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慧影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测控
  • 2篇航天测控
  • 1篇地球同步
  • 1篇地球同步卫星
  • 1篇电离层
  • 1篇电离层模型
  • 1篇电离层折射误...
  • 1篇调度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计程仪
  • 1篇信号
  • 1篇信号失真
  • 1篇遗传算法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同步卫星
  • 1篇统一调度
  • 1篇权值
  • 1篇资源分配
  • 1篇网络

机构

  • 5篇西安卫星测控...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作者

  • 5篇杨慧影
  • 2篇高惠荔
  • 1篇张勋
  • 1篇林令涛
  • 1篇白剑
  • 1篇陈建荣
  • 1篇周佳加
  • 1篇徐博
  • 1篇陈晓红
  • 1篇赵军
  • 1篇王西京
  • 1篇王引娣
  • 1篇谷小松
  • 1篇陈学军
  • 1篇陈军超
  • 1篇吴涛
  • 1篇张华

传媒

  • 3篇飞行器测控学...
  • 1篇应用科技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某型号地球同步卫星离轨控制最优轨道选择
航天测控技术属于综合性的工程领域,涉及诸多专业技术,但它的核心是航天器控制技术,要使航天器完成预定的飞行任务,从它与运载火箭分离时刻起就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飞行过程控制.本文以某型号地球同步卫星离轨控制为例,阐述了卫星离轨...
林令涛陈晓红杨慧影
关键词:地球同步卫星航天测控
文献传递
航天测控资源统一分配的多维遗传算法被引量:3
2017年
对于航天器测控资源分配这一类时间窗受限的约束满足问题,国内外已有许多应用遗传算法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低轨道航天器这类可见弧段较短、全弧段跟踪的问题,对于地球同步以及高轨道航天器这一类长弧段可见、非全弧段跟踪的资源分配问题,相关的应用研究较少。针对高低轨航天器测控资源统一分配问题的特点,经过对标准遗传算法的扩展,设计了一种能够描述高、低轨道航天器资源分配问题的多维编码方法,定义了相应的交叉算子、变异算子等算法要素,从而建立了一种能够解决航天测控资源统一分配问题的多维遗传算法。仿真计算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我国航天测控网面临的"一网多星"管理模式下,高低轨航天器统一管理、统一分配测控资源的问题。
白剑高惠荔谷小松杨慧影
关键词:遗传算法资源分配航天测控统一调度
基于样本熵和IFOA-GRNN的多普勒计程仪信号失真重构被引量:1
2020年
在水下无人航行器(UUV)的航行过程中,由于内部复杂磁场的干扰,用于测量自身速度和航位推算的多普勒计程仪(DVL)有可能会出现信号失真。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样本熵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DVL信号失真的重构方法。首先引入鸡群优化算法(CSO)中求解高维优化问题的思想,增强传统果蝇优化算法(FOA)中局部搜索的能力和跳出局部极值点的能力。然后使用改进的果蝇优化算法(IFOA)对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UUV的估计速度。在UUV航行过程中,实时计算DVL输出信号的样本熵,根据设定阈值判断DVL的工作状态。最后使用DVL正常的航行数据与海流估计修正UUV航行过程中的海流干扰。DVL失真情况下的UUV应急导航仿真试验验证其有效性。
张勋马豪伯徐博李权明杨慧影周佳加
关键词:传感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地基测控网健康状态评估方法被引量:4
2017年
为从整体上掌握地基测控网的健康状态,针对地基测控网的特点构建了地基测控网健康状态评估模型,提出通过实测指标数据和指标标准值之间的差额评价指标项,分析控制中心、测控节点和通信链路3个模块影响地基测控网健康状态的指标项,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模型中各指标项的权重,根据测控网运行要求给出各指标项的标准值,并基于2015年S频段地基测控网和在轨航天器实际,对S频段地基测控网的健康状态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为2015年S频段地基测控网健康指数为88.32%,健康等级为良。该结果表明,提出的评价方法可直观地判断地基测控网的健康状态水平,可在测控网运行管理中得到应用。
吴涛高惠荔陈军超王引娣杨慧影
关键词:测控网权值
几种电离层模型折射修正效果检验被引量:8
2016年
航天工程任务对航天器外弹道测量数据的精度需求不断提高,电离层折射误差已成为影响航天高精度测量的主要误差源之一。目前国际上基于多种观测数据建立了多种电离层模型,由于模型使用的数据和算法不同而有不同的修正精度。通过分析国内外常用的Klobuchar(克罗布歇)模型、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和中国参考电离层模型的特点,利用3个电离层模型对S频段多颗在轨卫星50多跟踪圈次的实测外测数据进行修正,以星载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数据获取的精密星历经过坐标变换、测站与卫星的几何关系计算可得到测站到卫星的距离,将其作为标准值,采用微波辐射计修正对流层折射误差后对3个电离层模型的修正结果进行比较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参考电离层模型在中国区域的修正结果优于其他2个模型,可为航天测控实时修正提供参考。
陈学军赵军王西京陈建荣张华杨慧影
关键词:电离层模型电离层折射误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