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菲

作品数:14 被引量:103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管
  • 5篇视网膜
  • 5篇网膜
  • 3篇血管内皮
  • 3篇血管内皮生长...
  • 3篇上皮
  • 3篇脉络膜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生长因子
  • 3篇宫颈
  • 3篇宫颈癌
  • 2篇蛋白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色素上皮
  • 2篇上皮细胞
  • 2篇视力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视网膜色素
  • 2篇视网膜色素上...

机构

  • 14篇武汉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14篇李菲
  • 8篇陈长征
  • 4篇苏钰
  • 4篇郁想想
  • 4篇李璐
  • 4篇郑红梅
  • 3篇邢怡桥
  • 2篇吕琼莹
  • 2篇张娟
  • 2篇张蔚
  • 2篇范雯
  • 2篇朱定军
  • 1篇周俊
  • 1篇刘春英
  • 1篇刘淼
  • 1篇许芳
  • 1篇冯超
  • 1篇彭蕾
  • 1篇吴旭
  • 1篇张剑平

传媒

  • 3篇中华眼底病杂...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后视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
2011年
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后,患眼功能改善或稳定,疗效和安全性良好.其中,视功能变化表现为视力显著提高,对比敏感度稳定不变或明显改善,视网膜电图(ERG)未出现显著改变,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反应稳定或改善,眼电图(EOG)和视觉诱发电位(VEP)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视野保持稳定或轻微改善,色觉保持不变.但重复注射、bevacizumab联合其它治疗后的视功能变化以及长期疗效及安全性仍需更加充分的评估依据进行大样本长时间随访研究.
李菲陈长征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脑梗死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因素并制订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158例CI患者行双下肢深静脉显像(和/或超声检查),同期获取年龄、血压、下肢症状等临床资料,分析各因素与DVT发生的关系。结果年龄、下肢症状等与下肢DVT发生率有关(P<0.01);血压、体质指数与DVT发生率关系不大(P>0.05)。结论高龄、长病程等危险因素易导致下肢DVT,尽早采取综合治疗护理措施,以减少DVT并发症的发生。
李菲
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因子Ⅲ对急性脑血管疾病预后的判断
2002年
目的 探讨C 反应蛋白 (CRP)和血小板因子Ⅲ (PFⅢ )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血中的浓度变化及对预后的判断。方法 将 10 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脑出血组 ( 5 1例 )和脑梗塞组( 5 0例 ) ,并设健康对照组进行CRP浓度和PFⅢ活动度测定。CRP浓度测定使用单向扩散免疫法 ,PFⅢ活动度测定使用Bigg’s法。 结果 脑出血组CRP及PFⅢ均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脑梗塞组CRP无明显升高 ,PFⅢ轻度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RP和PFⅢ的测定对脑血管病初期的鉴别及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吴旭李菲张剑平
关键词:C-反应蛋白血小板因子脑血管疾病
DNA倍体分析在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分流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价DNA倍体分析在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病人分流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诊断为ASCUS的141例患者进行DNA倍体分析;全部育龄期妇女均在月经干净第3-10天内行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进行诊断对照。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141例,其中未见异倍体细胞者(N=0)14例(9.9%),见少量异倍体细胞者(0
李菲张蔚吕琼莹朱定军张娟
关键词: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DNA倍体分析宫颈癌
腹腔镜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妊娠结局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评估早期年轻宫颈癌患者在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的根治性宫颈切除术(LRT)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3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行LRT的临床资料,妊娠结局的数据从患者的病历记录和电话回访中获得。结果:纳入22例成功行LRT的患者,中位年龄32岁(22-40岁),LRT后的平均随访时间是28个月(3-82个月)。手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月经,其中20例月经规律(90.9%),2例月经不规律(9.1%)。5例患者出现宫颈管狭窄(22.7%),主要表现为月经规律但经量减少,出现痛经。些患者采取了宫颈管扩张术。12例患者在术后试图妊娠,其中7例妊娠了11次(其中3次流产,6次早产和2次足月产)。12例患者中的7例生产了6例健康婴儿。LRT术后的妊娠率是58.3%(7/12)。自然流产率和活产率分别是27.3%(3/11)和72.7%(8/11),早产率是54.5%(6/11)。结论:LRT术后患者的妊娠率和活产率是很有前途的;然而其早产率也明显增高;宫颈狭窄发生比例较低。
朱定军张蔚吕琼莹张娟李菲郑文静
关键词:宫颈肿瘤腹腔镜子宫颈子宫切除术
