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建

作品数:52 被引量:22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7篇斑秃
  • 13篇皮肤
  • 12篇皮肤镜
  • 11篇疗效
  • 8篇病理
  • 6篇脱发
  • 6篇细胞
  • 5篇免疫
  • 5篇激素
  • 5篇儿童
  • 4篇治疗儿童
  • 4篇疗效分析
  • 4篇米诺地尔
  • 3篇秃发
  • 3篇脱发患者
  • 3篇皮损
  • 3篇重型斑秃
  • 3篇综合征
  • 3篇烯酮
  • 3篇疗法

机构

  • 5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菏泽市立医院
  • 1篇清远市人民医...
  • 1篇南昌大学第三...

作者

  • 52篇杨建
  • 39篇章星琪
  • 25篇叶艳婷
  • 23篇赵莹
  • 18篇曹慧
  • 18篇巩毓刚
  • 18篇戚世玲
  • 17篇李水凤
  • 16篇杨雨清
  • 16篇张斌
  • 15篇张小婷
  • 12篇蔡泽明
  • 11篇西兰
  • 9篇唐旭华
  • 9篇陈小红
  • 7篇韩建德
  • 7篇陈闻纳
  • 6篇凌云霞
  • 4篇高谦
  • 3篇王芳

传媒

  • 7篇临床皮肤科杂...
  • 4篇中华皮肤科杂...
  • 4篇2013全国...
  • 3篇中国麻风皮肤...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岭南皮肤性病...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皮肤性病诊疗...
  • 2篇2016全国...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新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5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7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11篇2013
  • 1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7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间质型神经梅毒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总结间质型(脑膜及血管型)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间质型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点。结果:6例间质型神经梅毒主要以脑卒中起病,实验室检查脑脊液示3例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阳性,5例梅毒螺旋体抗原凝集试验阳性,6例脑脊液蛋白异常;头颅MRI表现脑动脉炎或脑梗塞等改变。结论:间质型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急性发病,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抗原凝集试验可能可以在神经梅毒中的应用,神经梅毒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实验检查综合分析。
陈小红杨建史天威卢斌珠
关键词:神经梅毒
强效糖皮质激素乳膏封包疗法治疗儿童重型斑秃
目的:评估强效糖皮质激素乳膏封包疗法治疗儿童重型斑秃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采集并分析符合入选要求的使用封包疗法的实验组(50例)与不使用封包疗法的对照组(10例)的相关资料,评估强效糖皮质激素乳膏封包...
叶艳婷曹慧凌云霞曾子珣杨建章星琪
斑秃皮损的皮肤镜影像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被引量:36
2011年
目的 探讨皮肤镜下斑秃皮损的微细改变及其与临床、病理相关性.方法 使用皮肤镜观察62例斑秃患者和44例其他类型脱发患者的皮损,收集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对其中15例斑秃患者进行皮损部位组织病理活检,以了解皮肤镜的组织形态学基础.结果 皮肤镜下斑秃影像为黄点征、黑点征、断发、毳毛、新生短发和感叹号样毛发.黄点征发生率最高(83.9%),而诊断斑秃的特异性指标为感叹号样毛发、黑点和断发,且后三者发生率与斑秃的活动性及轻拉发试验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发生率与轻拉发实验阳性率及断发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黄点征发生率和病理下毛囊口角栓阳性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新生短发发生率和毛囊周围肥大细胞浸润发生率以及黑点发生率则与生长期与退行期毛囊之间比例减少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 可以用黄点征作为斑秃诊断的初筛指标,而感叹号样毛发、黑点和断发对于确诊斑秃的特异性较高,且提示患者病情仍处于活动期.斑秃患者皮肤镜影像与病理有一定相关性,可用于判断病情并指导治疗.
赵莹蔡泽明巩毓刚西兰杨建陈闻纳章星琪
关键词:斑秃病理过程
斑秃患者的临床特征-附524例临床、皮肤镜及病理特点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总结斑秃患者临床和实验室特点、皮肤镜征象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4例斑秃的临床资料及部分患者血清学检查、皮肤镜特点、病理检查并比较其相关关系。结果:脱发面积与患者的年龄、发病年龄呈明显负相关,与甲改变发生率呈正相关,即脱发面积大的重型患者,其发病年龄较小且伴有甲改变。全、普秃患者血清IgE浓度高于斑片型和弥漫型患者。拉发试验阳性率与皮肤镜下断发、黑点、感叹号发的发生率呈正相关。34.6%的患者皮损中可见毛囊周围或血管周围嗜酸粒细胞浸润,弥漫型斑秃患者嗜酸粒细胞浸润发生率高于斑片型和全、普秃患者。结论:通过皮肤镜征象和病理表现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皮损的发展阶段以及监测疾病活动性。
