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建会

作品数:42 被引量:39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10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土壤
  • 8篇灌丛沙堆
  • 7篇海岸
  • 6篇植物
  • 5篇台风
  • 4篇沙地
  • 4篇沙生
  • 4篇沙生植物
  • 4篇水分
  • 4篇白刺
  • 3篇影响因素
  • 3篇土壤水
  • 3篇土壤水分
  • 3篇自然保护
  • 3篇自然保护区
  • 3篇粒度
  • 3篇林线
  • 3篇绿洲
  • 3篇结构性碳水化...
  • 3篇非结构性

机构

  • 26篇中山大学
  • 18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广州地理研究...
  • 2篇广东省科学院
  • 2篇甘肃省治沙研...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广东女子职业...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河西学院
  • 1篇山东省环境保...
  • 1篇山东省环境监...
  • 1篇甘肃省荒漠化...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作者

  • 42篇杜建会
  • 15篇严平
  • 7篇董玉祥
  • 6篇宋阳
  • 6篇马玉凤
  • 6篇朱孟郡
  • 4篇俄有浩
  • 4篇丁连刚
  • 4篇秦晶
  • 3篇刘连友
  • 3篇杨林
  • 3篇孙炳彦
  • 3篇李升发
  • 2篇唐艳
  • 2篇黄德全
  • 2篇孟祥亮
  • 2篇张雪琴
  • 1篇梁杰
  • 1篇展秀丽
  • 1篇李薇