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与曲氨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与曲安奈德(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眼科常规检查及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均确诊为黄斑水肿,视力≤0.6,黄斑中心凹厚度(CMT)≥250μm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的48只眼纳入观察,两组分别进行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Be组16例,1.25 mg,0.05 ml)或TA(TA组32例,4 mg,0.1 ml)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2,3 d及1,2,4,8,12,24周两组及组间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改变;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12,24周两组及组间的CMT、黄斑中心容积(CMV)、黄斑区平均中央厚度(AVG)的改变。结果:Be组在治疗后视力明显提高,术后各时间点均具有显著改变(P<0.05),第8周时视力显著提高(BCVA=0.618 8±0.207 3),术后1周有11例视力提高大于3行,占68.75%。TA组在治疗后视力明显提高,术后各时间点(P=0.00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第4周(BCVA=0.431 9±0.198 9)、8周(BCVA=0.539 1±0.217 7)、12周(BCVA=0.520 3±0.212 5)时视力基本持平,24周(BCVA=0.360 9±0.184 8)时缓慢下降,术后1周有15例视力提高大于3行,占41.67%。CMT方面,较基线比,Be组在治疗后黄斑水肿厚度明显降低,术后各时间点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时黄斑水肿程度最低[CMT=(245.437 5±46.740 3)μm]。TA组在治疗后CMT明显降低,术后各时间点(P=0.00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基线相比,CMV、AVG两组均具有显著改变。各项指标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BCVA分别与CMT、CMV、AVG呈负相关。治疗后眼压明显升高仅见于TA组。结论: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及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均可明显改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但两者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BCVA分别与CMT、CMV、AVG呈负相关,CMV、AVG也可反映治疗效果,但敏感性不及CMT。
苏钰陈长征李璐郁想想郑红梅李菲
关键词:BEVACIZUMAB曲安奈德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破裂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一例
2012年
患者,女,33岁,因左眼视物模糊伴变形2年,加重2个月于2011年2月16Et就诊。4年前左眼曾受拳击伤,具体诊治情况不详。既往左眼近视屈光度-7.0D;矫正视力右眼1.2,左眼0.12:眼压右眼14mmHg(1mmHg=0.0133kPa),左眼15mmHg;眼球运动不受限;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
李璐陈长征郑红梅苏钰郁想想李菲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脉络膜破裂继发近视屈光度视物模糊矫正视力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FD-OCT)中的图像特征。方法:对确诊为CSC患者29例34只眼行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FD-OCT)检查,采用二极管反射的红外光对眼底黄斑部进行线性水平扫描,扫描面积6mm×6mm,扫描深度2mm,轴向分辨率5μm,横向分辨率18μm,扫描模式512×128。从断层成像图和冠状面成像图观察CSC的FD-OCT图像特征。结果:所有患眼中出现神经上皮层脱离32只眼(94.1%),其中,神经上皮脱离区内合并色素上皮脱离(PED)7只眼(20.1%);神经上皮层脱离区下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反射信号不连续甚至消失15只眼(44.1%);脱离区内可见颗粒状高反射信号12只眼(35.3%)。病灶处IS/OS层反射信号中断消失23只眼(67.7%)。视网膜PED9只眼(26.5%);RPE呈结节状突起改变9只眼(26.5%),呈波纹状改变3只眼(8.8%)。视网膜神经上皮平均脱离高度(237.16±107.33)μm;RPE平均脱离高度(69.25±36.12)μm。结论:FD-OCT能清楚地显示CSC的形态特征并准确地发现各种细微改变,可全面、多方位地观察CSC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李菲陈长征冯超许芳戈葵孙荣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上皮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运动疗法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被引量:50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早期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7期)、EMbase、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8月1日,搜集早期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卒中后1个月早期运动康复组的Furl-Meyer运动评分[MD=18.02,95%CI(6.24,29.80),P=0.003]和BI评分[MD=32.32,95%CI(24.28,40.36),P〈0.000 01]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在卒中后3个月m RS评分在0~2分的患者比例、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运动康复能够改善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予以验证。
刘春英郭毅杨欢刘淼李菲彭蕾
关键词:早期运动疗法脑卒中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继发脉络膜视网膜皱褶随访一例
2012年
患者,男,55岁,因双眼突出伴视力下降20d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既往有糖尿病史3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1月余,否认有高血压病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O.5,+2,0DS→1.0,左眼视力0.6,+1.5DS→1.0;右眼眼压18mmHg(1mmHg=0.133kPa),左眼眼压17mmHg。眼球运动未受限,双跟眼球突出度均为19mm,上脸退缩,结膜轻度充血,双眼底视盘色稍红,血管稍迂曲,可见数十条以视盘为中心呈放射状明暗相间的条纹,右眼为甚(图1)。
苏钰陈长征李璐郁想想郑红梅李菲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脉络膜甲状腺功能亢进右眼视力随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