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
- 作品数:23 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精神分裂症患者全病程个案管理的干预效果
-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全病程个案管理的干预效果.
方法:研究在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期间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纳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行全病程个案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设为研究组,...
- 李菲叶飞英余秋容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
- 全病程个案管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全病程个案管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生活在社区的纳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行全病程个案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设为研究组,将未纳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能够定期复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或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全病程个案管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
- 叶飞英余秋容李菲叶李芳陈艺军骆焕荣黄群明徐娟邓筱旋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全病程个案管理精神症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 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技术管理与指导模式探讨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开展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技术管理与指导对严重精神患者管理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 397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开展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技术管理与指导,内容包括建立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技术管理与指导的组织领导机构,健全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技术管理与指导网络,组织各类相关人员培训,开展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技术管理与指导等。比较开展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技术管理与指导前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防治效果。结果开展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技术管理与指导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检出率、管理率、应急处置率和治疗率均较前提高(均P<0.01);轻度滋事率、肇事肇祸率均较前下降(P<0.01)。结论开展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技术管理与指导提高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防治效果。
- 骆焕荣王文军陈艺军黄群明叶郁葱张雪静邓筱璇李菲
- 个案管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 探究个案管理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积累经验.方法 选取广东省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2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8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个案远期随访管理.记录两组患者在入院当天、干预后第6个月末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干预,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功能:(57.91±8.36)分,心理功能:(68.93±11.27)分,社会功能:(48.36±7.19)分,环境领域:(66.28±7.97)分]高于对照组[生理功能:(40.12±6.11)分,心理功能:(62.10±10.16)分,社会功能:(37.12±6.37)分,环境领域:(53.38±7.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家庭内活动:(0.89±0.31)分,家庭职能:(0.57±0.29)分,自力能力:(0.96±0.02)分,兴趣和关心:(0.89±0.37)分,责任和计划:(0.88±0.36)分]低于对照组[家庭内活动:(1.11±0.32)分,家庭职能:(1.33±0.35)分,自力能力:(1.22±0.13)分,兴趣和关心:(1.28±0.29)分,责任和计划:(1.63±0.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个案管理可以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临床效益较佳,值得进一步推广.
- 余秋容叶飞英李菲骆焕荣邓筱璇黄群明叶李芳陈艺军徐娟陈建军
- 关键词:个案管理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
- 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治疗对惠州市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选取时间2017年1月-2017年12月,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BPR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SSP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WHO QOL-BREF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干预,能缓解患者病情、改善各项社会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可广泛推广。
- 李菲郭彦杨覃燕燕李志英
- 关键词: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生活质量
- 重性精神疾病社区规范化个案管理的效果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疾病社区规范化个案管理的效果。方法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规范》中的个案管理方法为实施标准,将惠州市辖区内577例病患纳入管理范围,并进行规范化个案管理前后对照。结果开展个案管理后394例病患好转,占68.28%,开展个案管理前、后临床管理效果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功能总评分显示,开展个案管理后在好、中和差方面均明显优于开展个案管理前(P〈0.01)。结论重性精神疾病的社区规范化个案管理其治疗效果明显,应加以推广。
- 邓筱璇郑晓聪杨惠青张雪静骆焕荣谭柏坚黄群明李菲
- 关键词:个案管理重性精神疾病
- 阿戈美拉汀与帕罗西汀对首发抑郁症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与帕罗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戈美拉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NCT净分、WMS-RC记忆商数和MoCA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NCT净分和WMS-RC记忆商数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NCT净分和WMS-RC记忆商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MoC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帕罗西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 苏金哥姜海军李菲谭柏坚李福金
- 关键词:首发抑郁症阿戈美拉汀帕罗西汀
- 社区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5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临床状况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评定.结果 社区综合干预后患者的病情改善率由17.83%提高到42.63%,全劳动力和半劳动力患者由13.18%提高到33.91%;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其劳动能力、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 王锋锐谭柏坚黄群明李菲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社区综合干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 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对照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1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39例,均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联合喹硫平治疗,观察8周。采用Young躁狂评定量表评定躁狂状况、健康调查简表评定生活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睡眠质量、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Young躁狂评定量表总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健康调查简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安全性高。
- 李菲谭柏坚郭彦杨
- 关键词:双相障碍躁狂发作丙戊酸钠缓释片阿立哌唑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副反应量表
- 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BPR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康复效果(IPROS)评分、社会功能(SSPI)评分、精神分裂症状(PANSS)评分、住院症状(NOSIE)评分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护理后BPR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IPROS评分、SSP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PANSS评分、NOSI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康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 覃燕燕李菲郭彦杨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认知行为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