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俊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中间齿轮
  • 3篇滑道
  • 3篇棘轮
  • 3篇发电
  • 3篇发电装置
  • 3篇波浪
  • 3篇波浪作用
  • 2篇饲料
  • 2篇投喂
  • 2篇投喂策略
  • 2篇胚胎
  • 2篇胚胎发育
  • 2篇消化酶
  • 1篇血清生化
  • 1篇血清生化指标
  • 1篇盐度
  • 1篇养殖
  • 1篇养殖密度
  • 1篇幼鱼
  • 1篇日本鳗鲡

机构

  • 10篇上海海洋大学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10篇杨俊
  • 6篇赵峰
  • 6篇刘鉴毅
  • 6篇庄平
  • 6篇黄晓荣
  • 6篇冯广朋
  • 6篇李琪
  • 4篇邹雄
  • 3篇羊晓晟
  • 3篇侯淑荣
  • 3篇沈小青
  • 3篇张丽珍
  • 3篇王妤
  • 1篇秦搏
  • 1篇邹雄

传媒

  • 2篇海洋渔业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饵料条件下点篮子鱼幼鱼酶活力及其消化道菌群比较被引量:2
2023年
以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人工饲料和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进行饲喂,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化分析方法,系统对比两种饵料对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肝脏及消化道相关酶活力和消化道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浒苔组点篮子鱼幼鱼虽然生长性能低于人工饲料组,但其淀粉酶活性更高,点篮子鱼对浒苔有良好的摄食和消化能力,浒苔足以满足点篮子鱼生长的需求;此外浒苔组点篮子鱼幼鱼消化道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人工饲料组,表现出了更高的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在两种饵料条件下,菌群多样性随消化道延伸呈上升趋势,点篮子鱼幼鱼消化道菌群组成与饵料有关,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共有优势菌门;浒苔组消化道菌群整体多样性较饲料组高,组成结构更加丰富多样,有利于鱼类的生长。研究结果表明点篮子鱼摄食浒苔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基础,生态价值显著,值得深入研究与推广。
孙艳秋李琪刘鉴毅庄平刘鉴毅庄平秦搏杨俊冯广朋黄晓荣
关键词:人工饲料浒苔消化道菌群消化酶活性
漂浮式棘轮波浪能发电装置
一种海洋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吸收装置、转换装置和输出装置。吸收装置由浮子组成,设置于箱体的滑道上,可沿滑道运动。转换装置和输出装置设置于箱体内。转换装置由链条、链轮、内置式棘轮、重物、传动齿轮、中间齿轮、传动轴、中间轴组...
张丽珍侯淑荣杨俊羊晓晟沈小青
不同密度点篮子鱼与文蛤混养对鱼、贝生长和肌肉营养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为防治贝类养殖池中浒苔暴发,研究了不同密度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与文蛤(Meretrix meretrix)混养对鱼、贝生长和肌肉营养的影响。实验设置5个点篮子鱼密度:0尾·m^(-3)(T0,对照组)、10尾·m^(-3)(T1)、30尾·m^(-3)(T2)、50尾·m^(-3)(T3)、70尾·m^(-3)(T4),分别与文蛤混养,实验周期56d。结果显示,生长方面:1)点篮子鱼:T1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均显著高于T4组(P<0.05);4个试验组中,T1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和增重率均最高,且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T1组脏体比显著高于T3、T4组(P<0.05),但与T2组差异不显著(P>0.05)。2)文蛤:各组文蛤存活率、终末体质量及增重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营养方面:1)点篮子鱼:T3、T4组点篮子鱼肌肉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高于T1、T2组(P<0.05);T3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最高。2)文蛤:T2组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除对照组外,必需氨基酸组成中各类氨基酸含量随点篮子鱼养殖密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实验结果表明,点篮子鱼放养密度在10~30尾·m^(-3)时最利于鱼生长,密度50尾·m^(-3)时鱼肌肉营养品质最佳;对文蛤来说,点篮子鱼密度30尾·m^(-3)时,既能控制贝类养殖池中浒苔的生长,又能让文蛤肌肉营养品质最佳。
李琪孙艳秋刘鉴毅杨俊刘鉴毅杨俊黄晓荣庄平秦博
关键词:文蛤养殖密度肌肉
漂浮式棘轮波浪能发电装置
一种海洋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吸收装置、转换装置和输出装置。吸收装置由浮子组成,设置于箱体的滑道上,可沿滑道运动。转换装置和输出装置设置于箱体内。转换装置由链条、链轮、内置式棘轮、重物、传动齿轮、中间齿轮、传动轴、中间轴组...
