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文斌

作品数:230 被引量:617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8篇期刊文章
  • 58篇专利
  • 39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农业科学
  • 4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9篇化学工程
  • 16篇建筑科学
  • 7篇文化科学
  • 6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70篇复合材
  • 68篇复合材料
  • 43篇木材
  • 36篇竹粉
  • 30篇乙烯
  • 24篇力学性能
  • 24篇力学性
  • 23篇竹塑复合材料
  • 22篇聚乙烯
  • 19篇改性
  • 17篇纤维
  • 15篇塑料
  • 14篇高密度聚乙烯
  • 13篇疏水
  • 13篇树脂
  • 12篇流变性
  • 12篇流变性能
  • 11篇杉木
  • 11篇硅油
  • 10篇阻燃

机构

  • 215篇福建农林大学
  • 17篇东北林业大学
  • 9篇福建林学院
  • 9篇南京林业大学
  • 5篇国家人造板及...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福建林业职业...
  • 2篇华祥苑茶业股...
  • 1篇福建省林业科...
  • 1篇湖南文理学院
  • 1篇江南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福建省科技厅

作者

  • 230篇杨文斌
  • 44篇宋剑斌
  • 36篇张欣向
  • 22篇徐建锋
  • 19篇李燃
  • 18篇谢拥群
  • 17篇陈丽红
  • 17篇吴秋宁
  • 16篇孙盈盈
  • 16篇饶久平
  • 14篇马世春
  • 14篇郑峰
  • 12篇文月琴
  • 12篇余方兵
  • 10篇刘一星
  • 9篇杨越飞
  • 9篇陈寒娴
  • 9篇张明昕
  • 8篇林巧佳
  • 7篇李坚

传媒

  • 16篇福建林学院学...
  • 9篇林业科学
  • 9篇东北林业大学...
  • 8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塑料工业
  • 5篇福建林业科技
  • 5篇木材工业
  • 5篇2013年“...
  • 4篇材料导报
  • 4篇中国塑料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4篇第十次全国木...
  • 4篇中国林学会木...
  • 3篇林业机械与木...
  • 3篇林产工业
  • 3篇林业工程学报
  • 3篇第九次全国木...
  • 3篇第三届全国生...
  • 3篇中国林学会木...
  • 3篇第四届全国生...

