用左截尾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 .根据结构可靠性分析原理成功地提出了地基土失效点概率的概念 ,并将其应用于强夯加固效果的综合评定 .最后 ,对强夯加固饱和土地基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对强夯地基强度随时间的增长而增长 ,即时效性这一新的领域进行了初步探讨 .
石名磊邓学钧钱明权李文圣
关键词:强夯饱和土地基
基于弹塑性简化模型的摩擦桩单桩沉降分析
2007年
在分析摩擦桩桩身荷载传递规律和桩侧摩阻力的分布的基础上,根据桩土之间是否滑动,把整个桩土界面划分为弹性区和塑性区,建立了弹塑性桩土简化模型,并给出了桩侧摩阻力的计算公式。采用Mindlin解计算侧摩阻力在土层中产生的附加应力和沉降,根据桩体平衡条件和在无摩阻力区桩土位移没有相对滑动趋势条件,推导出计算单桩沉降公式。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传统的弹性解,该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李仁民李文圣
关键词:摩擦桩侧摩阻力MINDLIN解附加应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