传媒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4篇中国沙漠
  • 3篇生态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热带地理
  • 2篇广西植物
  • 2篇地理科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经济地理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测绘科学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海共和盆地多石在沟河道沙丘风水交互作用动力过程
<正>风水交互作用是半干旱区常见的地貌现象和侵蚀过程,其危害程度常常大于单独的风蚀和水蚀。目前,在局地或地形尺度上研究风力与流水对河道沙丘的交互作用及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展不大,尤其是在定量研究河道风水交互侵蚀作用
马玉凤宋阳严平杜建会朱孟郡丁连刚
关键词:动力过程
文献传递
珠海市旅游用地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运用ARCGIS技术对珠海市近23a来旅游用地变化及其驱动因子进行时空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规模呈持续增长的变化趋势;②地类结构中林地和建设用地比重变化显著;③新增旅游用地绝大部分来源于林地,来源于耕地的比重较小;④总体空间形态演变呈现出"十"字形特征.分析了珠海市旅游用地时空演变的内力和外力驱动因子,认为:①珠海市旅游用地时间变化的主要内部驱动因子是人口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交通设施改善;②其空间变化与旅游资源等级、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交通线路变化、城镇中心距离等内部驱动因子的关系密切;③国家、省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等外部因子为珠海市旅游用地增长提供了契机,但当地政府积极发展旅游业的政策与规划导向是最主要的外部驱动.
赵莹雪杜建会
关键词:旅游用地
高山林线生态交错区木本植物幼苗分布特征、更新机制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9
2019年
木本植物幼苗是高山林线生态交错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更新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树线的移动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对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林线生态交错区的木本植物幼苗分布特征、更新机制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总结得出:林线生态交错区木本植物幼苗的空间分布类型主要为渐变型和聚集型,且不同分布类型对树线动态的指示意义各异.在全球尺度上,其分布的海拔高限通常与生长季长度、均温和物种特性等有关,而在区域尺度上则多受降水影响.在幼苗更新初期,种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种子的萌发及分布位置,之后微环境的促进作用为幼苗的定植提供庇护,提高其存活率,而在更新后期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则非常关键.气候变暖促使林线生态交错区气温升高、降水充沛,有利于幼苗生长,使其向高海拔区域扩张而成为树线上移的先兆,但部分物种受遗传特性或适应策略影响,仅表现为密度增加,使树线保持相对稳定.未来应借助树轮、14C等精确定年技术,通过长期的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模拟,加强多时空尺度下林线幼苗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更新机制研究,分析不同类型林线内木本植物幼苗的适应策略,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树线动态,为山地生态系统恢复及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邵佳怡杜建会李升发李升发梁伟诺廖家强
关键词:环境胁迫气候变化
青海共和盆地多石在沟河道沙丘现代风水交互过程被引量:9
2008年
选择青海共和盆地多石在沟河道中6道新月形沙丘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rimble4700DGPS与常规测量手段,结合野外风沙观测与自动气象站数据,初步观测分析了2006年多石在沟河道沙丘在不同季节的形态变化过程,计算出2006年风季前比雨季后多石在沟河道沙丘体积减小了548.3m3,风积量为2351m3,流水的蚀平量为2899m3,2006年风水两相营力对河道沙丘的侵蚀贡献率约为45%∶55%,流水的搬运作用强于风力的堆积作用。但从较长的时间尺度来看,研究区的风力侵蚀作用强于流水侵蚀作用,河道沙丘不断增大。多石在沟河道沙丘是一个典型的风水交互作用系统,河道成为风力与流水交互作用的"中转站",在风水的交替作用下,沉积物由风积环境进入流水环境中。
马玉凤严平宋阳杜建会朱孟郡丁连刚
内蒙古太仆寺旗不同草地群落动态监测研究
2006年
通过群落调查的方法,对内蒙古太仆寺旗人工草地及围封的天然草地进行调查,研究了不同草地群落在干旱气候影响下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围封草地群落高度、地上生物量及重要值总体上都优于人工草地,且茎叶比较小,人工草地分蘖数均大于天然草地,人工草地中沙打旺应作为本区草场恢复的首选草种。农牧交错带草地恢复重建中应该以围封和人工草地播种并重,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应有所侧重。
杜建会严平高尚玉
关键词:草地群落动态监测
海岸沙席形态及近表层沉积物粒度对台风的响应被引量:12
2017年
依据2014年第10号强台风"麦德姆"登陆前后福建平潭岛典型海岸沙席的形态观测与近表层沉积物粒度数据,综合分析了海岸沙席对台风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海岸沙席形态对"麦德姆"的响应明显,主要表现为沙席前缘高程降低(最大侵蚀深度为0.40 m),中部变化较小(-0.06~0.09 m),后缘明显升高(最大堆积厚度为1.62 m),沙席体积增大2.02%。(2)海岸沙席近表层沉积物粒度受"麦德姆"影响较小,其粒度参数在台风前后并无质的等级性变化。(3)海岸沙席的台风响应特征主要因台风过程中大风的非选择性侵蚀和搬运及海岸沙席与海滩沙粒度的相近性所造成的,同时也受到周边地势及植被等的影响。
杨林董玉祥黄德全张雪琴杜建会
关键词:粒度
巴图湾水库风沙入库量的估算被引量:3
2008年
风沙入库给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库带来了严重的填淤危害。本文通过对内蒙古乌审旗南部巴图湾水库岸边流动沙丘不同部位风速与风沙流的同步观测,计算出库岸流动沙丘表面的平均输沙率。利用巴图湾水库1986~2005年9月份的5期TM遥感影像统计出水库两岸受不同风向影响的流动沙丘断面的平均长度,结合巴图湾水库附近乌审旗河南乡气象站1985~2004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出不同风向大于起沙风的风速年均持续时间,初步计算出巴图湾水库的年均入库风沙量。结果表明:(1)巴图湾水库的年均入库风沙量为3.65万t,其中西岸风沙入库量为3.55万t,东岸为0.10万t。西岸风沙危害最为严重,是治沙工作的重点。(2)巴图湾水库的风沙入库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方向性。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风沙入库的方向会随着风向的变化而改变。东南风与西北风是造成东西两岸风沙入库的主要风向。西北风对风沙入库量的贡献最大。(3)在大于起沙风的风速中,5~12m/s。风速段是风沙入库的主要风速。当风速中7m/s以上的风速持续时间有一个较小的增加时,入库风沙量将会有一个巨大的增加。(4)库岸半固定沙丘的风沙入库,降尘和风水复合侵蚀引起的库岸坍塌也是入库风沙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巴图湾水库的实际年入库风沙量应该大于3.65万t。
宋阳严平杜建会赵平和高雪杉岳耀杰潘星慧朱孟郡
关键词:风沙流输沙率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草方格沙障内蚀积形态监测被引量:15
2009年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空间信息测量技术。本文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引入治沙工程领域,通过实验对草方格沙障内的蚀积微形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测定草方格沙障内蚀积变化状态,认为草方格沙障内的蚀积状态,蚀积深度以及由堆积转化为侵蚀的位置等由于坡度等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而证明了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监测微地貌形态变化过程的可行性。同时认为该技术在沙丘移动监测、机械沙障合理设计及防沙治沙效益评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技术本身和应用方面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丁连刚严平杜建会马玉凤周进省
关键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治沙工程
威连滩冲沟砂黄土的风蚀与降雨侵蚀模拟实验被引量:12
2007年
通过风洞与模拟降雨实验,研究了风力与降雨对青海省贵南县威连滩冲沟砂黄土的复合侵蚀作用。实验得出:①风蚀后的降雨使砂黄土表面在风干过程中形成了一层较为坚硬的结壳,增大了土壤的抗蚀性,降低了第二次风洞实验后期的风蚀率;②土壤水分与人为扰动是影响土壤风蚀的两个重要因素。当土壤水分较小时,风蚀率受人为扰动影响巨大;当土壤水分较大时,人为扰动对土壤风蚀的影响较小;③在持续降雨的实验条件下,砂黄土的产流、产沙量随着雨强的变化而改变。这种变化与表土的侵蚀率、可蚀性物质的多少、土壤水分以及土壤的入渗率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宋阳严平刘连友杨恒华朱孟郡杜建会马玉凤
关键词:风洞实验
样品预处理方法对海岸典型沙生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测定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量化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含量对研究其生长和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但其预处理方法多样,导致不同研究结果之间的可比性较差。该研究以华南海岸典型沙生植物木麻黄、老鼠艻、海马齿和厚藤为例,采用苯酚-浓硫酸法,分析是否去皮和过筛目数大小对其NSC及组分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龄级木麻黄样品去皮后提取的NSC、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出现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幼龄林和中龄林样品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成龄林样品NSC及其组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龄级越小,去皮预处理对树木NSC及其组分提取影响越大,尤其以可溶性糖影响最为明显,建议乔木处理时统一保留树皮。(2)不同沙生植物枝(茎)样品提取的NSC及其组分含量随过筛目数增大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木麻黄和老鼠艻枝(茎)过筛100目相对18目提取的NSC含量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叶(同化枝)样品除老鼠艻外均变化不显著。(3)沙生植物器官机械组织含量越高,不同过筛目数提取的NSC及其组分含量差异越大,综合考虑样品获取难度及NSC含量的测定精度,建议所有沙生植物枝叶样品均过100目筛。
王松杜建会秦晶秦晶邵佳怡
关键词:沙生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