赵莹巩毓刚张斌张小婷蔡泽明西兰叶艳婷杨建陈闻纳章星琪
关键词:斑秃皮肤镜
3例头癣患者毛发和头皮的皮肤镜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我们对3例头癣患儿的毛发及头皮进行了皮肤镜观察,并与15例斑秃、15例盘状红斑狼疮以及15名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逗号发和螺旋状发在头癣患儿具有特异性。逗号发和螺旋状发在抗真菌治疗后3周消失,早于查菌结果转阴。
戚世玲杨雨清李水凤曹慧唐旭华杨建章星琪
关键词:头癣皮肤镜
CD3-CD4+异常淋巴细胞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一例
病史:男,31岁.因“反复全身皮疹伴瘙痒3年,再发3天”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躯干和四肢丘疹伴瘙痒,并于手掌、足跖出现水疱、脓疱、糜烂和渗出,查嗜酸性粒细胞 1.98×109/L,予口服泼尼松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
詹济滂唐旭华杨建韩建德
斑秃的疗效与临床、病理的相关关系--189例病例分析
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189例斑秃患者序贯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类固醇激素(得宝松)治疗疗效,分别探讨斑秃患者不同临床表现、临床检验指标、病理改变对斑秃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门诊189例斑秃患者,先予复方甘草...
蔡泽明赵莹杨建西兰张斌巩毓刚陈闻纳章星琪
二苯环丙烯酮局部免疫治疗难治性斑秃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斑秃患者局部外用二苯环丙烯酮(DPCP)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难治性斑秃患者外用DPCP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复发率和再次治疗的有效率,并分析临床资料、皮肤镜征象、检验指标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本组难治性斑秃患者DPCP治疗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37.1%、44.8%,复发率为36.5%,复发后再治疗有效率为63.2%。26.8%患者出现较明显副作用如严重接触性皮炎、泛发性接触性皮炎、白癜风等。发病年龄早、病程长、稳定期、脱发面积大、斑秃类型为全普秃和带状型、皮肤镜黑点断发征像阴性者疗效差(P值分别是0.016、0.093、0.003、0.031、0.002和0.006)。【结论】外用DPCP治疗难治性斑秃疗效确切且相对安全,尤其是对于脱发面积小、病程短、活动期时治疗效果最佳。但目前DPCP疗法仍待进一步改良,以提高难治性斑秃的有效率。
詹济滂叶艳婷薛紫高雪梅杨建章星琪
20例HIV抗体阴性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总结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其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阴性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点。结果20例神经梅毒患者中,无症状神经梅毒2例,间质型神经梅毒9例,实质型神经梅毒8例(麻痹性痴呆5例和脊髓痨3例),特殊类型神经梅毒(多颅神经损害)1例。实验室检查示,63.16%的患者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CSF-RPR)阳性,100%的梅毒螺旋体抗原凝集试验(CSF-TPPA)阳性,脑脊液蛋白和细胞数增高分别为75%和50%;头颅CT和MRI表现脑萎缩、梗死或脱髓鞘病变。结论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与其分型密切相关,实质型神经梅毒应引起重视;TPPA或许在神经梅毒脑脊液检测中可以使用,但神经梅毒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实验检查综合分析。
陈小红杨建史天威陈子怡卢斌珠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神经梅毒
二苯环丙烯酮局部治疗全秃和普秃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二苯环丙烯酮(DPCP)局部免疫疗法治疗全秃和普秃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DPCP治疗45例全秃和普秃患者的有效率及复发率,并分析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45例全秃和普秃患者经DPCP治疗后,43.59%的患者出现毛发再生,但有效率仅为17.95%,平均起效时间为4.65±2.53个月,疗效与发病年龄之间有正相关关系(P=0.007,r=0.425)、与病程之间有负相关关系(P=0.031,r=-0.346),即发病越晚、病程越短,疗效越好。77.78%的患者出现红斑,约50%的患者出现水疱和瘙痒等不良反应,但多无需特殊处理。有效患者的复发率为100%。结论:DPCP局部免疫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全秃和普秃患者的疗法,但其有效率相对较低。
凌云霞叶艳婷曹慧杨雨清朱昭慧曾子珣杨建巩毓刚章星琪
关键词:全秃普秃免疫疗法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