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虎

作品数:8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腹腔
  • 8篇腹腔镜
  • 6篇小儿
  • 4篇切除
  • 3篇手术
  • 3篇切除术
  • 2篇憩室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梅克尔憩室
  • 2篇阑尾
  • 2篇阑尾切除
  • 2篇阑尾切除术
  • 2篇儿童
  • 2篇腹腔镜外科
  • 2篇腹腔镜外科手...
  • 2篇腹腔镜小儿
  • 1篇悬吊
  • 1篇再手术
  • 1篇粘连松解

机构

  • 8篇武汉市儿童医...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作者

  • 8篇杨虎
  • 8篇段栩飞
  • 7篇卞红强
  • 6篇郑凯
  • 6篇梁翀
  • 6篇杨俊
  • 4篇余奕
  • 3篇孙烜
  • 3篇周诗琼
  • 3篇叶国刚
  • 3篇左楚清
  • 2篇汪昕
  • 2篇闫学强
  • 1篇刘江斌
  • 1篇吕志宝
  • 1篇罗正利
  • 1篇朱旭
  • 1篇汪欣
  • 1篇朱真闯

传媒

  • 3篇中国内镜杂志
  • 3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腹腔镜诊治小儿急腹症769例体会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小儿急腹症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的769例小儿急腹症行腹腔镜探查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前确诊率86.22%(663/769)。术中确诊率99.74%(767/769),2例消化道出血未能确诊,转院继续治疗。完全腹腔镜下进行治疗667例,手术时间25~132(37.3±12.6)min,手术成功率87.26%(671/769)。住院3~10d,平均5d。1例过敏性紫癜、2例大网膜血肿、1例肠系膜血肿术中无需进一步手术处理;5例中转开腹(1例脾破裂、2例消化道出血、1例肠系膜裂孔疝并嵌顿、1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93例腹腔镜辅助切口完成手术。735例随访2~60个月,其中1例未能确诊的消化道出血死亡,另1例未能确诊的消化道出血失访。3例出现脐部线头反应,换药取出线头治愈。余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确诊率较高,有助于使急腹症患者得到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急诊腹腔镜手术不仅可以对腹部病变及时作出诊断和处理,而且可使一些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手术。
段栩飞郑凯梁翀卞红强杨虎余奕杨俊周诗琼
关键词:急腹症腹腔镜儿童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儿童胃十二指肠穿孔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儿童胃十二指肠穿孔的病因,总结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治疗儿童胃十二指肠穿孔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12例儿童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4岁3个月至15岁9个月,中位年龄12岁。结果4例为H.pylori感染所致,2例为应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类药物引起,1例为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所致,1例为白血病化疗期间发生,1例为胃内毛团引起,1例为全身严重感染引起,2例未找到明确病因。12例患儿中10例于手术中顺利找到穿孔部位并完成腹腔镜下穿孔部位修补术,2例中转开腹,穿孔位于胃窦、十二指肠部10例,胃体部1例,胃底部1例;穿孔直径大小4~12mm,平均6.1mm,手术时间28~125min,平均52min。术后病理检查均未见癌前病变或癌组织,无异位胰腺等组织,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无吻合口漏、肠梗阻及伤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5~8d,平均6.2d。随访时间7个月至6年,未见再次穿孔,无贫血、营养不良及腹痛、呕吐等肠粘连肠梗阻等表现。结论药物(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及化疗药物)、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引起儿童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主要病因;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儿童胃十二指肠穿孔可行、安全、有效。
叶国刚段栩飞周诗琼刘江斌吕志宝孙烜杨虎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肠穿孔腹腔镜儿童
阑尾根部缝扎与包埋在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阑尾根部缝扎、荷包包埋在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4月~2009年4月,对176例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儿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中脐环上、右侧腹麦氏点、下腹正中耻骨联合上2cm3个Trocar,镜下采用血管钳贴阑尾根部戳孔带针4号丝线结扎阑尾系膜或用超声刀紧贴阑尾切断系膜,带针4号丝线缝扎阑尾,残端用0.5%碘酒、酒精、生理盐水涂搽或超声刀电灼,并1号带针丝线荷包缝合包埋。结果手术时间18~40min(24.6±6.4)min,术后排气时间4~18h(12±3.5)h。术后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无近期并发症。154例随访1~48个月,切口愈合良好,未见明显瘢痕。3例脐部出现线头异物反应,换药取出线头后治愈,脐部亦未见明显瘢痕。全组未使用圈套线或钛夹等结扎阑尾器械,153例未使用超声刀,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结论阑尾根部缝扎、荷包包埋在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中应用是可行的。在小儿外科腹腔镜下缝合手术不多的情况下,这不失为提高镜下技术的一种尝试。
段栩飞卞红强左楚清罗正利杨虎汪欣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小儿腹腔镜缝扎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小儿小肠粘连性肠梗阻临床分析被引量:45
