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汉民
- 作品数:49 被引量:339H指数:13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25 MeV/u^(40)Ar^(14+) 辐照肝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1
- 1997年
- 讨论了25MeV/u40Ar14+对培养的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辐照后的癌细胞中出现多种染色体畸变类型,微核率比对照高得多,肝癌细胞的辐射受损程度与剂量呈正相关性,分次照射时,修复机制被逐渐激活,等剂量辐照的细胞损伤程度随辐照次数的增加而减轻。
- 周光明陈卫强李文建颉红梅党秉荣李强韩光武黄涛卫增泉高清祥杨汉民
- 关键词:氩离子生物辐射效应肝癌细胞
- N^(7+)重离子注入和贯穿后小麦种胚的期外DNA合成效应
- 1997年
- 用3H-TdR掺入法研究了经N7+重离子往入和贯穿处理的82579小麦和8812小麦种胚的DNA合成动态。结果发现,未经N7+重离子任何处理的两个小麦品种的对照种胚,在萌发早期(20h内)仅存在一个DNA合成峰(于萌发的第14h),而经过N7+重离子注入和贯穿处理的小麦种胚则存在两个DNA合成峰(分别于萌发的8-10h和14-16h),该种子经DNA修复合成的抑制剂咖啡因处理后,第一个DNA合成峰(8-10h)消失。表明经N7+重离子注入和贯穿处理的小麦种胚内存在着DNA修复合成,即期外DNA合成。N7+重离子注入处理的期外DNA合成效应低于贯穿处理,本文对其产生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 王崇英张小惠杨汉民高清样
- 关键词:小麦种胚重离子
- 低能N^+重离子注入处理后小麦种胚内的DNA期外合成被引量:12
- 1994年
- 用3H-TdR(氚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法研究了受低能N+重离子处理的小麦种胚萌发早期DNA的合成动态。结果表明:1)低能N+重离子处理能够引起小麦种胚DNA期外合成,即DNA损伤的修复合成,其修复合成的高峰期在种胚吸水后第一个正常的DNA复制高峰到来之前4h;2)DNA期外合成效应与N+重离子处理剂量呈一定的正相关。较高剂是的N+重离子处理不仅引起了较高水平的DNA期外合成,而且使正常的DNA复制高峰延迟到来。
- 王崇英王如娟杨汉民
- 关键词:DNA合成小麦离子注入
- 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法测定重离子束注入小麦种子的深度被引量:12
- 1993年
- 用110 keV Fe^(1+)离子束对小麦种子进行注入处理,以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法测定Fe^(1+)离子的注入深度。测定结果表明:Fe^(1+)离子虽已进入种皮,但未达到胚部,最大注入深度为72μm。
- 杨汉民韩榕高清祥卫增泉刘玉岩王桂玲
- 关键词:小麦扫描电镜X射线辐射育种
- 枸杞体细胞胚的诱导与形态发生被引量:13
- 1992年
- 宁夏枸杞叶片接种在附加BA0.1mg/L和NAA0.5mg/L的MS培养基上,经过三十余天培养,使可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形成再生植株.如将叶片接种在单独附加2,4—D0.1~1.0mg/L的MS培养基上进行同样培养,则仅能形成愈伤组织.但是其中已经含有许多不同发育阶段的体细胞胚.且能在无2.4—D的MS培养基上继续发育并形成正常的绿色植株.系统的显微观察表明,体细胞胚发生的基本过程虽然与合子胚十分相似,但在发生方式和形态特征上往往会发生明显的变异.
- 杨汉民高清祥张爱国黄峻
- 关键词:枸杞体细胞胚
- 重离子对四种作物种子萌发力的影响被引量:7
- 1991年
- 采用46.6McV/amu C^((?)+)离子对小麦、枸杞、山黧豆和白兰瓜四种作物种子进行照射。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重离子对四种种子的萌发能力和生长势都产生了抑制作用,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强,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小麦、枸杞、山黧豆和白兰瓜种子的半致死剂量D_(50)分别为10~2、3×10~5、4×10~6、10~7p/cm^2。除小麦出现了一条带抗性尾巴的存活曲线外,其它三种种子的失活截面a分别为18.5、16.4、5.2m^2。
- 卫增泉刘玉岩王桂玲陈学兵高秀英杨汉民高清祥汪丽虹王崇英王亚馥
- 关键词:重离子作物种子萌发力辐照
- 研究重离子生物效应的辐照装置被引量:13
- 1991年
- 本文开展了重离子对植物细胞遗传学效应的研究,研究中采用了48MeV/amu的C^(6+)离子,辐照样品的束流截面直径为40mm,束流密度为10~3—10~7p/Cm^2;描述了为进行这项研究专门设计制造的重离子对植物种子的辐照装置,它包括束流监测系统、真空系统、隔离窗以及数据获取和样品自动更换系统。
- 卫增泉刘玉岩王桂玲陈学兵李惠玲高秀英王亚馥杨汉民汪丽虹王崇英高清样
- 关键词:重离子生物效应辐照
- 白兰瓜组织培养中染色体不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1
- 1989年
- 白兰瓜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24.其子叶经诱导、活化、脱分化,分化形成了再生植株.对这一全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1)外植体:2n=24的细胞达90%以上,有6.5%的多倍体;(2)诱导期:切口处大量细胞被启动,出现各种类型的无丝分裂;(3)脱分化期:细胞分裂活跃形成大量的愈伤组织,并伴随着各种类型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这时期畸变率达到最高峰;(4)分化期:愈伤组织上分化形成大量绿色芽点,其中正常二倍体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畸变率降低;(5)再生植株:二倍体细胞已接近80%,但存在17.5%的多倍体细胞.
- 王亚馥高清祥王仑山刘彩云杨汉民吴大康张勤
- 关键词:白兰瓜染色体外植体
- 伊贝母组织培养中体细胞胚的形成及细胞组织学观察被引量:26
- 1989年
- 伊贝母(Fritittariae pattidiftorae)鳞茎切块培养在附加NAA1.0毫克/升+KT0.5毫克/升或NAA1.0毫克/升+6—BA2.0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可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经0—4℃低温处理4周转移到附加IAA0.1毫克/升+KT0.5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30天后,通过体细胞胚途径形成了再生植株。在胚性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进行细胞组织学观察,发现了从单个胚性细胞到完整体细胞胚发育的各个阶段,说明伊贝母体细胞胚来源于单个胚性细胞。再生植株的根尖压片表明染色体数稳定为2n=2x=24,
- 王仑山杨汉民王亚馥康文隽贾廷跃
- 关键词:伊贝母愈伤组织体细胞胚
- 重离子注入与电离辐射作用下小麦种胚内非按期DNA合成的比较被引量:1
- 1994年
- 用放射性同位素 ̄3H-胸腺嘧啶核苷渗入法,研究Fe ̄(1+)注入与 ̄(60)Coγ射线辐照条件下,小麦种子萌发早期种胚内DNA的合成动态,以非按期DNA合成为标志,比较重离子束与γ射线作用下DNA损伤、修复程度的差异。同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法(SCE-EDAX)对造成这种差异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γ射线辐照后,种胚内存在典型的非按期DNA合成,但在重离子注入条件下,这一现象并未表现出来。因此重离子的作用过程和诱变机理与γ射线的作用有所不同。重离子对种子的诱变是一种间接的作用,因为SCE-EDAX的结果证明离子注入种子的深度为14μm,并未真正到达小麦种胚内部。
- 韩榕杨汉民高清祥卫增泉刘玉岩王桂玲
- 关键词:小麦重离子DNA合成电离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