张丽珍侯淑荣杨俊羊晓晟沈小青
文献传递
流速对日本鳗鲡耗氧率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本研究以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监测鱼类行为自动化系统,观察了日本鳗鲡的游泳行为,得到了其临界游泳速度,探究了临界游泳速度与日本鳗鲡体长的关系、流速与日本鳗鲡耗氧率、单位距离能耗的关...
杨俊
关键词:日本鳗鲡流速耗氧率甲状腺激素生理指标
多纹钱蝶鱼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观察被引量:17
2021年
为建立多纹钱蝶鱼(Selenotocamultifasciata)人工繁育技术,为其生产性育苗工艺和管理技术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人工养殖的多纹钱蝶鱼经人工催产获得受精卵,对胚胎及胚后发育阶段进行了连续观察、拍照和测量。结果显示,水温(27.0±1.0)℃,盐度32条件下,多纹钱蝶鱼从受精卵发育,经18 h 20 min出膜,受精后3 h进入囊胚期, 4.5 h进入原肠期, 8 h进入胚体形成期, 8.5 h进入器官形成期,器官形成顺序为视囊期、尾泡形成期、肌节期、脑泡期、耳囊期、尾芽期、尾鳍期、晶体形成期、耳石形成期, 16.5 h出现心跳, 17.5 h出现肌肉效应, 18.5 h完成出膜。多纹钱蝶鱼胚后发育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和幼鱼期,初孵仔鱼全长1.350~1.655 mm;水温26℃下,出膜后2 d卵黄囊完全消失;出膜后3 d仔鱼开口,口裂0.265~0.280 mm;出膜后15 d,鱼体体色加深,进入稚鱼期;19 d,胸鳍发育完全;23 d,背鳍发育完全;29 d,尾鳍、臀鳍发育完全;33 d,鱼身上鳞片基本长出,身体不再透明,发育至幼鱼期,此时全长15.625~15.647 mm,体长12.013~12.234 mm,体重0.045~0.059 g,心跳150~159次/min。
刘鉴毅李琪孙艳秋李琪冯广朋庄平赵峰冯广朋孙雪娜邹雄赵峰黄晓荣
关键词:胚胎发育胚后发育
温度、盐度和pH对多纹钱蝶鱼胚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文章首次探究了在不同温度、盐度和pH条件下多纹钱蝶鱼(Selenotoca multifasciata)胚胎发育的特点,可为该鱼苗种培育适宜条件的选择和调控提供参考。实验将多纹钱蝶鱼受精卵分别置于不同温度(16、20、24、26、28、30、32、34、36℃)、盐度(淡水、5、10、15、20、25、30、35)和pH(5.0、5.5、6.0、6.5、7.0、7.5、8.0、8.5、9.0、9.5、10.0)下孵化。结果显示,在盐度32下,孵化温度介于24~36℃,随着温度的升高,出膜时间缩短,孵化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畸形率相反,26~28℃为最适孵化温度。pH 5.5~8.5仔鱼均能出膜,随着pH的升高,出膜时间缩短,孵化率先升后降,畸形率相反,7.0~8.2为最适孵化pH。该鱼具有广盐性,盐度5~35均可孵化,淡水中孵化率为0,孵化率随盐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畸形率相反,最适孵化盐度为25~32。
孙艳秋刘鉴毅刘鉴毅庄平邹雄李琪赵峰邹雄冯广朋杨俊赵峰黄晓荣
关键词:胚胎发育温度盐度PH
投喂水平和投喂频率对多纹钱鲽鱼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肝脏和肠道组织消化酶的影响
2024年
为研究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对多纹钱鲽鱼(Selenotoca multifasciata)幼鱼生长、血清生理生化指标、消化酶和肝脏蛋白质代谢相关酶的影响,在流水养殖模式下,分别进行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实验,以确定适宜投喂策略。投喂频率实验,为表观饱食投喂,设1、2、3、4次·d^(-1)共4个投喂频率组,分别记为F1、F2、F3、F4组;投喂水平实验采用2次·d^(-1)的投喂频率,设饱食投喂和体质量的4%、6%、8%共4个投喂水平,分别记为G1、G2、G3、G4组。进行60 d养殖实验。结果显示:1)血清生理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均在F2组最高,其余各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血糖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在高投喂频率组较高。G1组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最高(P<0.05)。甘油三酯含量G2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G1组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在G1组显著升高(P<0.05)。碱性磷酸酶G2组含量显著升高(P<0.05)。2)消化酶:肝脏胃蛋白酶活性F3、F1组显著高于F2、F4组(P<0.05);肝脏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在F3组显著升高(P<0.05);肝脏脂肪酶活性在F4组显著降低(P<0.05)。