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梯丰

作品数:46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专利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3篇水稻
  • 26篇基因
  • 11篇育种
  • 8篇蛋白
  • 8篇耐冷
  • 7篇稻种
  • 7篇种质
  • 7篇耐冷性
  • 7篇分子标记
  • 6篇基因座位
  • 5篇代换系
  • 5篇水稻种
  • 5篇种质资源
  • 5篇开花
  • 5篇开花期
  • 5篇分子
  • 4篇单片段代换系
  • 4篇稻苗
  • 4篇性状
  • 4篇水稻苗

机构

  • 43篇广东省农业科...
  • 8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46篇杨梯丰
  • 36篇赵均良
  • 32篇张少红
  • 31篇刘斌
  • 29篇董景芳
  • 6篇刘清
  • 4篇张桂权
  • 3篇黄章慧
  • 2篇周汉钦
  • 2篇朱小源
  • 2篇江奕君
  • 2篇高云
  • 2篇陈建酉
  • 2篇刘传光
  • 2篇潘大建
  • 2篇李晨
  • 2篇毛兴学
  • 2篇范芝兰
  • 2篇王晓飞
  • 1篇何昆明

传媒

  • 5篇广东农业科学
  • 5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稻米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5篇2024
  • 9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种稻米新品种的选育及应用
周汉钦范芝兰李晨陈建酉翁志强刘传光江奕君潘大建高云冯道基胡巍杨梯丰肖昕何昆明谢圣明肖妙玲郭水如张定荣梁其登邓宝才
1、利用空间诱变育种新技术开展特种稻米新品种选育,育成带香味特种稻新品种粤航1号和航香糯并已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以株型育种的理念为指导,发掘利用农家红米种质资源育成特种稻新品种软红米,已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关键词:
关键词:稻米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空间诱变育成水稻品种航香糯的SSR标记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航香糯"是经空间诱变育成的籼型香糯稻品种。与原种南丰糯相比,航香糯的产量和稻瘟病抗性有明显提高,粒形变细长,并带有香味。为深入了解空间诱变的机理以及初步鉴定与性状变异相关的区间,本研究用SSR标记对航香糯与南丰糯进行等位基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在12条染色体上选取的156个标记位点中检测到45个变异位点,变异频率为28.85%。检测到的变异位点中,42个位点表现为DNA扩增长度的变异,仅1个位点在航香糯中扩增带数增加,另有2个位点在南丰糯中为2条扩增带,而在航香糯中该位点却是扩增带型与诱变亲本小分子量扩增带相同的纯合体(仅1条扩增带),显示诱变后代中部分多态性位点由空间搭载材料杂合态位点的正常基因分离重组产生的。不同染色体上位点变异频率存在较大差异,变异频率最高的染色体是第7、第8和第12染色体,变异频率均达50.00%,变异频率最低的是第6染色体,仅6.25%。变异位点在水稻基因组中随机分布,同时表现成簇分布的特点,显示除点突变外,大片段突变可能也是航天诱变的主要形式。在变异染色体区段有多个已精细定位或克隆的粒型、产量、香味、稻瘟病抗性的QTL座位,这些位点是否与这些性状的变异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杨梯丰刘传光潘大建范芝兰李晨陈建酉刘斌江奕君高云周汉钦
关键词:空间诱变糯稻SSR分析
一种提高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基因Os02g0532500、蛋白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基因Os02g0532500、蛋白及其应用,所述基因具有如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首次证明了水稻GLP基因Os02g0532500是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功能基因,该基因的...
刘清朱小源刘斌张少红杨梯丰董景芳
文献传递
一个适用于水稻理想株型育种的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适用于水稻理想株型育种的基因及其应用。所述适用于水稻理想株型育种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的第134位碱基‑第738位碱基序列所示,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
杨梯丰董景芳赵均良王健张少红
