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泉清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省马王堆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肾脏
  • 3篇肾脏病
  • 3篇慢性
  • 3篇慢性肾脏
  • 3篇慢性肾脏病
  • 2篇血清
  • 2篇血清CYST...
  • 2篇血清肌酐
  • 2篇抑素
  • 2篇肾小球
  • 2篇肾小球滤过
  • 2篇肾小球滤过率
  • 2篇肾脏病患者
  • 2篇胱抑素
  • 2篇胱抑素C
  • 2篇滤过率
  • 2篇慢性肾脏病患...
  • 2篇肌酐
  • 2篇病患
  • 1篇蛋白

机构

  • 5篇湖南省马王堆...

作者

  • 5篇李泉清
  • 3篇田政湘
  • 3篇李丽珍
  • 2篇欧春莲
  • 2篇吴鹰
  • 2篇殷明媛
  • 1篇张黎
  • 1篇陈建英
  • 1篇刘中华

传媒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前列地尔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老年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6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 ug静脉注射,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炎症因子hs-CRP、IL-6、IL-10、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浆hs-CRP水平治疗前(16.87±3.8)mg/L,治疗后下降至(12.38±2.94)mg/L;血浆IL-6水平治疗前(12.02±3.37)pg/m L,治疗后下降至(8.87±3.45)pg/m L;血浆IL-10水平治疗前(8.25±1.78)pg/m L,治疗后下降至(6.12±1.90)pg/m L;血浆TNF-α水平治疗前(26.52±1.89)pg/m L,治疗后下降至(18.01±2.12)pg/m L,且P<0.05,提示治疗前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可以显著抑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
李丽珍李泉清吴鹰刘中华
关键词:前列地尔血液透析IL-10
应用DNA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DNA免疫吸附治疗对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9月~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重症SLE患者45例.我们应用DNA免疫吸附柱对他们进行治疗,3次一个疗程。比较治疗前、治疗后SLE患者血清中ANA、抗ds—DNA抗体,以及IgG、IgA、IgM、C3、C4的水平。结果重症SLE患者治疗后的ANA、抗ds—DNA抗体,以及IgG、Ig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O05);与治疗前相比,重症SLE患者治疗后的IgM、C3、C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NA免疫吸附可以有效地治疗重症SLE患者。
陈建英李泉清吴鹰
关键词:DNA免疫吸附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
慢性肾脏病并发高尿酸血症别嘌呤醇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探讨用别嘌呤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并高尿酸血症以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程进展。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80例慢性肾脏病并发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同样行常规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别嘌呤醇100-200mg/d,观察血清尿酸、肌酐、胱抑素C及尿素氮水平、血压指标。结果 :治疗组血清尿酸、肌酐、胱抑素C及尿素氮水平、血压较对照组低,肾功能恶化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高尿酸血症,别嘌呤醇可有效降低尿酸水平,并能有效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田政湘李泉清张黎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别嘌呤醇高尿酸血症药物疗法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Cystatin C与肾功能的相关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各期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与血清肌酐(Scr)反应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性,以及在CKD分期条件下cystatin C与GFR、Scr的关系。探讨胱抑素C在肾功能改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9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对疾病严重程度采用校正后简化MDRD方程GFR=175×[PCr]-1.234×[年龄(岁)]-0.179×[女性×0.793]计算每个患者GFR值进行分期,并选取9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分析法(PETIA)测定每例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同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将患者按不同GFR标准分组,比较组间及组内差异,分析各指标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 CKD2-5期患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D各期中,cystatin C与GFR及各种生化指标行直线相关分析,cystatin C与GFR相关系数最大,相关性最密切。cystatin C与Scr诊断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敏感性比较,cystatin C敏感性较高。结论 Cystatin C反应肾功能早期损伤较Scr更敏感,其可以做为诊断早期肾功能改变的简便的测定方法,对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田政湘欧春莲李泉清李丽珍殷明媛
关键词:胱抑素C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Cystatin C与肾功能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各期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与血清肌酐(Scr)反应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性,以及在CKD分期条件下cystatin C与GFR、Scr的关系。探讨胱抑素C在肾功能改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9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采用校正后简化MDRD方程GFR=175×[PCr]-1.234×[年龄(岁)]-0.179×[女性×0.793]计算的每个患者GFR值进行分期,并选取9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分析法(PETIA)测定每例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同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将患者按不同GFR标准分组,比较组间及组内差异,分析各指标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CKD2-5期患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D各期中,cystatin C与GFR及各种生化指标行直线相关分析,cystatin C与GFR相关系数最大,相关性最密切。cystatin C与Scr诊断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敏感性比较,cystatin C敏感性较高。结论:Cystatin C反应肾功能早期损伤较Scr更敏感,其可以做为诊断早期肾功能改变的简便的测定方法,对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田政湘欧春莲李丽珍殷明媛李泉清
关键词:胱抑素C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慢性肾脏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