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菊
- 作品数:15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淄博职业学院化学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淄博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透明AlON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4
- 2007年
- 综述了透明AlON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透光性影响因素、主要应用及研究现状。指出透明AlON陶瓷已经成为各国材料学科领域和军事领域竞相研究的热点,透光性能好的AlON材料的研制和开发是制约我国在该领域发展的核心技术。
- 孔凡茂杨秋菊
- 关键词:透明陶瓷ALON透光性
- 钽涂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环境中微量钡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建立了钽涂层石墨管原子吸收法测定钡的方法,硝酸镁作基体改进剂,有效地避免了碳化物的生成,提高了测定灵敏度,测定了土壤标样和环境水样中钡的含量。方法的出限为2.1×10-11g,对于14ng/mL钡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4.4%。
- 杨秋菊孔凡茂
- 关键词:钡
- 硅质材料中硼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 2011年
- 本文建立了采用铍试剂Ⅲ分光光度法测定硅质硅质nationertometry材料中硼元素的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多种硅酸盐材料中硼含量的分析,测定值符合标准要求值。通过对硅质土壤标准物质中硼含量的测定,方法具有准确度好、检出限低、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加标回收率95%~10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8%。
- 蔡俊峰杨秋菊孔凡茂
-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硼含量
- 纳米ZrO_2和Fe_2O_3在处理含铬(VI)废水中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 2007年
- 本文采用较简单方法合成了光催活性较低、吸附性能较好的纳米ZrO2及纳米Fe2O3,分别研究了两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对Cr(VI)的吸附行为并进行了相应的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对Cr(VI)的吸附酸度较宽,吸附效率较高,吸附时间短,吸附Cr(VI)后的纳米金属氧化物用2.0mol/LNaOH洗脱处理后均可重复使用,应用于环境水样中Cr(VI)的处理,效果很好,同时,综合考虑两种金属氧化物对Cr(VI)吸附行为的差异及制备成本,可认为纳米Fe2O3是更佳的Cr(VI)处理剂。
- 杨秋菊孔凡茂王雯
- 关键词:纳米ZRO2CR(VI)
-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文章研究了有机硅单体与丙烯酸类单体的乳液聚合反应,制备出高性能的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主要讨论了乳化剂、引发剂、有机硅加入方式及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制成的涂料具有优越的耐水性,其耐洗刷性可达6万次。
- 杨秋菊
- 关键词: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乳液聚合
- 陶瓷自润滑材料及其实现自润滑的方式被引量:5
- 2004年
- 对国内外陶瓷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开发与进展作了综合介绍与评述,讨论陶瓷材料实现自润滑的方式, 总结了陶瓷自润滑材料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在今后研究与开发工作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 曹同坤邓建新杨秋菊
- 关键词:陶瓷材料自润滑磨损率润滑剂粗糙度
- 玻化砖色差的产生及克服措施
- 2004年
- 主要论述了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对色差产生的影响 ,并制定了相应的克服措施。
- 贾玉宝杨秋菊
- 关键词:玻化砖色差耐磨性化学成分配料系统墙地砖
- 纳米ZrO2和Fe2O3在处理含铬(VI)废水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08年
- 采用较简单方法合成了光催化活性较低、吸附性能较好的纳米ZrO2及纳米Fe2O3,分别研究了两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对Cr(VI)的吸附行为并进行了相应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对Cr(VI)的吸附酸度较宽,吸附效率较高,吸附时间短,吸附Cr(VI)后的纳米金属氧化物用2.0mol/LNaOH洗脱处理后均可重复使用,应用于环境水样中Cr(VI)的处理效果很好。同时,综合考虑两种金属氧化物对Cr(VI)吸附行为的差异及制备成本,认为纳米Fe2O3是更佳的Cr(VI)处理剂。
- 杨秋菊孔凡茂
- 关键词:CR(VI)
- 有机中间产品3,5-二氯硝基苯合成条件的研究
- 2011年
- 研究了以2,6-二氯-4-硝基苯胺为原料,合成3,5-二氯苯胺的中间体3,5-二氯硝基苯的工艺条件。通过实验讨论了硫酸用量、乙醇用量、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等各种因素对产品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得到的产品收率可达79.6%。
- 杨秋菊孔凡茂
- 关键词:重氮化
- 色谱柱内衍生反应测定甲醛的含量被引量:6
- 2007年
- 将化学反应和色谱分离过程相结合,在柱内进行衍生反应,通过向流动相中加入新型衍生剂偏二甲肼,使待测组分甲醛在色谱柱内反应生成紫外检测器可检测的偏二甲腙.实现对不能直接用紫外法检测的甲醛的分析,研究表明此方法较经典的柱前衍生化法有简单、实用的优点.线性范围30~300mg/L,检出限量为5ng,相对标准偏差为0.29% (n=6),加标回收率为95.90%~102.5%
- 杨秋菊孔凡茂
- 关键词:化学反应色谱分析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