年份

  • 8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0篇2018
  • 12篇2017
  • 16篇2016
  • 21篇2015
  • 23篇2014
  • 27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8篇2006
  • 20篇2005
  • 2篇2004
2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竹塑复合材料流变行为分析
以竹粉和聚丙烯粉料为原料,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为相容剂,通过转矩流变仪测试混合物料在熔合状态下,扭矩、温度及时间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了不同粒径竹粉对混合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合体系的最大扭矩、平衡扭矩及平衡时...
刘晓玲杨文斌邱仁辉
关键词:竹塑复合材料表观粘度
文献传递
一种零甲醛刨花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甲醛刨花板及其制备方法。该刨花板的原料组成按重量份数计为:刨花100份、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6‑20份、表面处理剂0.01‑3份。本发明利用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胶黏剂并对刨花表面进行处理制备零甲醛刨花板。...
李燃庄清平谢拥群杨文斌
文献传递
竹粉接枝改性及其对竹粉/PETG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电子活化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GET ATRP)法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到竹粉(BF)表面,并采用哈克微量混合流变仪及旋转流变仪考察了竹粉接枝改性前后对竹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毛细管流变结果表明,竹粉/PETG复合材料属于假塑性流体,呈现剪切变稀的现象;应变扫描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竹粉/PETG复合材料体系相比,竹粉经接枝改性后其复合材料体系在更大的应变范围内属于线性弹性行为;频率扫描结果表明,竹粉的接枝改性处理有助于促进竹粉在PETG基体中的均匀分散。
余方兵宋剑斌吴秋宁陈丽红杨文斌侯伦灯
关键词:竹粉接枝PETG复合材料
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对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提高纤维与基体不饱和聚酯界面的结合强度,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纤维表面进行预处理,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对混杂纤维(亚麻纤维与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SEM分析表明,改性后的玄武岩纤维、亚麻纤维表面与基体界面之间的结合强度增大.FTIR分析表明,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产生的-C-OH、-C-O、-COOH和-COO-含氧基团提高了纤维与基体之间界面的结合强度.力学测试试验结果表明,PB/F、PB/PF和B/PF的弯曲和冲击性能明显提高,B/PF的弯曲强度比未处理的B/F提高40.5%,PB/PF、B/PF的冲击韧性比B/F提高116%.混杂纤维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弯曲和冲击性能.
文爱诗何素萍潘浩津KEHINDE Olonisakin杨越飞杨文斌
关键词:界面结合强度等离子体不饱和聚酯玄武岩纤维亚麻纤维
两步法改善杉木表面的疏水性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两步法在杉木表面修饰疏水涂层,来改善其疏水性能。通过浸渍—提拉法在杉木表面涂上一层二氧化硅(SiO_2)涂层,分别采用氨处理和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处理对杉木表面涂层进行固化和疏水修饰。采用动态接触角测量仪对修饰前后杉木的疏水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修饰前杉木的吸水性强,其对水的接触角随观测时间不断减小,最后水被完全吸收,接触角为0°;两步法修饰后杉木的疏水性变好,其对水的接触角随观测时间几乎不变,最高达142.2°。红外结果表明:HMDS处理后,SiO_2粉末在848 cm-1处出现新的吸收峰,归属于—Si—CH_3吸收峰。
吴伟敏张慧君江泰坤杨文斌张欣向
关键词:杉木疏水性红外接触角吸水性
可逆热致变色竹塑复合材料的温度与光响应及热学性能被引量:9
2013年
为更进一步了解可逆热致变色竹塑复合材料所具有的特性,该论文对可逆变色竹塑复合材的温度与光响应及热学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包括:环境温度对变色时间的影响、变色复合材料的曝晒试验(测试环境温度与曝晒装置内的温度)、试样表面的反射率、导热系数等。研究结果表明:变色竹塑复合材料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竹塑复合材料的变色响应时间较短,如WTB1在45、50、55、60、65℃的变色时间分别为256.11、146.18、82.78、69.16、45.06s;曝晒试验的结果表明颜色影响试验箱内温度,添加钛白粉可降低曝晒装置内的温度;在12:00时,WTB1、WTB2、WTB3、WTB4、WTR1、WTR2与环境的温差分别为14.3、12.8、15.3、11.3、15.3、11.3℃。可逆变色竹塑材料的导热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WTB2在15、30、45、60℃下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098、0.099、0.103、0.107W/(mK),WTB1(未添加钛白粉)表面自由能和接触角分别为67.3°、41.50MJ/m2,而WTB2(添加钛白粉)的表面自由能和接触角分别为74.6°、37.52MJ/m2;各种试样的反射率存在差异,添加钛白粉提高了材料的表面反射率,颜色是影响太阳反射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结果为该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吴秋宁宋剑斌余方兵陈丽红杨文斌
关键词:复合材料导热系数表面自由能反射率
一种零甲醛胶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甲醛胶合板及其制备方法。该胶合板的原料组成按重量份数计为:纤维100份、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6‑20份、表面处理剂0.01‑3份。本发明利用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胶黏剂并对单板表面进行处理制备零甲醛胶合板。...
李燃庄清平谢拥群杨文斌
文献传递
一种含乙烯基的疏水有机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有机硅改性技术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乙烯基的疏水有机硅纳米粒子的制备。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将含氢硅油与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在Kastredt催化剂(氯铂酸与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的络...
张欣向卓嘉宁黄雨东胡晓勇尤雪清杨文斌
文献传递
密度和含水率对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不同密度和含水率下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与密度、含水率的相关模型,为推进重组竹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参考ASTM D143—14《木材无疵小试样的标准试验方法》,选取不同密度(1.1、1.2、1.3 g·cm^(-3))和含水率(4%、8%、12%、16%、20%)的重组竹试件进行正交抗拉试验,分析重组竹顺纹抗拉的主要破坏形态;采用线性模型和抛物线模型拟合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随密度的变化规律,采用线性模型和ASTM模型拟合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提出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在密度和含水率双因素影响下的耦合模型。【结果】重组竹顺纹抗拉的主要破坏形态为平口破坏和斜口破坏,重组竹密度越大,平口破坏概率越大;重组竹含水率越大,斜口破坏概率越大。基于试验研究和数据拟合提出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的单因素影响模型和双因素耦合模型,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结论】在本研究密度范围内,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随密度增加而增大、随含水率升高而减小。线性组合模型和ASTM组合模型均能较好预测重组竹顺纹抗拉强度在密度和含水率双因素影响下的理论值,线性组合模型计算更为简便,在实际预测中建议直接使用线性组合模型。
盛叶黄庚浪叶小凡廖飞宇杨文斌
关键词:重组竹抗拉强度含水率
干燥过程中超低密度植物纤维材料尺寸稳定性的研究
具有“桁架”网状结构的超低密度植物纤维材料在干燥过程中存在外形尺寸收缩的问题,当干燥温度小于100℃时,收缩量与温度之间呈正相关性,最大收缩量可超过5%;当温度大于100℃时。材料内部出现分层的现象。材料置于模具中进行干...
谢拥群杨文斌李求根林小平
关键词:植物纤维尺寸稳定性温度
文献传递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