2013年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小儿小肠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腹部一次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4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5例,女22例。年龄7个月~12岁,平均(6.04±2.40)岁。距前次手术时间6个月~7年,平均(19.30±9.39)个月。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切121疝、伤口感染和肺炎等并发症。术中发现粘连肠管位于右上腹7例,右下腹31例,左上腹3例,位于左下腹6例;由于1条索带所致肠梗阻5例,≥2条索带22例,与腹壁粘连所致肠梗阻8例,肠管广泛致密粘连成团12例。12例肠管广泛致密粘连成团患儿,2例分别子术后第7天、第15天再次出现肠梗阻,经开腹手术予以切除粘连成团小肠、肠吻合术后痊愈,另2例术中分离粘连时小肠破裂,经镜下缝合修补。与腹壁粘连所致肠梗阻组和肠管广泛致密粘连成团组相比,索带所致肠梗阻组手术时间较短(P〈0.05)。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60个月,均无粘连性肠梗阻、顽固性腹痛复发和营养不良发生。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小儿小肠粘连性肠梗阻是安全、可行和有效的;对肠管广泛致密粘连成团患儿,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段栩飞叶国刚孙烜闫学强杨俊郑凯梁翀杨虎汪昕卞红强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肠梗阻再手术
小儿Meckel憩室腹腔镜下分型与术式选择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小儿Meckel憩室腹腔镜下分型及根据分型选择采用完全腹腔镜或腹腔镜辅助Meckel憩室切除肠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采用腹腔镜诊断治疗的55例有临床症状的Meckel憩室临床资料。结果根据腹腔镜下Meckel憩室的形态,41例为单纯型,14例为复杂型。41例单纯型Meckel憩室完全腹腔镜下行Meckel憩室切除肠吻合术,14例复杂型Meckel憩室经脐腹腔镜辅助经延长脐部切口将憩室提出腹腔外行Meckel憩室切除及邻近肠切除肠吻合术。41例完全腹腔镜手术时间29~78 min,平均(38.85±9.75)min,14例腹腔镜辅助手术时间45~123 min,平均(54.57±20.17)min。术后第5天开始进食流质,术后第7天出院。结论 Meckel憩室腹腔镜下可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根据临床分型选择采用完全腹腔镜或经脐腹腔镜辅助Meckel憩室切除肠吻合术,是诊断治疗小儿Meckel憩室安全、可行且有效的方法之一。
周诗琼段栩飞叶国刚卞红强杨俊郑凯梁翀孙烜闫学强杨虎汪昕
关键词:梅克尔憩室腹腔镜外科手术小儿
完全腹腔镜下Meckel憩室切除肠吻合术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Meckel憩室切除肠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总结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用腹腔镜诊断治疗15例Meckel憩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于腹腔镜下找到憩室后,予以基底部切除,镜下全层连续缝合、浆肌层连续缝合。结果13例完全腹腔镜下行Meckel憩室切除肠吻合术,2例经延长脐部切口将憩室提出腹腔外行Meckel憩室切除肠吻合术。13例完全腹腔镜手术时间29~78min,平均(41.38±14.59)min,术后第五天开始进食流质,术后7d治愈出院。随访1~12个月,无并发症。结论完全腹腔镜下Meckel憩室切除肠吻合术是诊断治疗小儿Meckel憩室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之一。
段栩飞卞红强郑凯杨俊梁翀杨虎余奕左楚清
关键词:梅克尔憩室腹腔镜外科手术
腹腔镜辅助经脐入路小儿腹部囊性包块切除术的应用体会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脐人路在小儿腹部囊性包块探查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5例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经脐入路小儿腹部囊性包块探查,其中肠系膜囊肿7例,网膜囊肿4例,肠重复畸形4例。结果全组均在经脐人路切口上完成,无一例采用其他切口,手术时间28~75min,平均(41.50±10.25)min,术后2d内均排气排便,脐部伤口均甲级愈合,吻合口无漏无梗阻,囊肿无复发,伤口瘢痕小,脐外形满意。结论腹腔镜辅助经脐入路内镜手术在处理小儿腹部囊性包块疾病方面具有损伤小、干扰小、恢复快的优点,而且远期有美容伤口的作用。
梁翀段栩飞郑凯卞红强杨虎余奕杨俊朱旭朱真闯
关键词:腹腔镜肠系膜囊肿肠重复畸形
脐部双切口悬吊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脐部双切口悬吊在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4月~2011年1月,对27例确诊为急性单纯性、化脓性和慢性阑尾炎患儿行脐部双切口悬吊腹腔镜阑尾切除、包埋术。术中脐环两侧各一个5mm切口,插入外径5.5mm Trocar。镜下沿结肠带向盲肠顶端找到阑尾,从右下腹壁将20带针丝线刺入腹腔,丝线尾部留在腹腔外,便于后面打结及牵引。于阑尾根部近结肠侧(在距盲肠0.5cm处)缝合阑尾根部浆肌,利用操作钳与尾部留在腹腔外的丝线打结并牵引,将阑尾提起显露系膜,带针20丝线缝扎阑尾,用超声刀紧贴阑尾切断系膜,再于结扎线远侧0.5cm处切断阑尾,阑尾残端用超声刀电灼。另外从腹壁穿入40带针丝线荷包缝合包埋阑尾残端。结果手术时间20~45(28.6±10.5)min,术后排气时间4~12(10±4.5)h,术后住院时间4~5d。术后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无近期并发症。随访1~8个月,切口愈合良好,未见明显瘢痕,脐部外形好。结论脐部双切口悬吊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中借助从腹壁传入的丝线可以做到阑尾根部缝扎和荷包包埋,是安全、有效、可行的阑尾切除方法之一,达到了脐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美容效果。
段栩飞郑凯梁翀卞红强杨虎余奕杨俊左楚清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小儿腹腔镜悬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