一个锌指结合蛋白编码基因调控水稻种子萌发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致力于挖掘水稻低温萌发力(LTG)相关基因,并解析其分子作用机理,为水稻低温萌发力遗传改良和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已有的不同水稻品种低温萌发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构建目的基因的遗传转化材料,通过转基因材料的萌发试验鉴定目的基因功能。【结果】OsYIPL1编码Yippee家族锌指结合蛋白,在高LTG品种中高表达,被选作深入研究的对象。时空表达结果显示,OsYIPL1在水稻花药和幼胚等组织中高表达。通过遗传转化获得两个过表达株系OX-1、OX-2,其T_(2)代种子用于常温(28℃)和低温(13℃)萌发试验。当OsYIPL1表达量升高到野生型的44.5倍(OX-1)时,其种子在常温下的萌发率比野生型平均提高18.3%;当OsYIPL1表达量升高到野生型的88.9倍(OX-2)时,其种子在常温下的萌发率比野生型平均降低54.5%。低温下,过表达OsYIPL1均会降低种子的萌发力,OX-1和OX-2的低温萌发率比对照平均降低43.8%和81.5%。【结论】OsYIPL1参与调控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但在不同温度下的作用差异显著,其分子作用机理仍待进一步研究。
周炼陈洛吴伟杨梯丰张少红赵均良
关键词:水稻种子萌发过表达
水稻籼粳性特异分子标记的筛选与判别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准确区分水稻的籼粳性在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和进化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在籼稻和粳稻中存在的核苷酸序列差异设计的分子标记,已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籼粳性的判别中。但是已公布的这些籼粳性判别分子标记在遗传背景多样的实验材料中是否仍然表现出籼粳特异性尚未可知;此外,目前籼粳性的判别多是基于待测品系与2个对照品种的比较,无法反映待测品系与籼(粳)亚种群体的籼粳相似性。因此,需要筛选出一套能在多样性遗传材料中都表现出籼粳性特异的分子标记,并建立籼粳组群判别体系客观判别水稻的籼粳性。【方法】在能代表世界水稻遗传多样性的水稻多样性种质平台2(RDP2)中,利用7万个SNP分子标记的基因型,选取保留群体遗传多样性的92份水稻品种(系),对已知的51对用于籼粳性判别的分子标记进行筛选;并根据籼粳特异性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选取5份籼稻和5份粳稻组成籼稻和粳稻判别组,利用籼性判别值量化水稻籼粳性。【结果】在51对分子标记中筛选到24对籼粳特异性强的分子标记(在籼/粳稻群中出现专一带型的频率均高于69.5%),它们均匀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根据籼粳特异分子标记的带型结果,92份品种(系)可分为籼稻和粳稻2个组群,聚类结果与这些品种(系)已知的籼粳性完全吻合。根据聚类结果,构建了组群判别体系,随机选取10份品种(系)对其籼性判别值进行计算,其中1份偏籼品系、1份偏粳品系、4份籼稻品系、4份粳稻品系,准确地实现了对其籼粳性的量化判别。【结论】筛选出一套可在遗传背景丰富的材料中进行籼粳性鉴定的分子标记,并基于籼粳组群建立了一套籼粳判别体系,高效准确判别水稻的籼粳性。
董景芳李学忠张少红刘斌赵均良杨梯丰
关键词:分子标记聚类分析水稻
一种水稻苗高基因的功能标记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苗高基因的功能标记及应用,涉及水稻分子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功能标记位于LOC_Os01g66100基因的第1外显子和第2外显子之间,存在379‑419bp的大片段插入缺失序列;所述LOC_Os01g6...
杨梯丰张少红李雯慧赵均良董景芳王健
一种泛基因组的构建方法及其相应的结构变异挖掘方法
本发明属于基因组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泛基因组的构建方法及其相应的结构变异挖掘方法,通过把基因组比较得到的结构变异放回线性基因组上,同时增加结构变异位点信息文件,构建一种形式上线性化,兼顾多种结构变异形式的高效分...
赵均良李方平王健杨武刘斌杨梯丰陈洛
文献传递
一种稻米DNA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米DNA的提取方法,包括步骤:取大米粉末,加入DNA提取液,75℃水浴30-40min;离心取上清液,加入醋酸钠混匀,然后加入异丙醇混匀,-20℃放置20-30min;离心弃上清;沉淀物用70~75%的...
杨梯丰张少红刘斌赵均良刘清
文献传递
LOC_Os10g22520基因及其在调控水稻低温萌发力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LOC_Os10g22520基因及其在调控水稻低温萌发力中的应用,属于水稻抗非生物胁迫领域。发明首次验证了水稻基因LOC_Os10g22520(如SEQ ID NO.1的35‑1567位碱基所示)是调控水稻低...
周炼董景芳杨梯丰张少红刘斌赵均良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