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云
- 作品数:21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霉酚酸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分泌内皮素-1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 2014年
- 【摘要】目的探讨霉酚酸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增殖及其分泌内皮素-1、IL-6的影响。方法大鼠PMVECs培养采用组织贴块法。细胞学实验分5组:对照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和极高浓度组,霉酚酸的终浓度分别为:0,0.1,1,10,100μmol/L。检测大鼠PMVECs增殖采用CCK.8(cellcountingkit.8)的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内皮素-1、IL-6的浓度采用放射免疫法,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培养的大鼠PMVECs呈梭形或多角形生长,第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各组在450nm的吸光度(A)值:加霉酚酸24h后,从对照组到极高浓度组分别为1.15±0.20,1.20±0.13,0.88±0.20,0.62±0.05和0.56±0.10,除对照组和低浓度组(P=0.388)、高浓度组与极高浓度组(P=0.29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加霉酚酸48h后,从对照组到极高浓度组分别为2.61±O.21,2.52±0.23,1.99±0.17,0.84±0.16和0.65±0.12,除对照组和低浓度组间(P=-0.0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霉酚酸72h后,从对照组到极高浓度组分别为2.62±0.24,2.62±0.19,2.37±0.38,0.79±0.17和0.61±0.17,除对照组与低浓度组间(P=-0.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加入霉酚酸48h后,5组细胞上清液内皮素-1的浓度,除对照组和低浓度组(降0.156)、高浓度组与极高浓度组间(P=O.2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加霉酚酸48h后,5组细胞上清液中IL-6的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霉酚酸能够抑制胎牛血清诱导的大鼠PMVECs的增殖及其分泌的内皮素-1,且呈浓度依赖性�
- 李海云郑毅
- 关键词:霉酚酸白细胞介素-6
- 以咯血为主要表现的白塞病6例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以咯血为主要表现的白塞病临床表现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提取我院自1998年至今资料完整的白塞病住院病例31份,对其中发生咯血的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6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男女...
- 李海云郑毅
- 文献传递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骨髓纤维化一例报告
- 目的:报告一例罕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骨髓纤维化的病例。 方法:描述此例患者的病史、查体、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继发骨髓纤维化,虽然罕见,但提示骨髓偶尔也...
- 李海云郑毅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纤维化致病机理
-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血管炎诊疗推荐的循证医学基础
- 2010年
- 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可引起血管炎症,造成闭塞、狭窄或动脉瘤样改变,从而导致缺血、出血、组织器官损伤.最近,来自风湿病学、免疫学、流行病学等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血管炎工作组,确定系统性血管炎的处理为主题,并进行大规模的文献检索.
- 张春燕郑毅温晓宏李海云
- 关键词:血管炎症风湿病学循证诊疗组织器官损伤
- 霉酚酸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其分泌内皮素-1的影响
- 为了解霉酚酸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其分泌内皮素-1的影响,进一步揭示霉酚酸逆转肺动脉高压的机制。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采用组织贴块法。霉酚酸分组与终浓度(μmol/L)分别为:对照组:0;极低浓度组:0.1;低浓...
- 李海云郑毅
- 以病例讨论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查房模式在风湿科的应用被引量:10
- 2021年
- 风湿免疫科的疾病具有复杂性和疑难性的特点,教学查房对于住院医师掌握风湿科的疾病非常重要。本文探讨了一种以病例讨论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查房模式,这种模式以病例为主线,以主治医师为主导,并融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该查房模式借鉴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但又与其有所不同。此查房模式通过病例点评和现场查房,提升了住院医师的病历书写以及专科查体等临床基本功。通过病例讨论,锻炼了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通过提出和解决问题,极大的促进了住院医师的主动学习精神。在查房过程中,主治医师也锻炼了临床思维和教学能力,故此查房模式具有教学相长的作用。
- 李海云路跃武
- 关键词:病例讨论风湿免疫科
- 痛风患者 应正确使用秋水仙碱
- 2023年
- 秋水仙碱是目前常用的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的三种一线药物之一。在初期降尿酸治疗时,它也可与降尿酸药同服3~6个月,可预防由于血尿酸波动导致的痛风急性发作。在风湿科门诊,我常会遇到痛风患者错关节炎的发生。
- 李然李海云
- 关键词:痛风患者秋水仙碱痛风急性发作血尿酸一线药物
- 肌酶极度增高的多发性肌炎一例
- 患者男,26岁。主因发热5 d,肌痛、肌无力伴无尿3 d于2004年8月9日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 d出现畏寒、寒战、发热。随后出现少尿,尿色呈酱油色。入院前3 d出现全身近端肌肉疼痛、无力,不能站立,无尿。入院前1 d...
- 李海云郑毅
- 文献传递
- 猪食管裂孔疝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与研究进展
- 2023年
- 食管裂孔疝是指除食管外的腹腔结构通过扩大的食管裂孔疝入胸腔的疾病状态,患者通常会有频繁的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不适症状。近年来,食管裂孔疝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使得人们对该疾病的深入研究以及更加优化及标准化治疗方案的需求增高。由于临床试验在某些方面无法很好的满足研究需求,而动物实验恰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故将动物模型引入食管裂孔疝相关研究,而猪食管裂孔疝因其特有的优势成为了食管裂孔疝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型。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以及补片和补片固定装置的运用已成为目前最主流的治疗方式,猪食管裂孔疝动物模型为年轻医师提供了可重复操作的腹腔镜手术训练模型,也为验证新型补片和补片固定装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有力证明。此外,猪动物模型还广泛应用于补片修补后裂孔处生物学行为改变等相关研究以及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新型术式的开发和机器人手术的应用。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就猪食管裂孔疝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与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 赵敏娴李海云王浦郑若彤申英末杨慧琪
- 关键词:动物模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 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 李海云郑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