肠道胃蛋白酶活性F1组显著低于F4组(P<0.05),其余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肠道脂肪酶活性,F4组最低,F1、F2、F3组肠道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肠道淀粉酶活性F3组显著升高(P<0.05)。G3和G4组肝脏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G1组肠道胃蛋白酶显著高于G2组(P<0.05),G1、G3、G4组各组间胃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G1组肠道脂肪酶活性最高;G2组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3):F1组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F4组(P<0.05),F4组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最低;投喂频率对肝脏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G1组肝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G2组、G3组和G4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刘鉴毅杨俊李琪杨俊刘佳伦李琪方可菲庄平邹雄赵峰庄平
关键词:投喂策略血清生化指标消化酶
投喂策略对多纹钱蝶鱼幼鱼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0
2022年
为研究投喂策略对多纹钱蝶鱼(Selenotoca multifasciata)幼鱼生长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湿体质量为1.19±0.35 g的多纹钱蝶鱼幼鱼进行养殖,实验为期60 d。1)投喂频率实验:实验设计4组,分别为F1(8:00投喂1次),F2(8:00、20:00投喂2次),F3(8:00、14:00、20:00投喂3次),F4(8:00、12:00、16:00、20:00投喂4次),每组随机放80尾实验鱼,各2个平行,观察多纹钱蝶鱼幼鱼生长及饲料利用情况,结果显示:各组终末湿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肥满度均随投喂频率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F2与F3无显著差异(P>0.05),F1与F4无显著差异(P>0.05)。F4组存活率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F1组增重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特定生长率最高的F2组与F1、F4组差异显著(P<0.05),最低的F1组与其他组差异均显著(P<0.05),4种投喂频率对摄食率、肥满度、饲料系数及蛋白质效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2)投喂水平实验:实验设计5组,分别为T0(对照组,每天饱食投喂2次),T1(每天投喂鱼湿体质量2%),T2(每天投喂鱼湿体质量4%),T3(每天投喂鱼湿体质量6%),T4(每天投喂鱼湿体质量8%)。每组随机放80尾实验鱼,设置2个平行,观察多纹钱蝶鱼幼鱼生长及饲料利用情况,结果显示:终末湿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肥满度均随投喂水平的升高而升高,T1、T2、T3、T4组终末湿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差异(P<0.05),而T4组与对照组在终末湿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各实验组的存活率无明显差异,T0、T3、T4组摄食率与其他2组差异显著(P<0.05),而T0、T3、T4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T1、T2组肥满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组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与其他组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上述指标和养殖成本,本实验中多纹钱蝶鱼的适宜投喂频率为2次·d–1,投喂水平为6%~8%,可提高�
李琪李琪刘鉴毅邹雄王妤邹雄邹雄王妤黄晓荣庄平
关键词:投喂策略饲料利用
漂浮式棘轮波浪能发电装置
一种海洋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吸收装置、转换装置和输出装置。吸收装置由浮子组成,设置于箱体的滑道上,可沿滑道运动。转换装置和输出装置设置于箱体内。转换装置由链条、链轮、内置式棘轮、重物、传动齿轮、中间齿轮、传动轴、中间轴组...
张丽珍侯淑荣杨俊羊晓晟沈小青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