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先涛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儿童
  • 4篇结核
  • 4篇患儿
  • 4篇肺结核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细胞
  • 3篇核细胞
  • 2篇单个核细胞
  • 2篇外周血单个核
  • 2篇外周血单个核...
  • 2篇狂犬
  • 2篇狂犬病
  • 2篇PBMC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乙肝

机构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杨先涛
  • 6篇朱朝敏
  • 3篇张祯祯
  • 3篇詹学

传媒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6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肺结核患儿PBMC中microRNA表达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儿与健康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i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在儿童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方祛:提取肺结核及健康儿童外周血提取RNA,进行miRNA芯片检测,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RNA,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
杨先涛
关键词:儿童肺结核外周血单核细胞信号通路
儿童狂犬病53例临床分析
杨先涛朱朝敏
儿童狂犬病5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总结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6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3例狂犬病患者住院病例资料。结果:53例患儿中,年龄最小1岁3月,最大14岁,平均年龄7.50岁;男女比例为2.31∶1;47例有明确暴露史的患者中,被狗咬伤43例,被猫抓伤4例;暴露后仅有7例注射了狂犬病疫苗,1例至医院进行清创处理,无1例注射免疫球蛋白;临床表现出现发热的有77.36%,有恐水、恐风表现的占69.81%,33.96%出现抽搐症状;34例患儿家属放弃治疗出院,19例在住院期间死亡,4例进行了尸检。结论:狂犬病病死率高,预后差。儿童是狂犬病的高危人群,应引起家长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杨先涛朱朝敏
关键词:狂犬病儿童
肺结核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croRNA表达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儿与健康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icro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在儿童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提取肺结核及健康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RNA,进行microRNA芯片检测,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c...
杨先涛张祯祯詹学朱朝敏
关键词:肺结核儿童患者病理诊断
肺结核患儿PBMC中microRNA表达的初步研究
杨先涛张祯祯詹学朱朝敏
肺结核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croRNA表达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儿与健康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icro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在儿童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提取肺结核及健康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RNA,进行microRNA芯片检测,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croRNA,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运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对目标microR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结果通过microRNA芯片检测到21个差异表达的microRNA,15个表达上调,6个表达下调,最终选取6个microRNA(hsa-miR-193a-3p、hsa-miR-144、hsa-miR-342-5p、hsa-miR-31、hsa-miR-33a、hsa-miR-142-3p)。经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与正常组相比,肺结核患儿PBMC中hsa-miR-193a-3p、hsa-miR-144表达上调(P<0.05),hsamiR-342-5p、hsa-miR-31表达下调(P<0.05)。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提示4种microRNA在结核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相关信号通路中可能有发挥一定的作用。结论与成人肺结核中microRNA表达相比,儿童肺结核有其特异表达的microRNA,并可能参与结核病发生、发展的相关的一些信号通路,可作为儿童肺结核潜在的诊断价值。
杨先涛张祯祯詹学朱朝敏
关键词:儿童肺结核MICRORN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乙肝疫苗预防母婴传播的方法与效果被引量:4
2012年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全世界约5%母亲是HBV携带者。感染HBV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围生(产)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HBV者分别有90%和25%~30%将发展成慢性感染,成年后易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而5岁以后感染者仅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本文重点介绍了乙肝疫苗预防的现状,乙肝疫苗在阻断母婴传播中的效果,HBIG及抗病毒药物对围产期母婴传播的阻断作用和乙肝疫苗的加强免疫等问题。
朱朝敏杨先涛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球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