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虎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入路
  • 3篇神经内镜
  • 3篇肿瘤
  • 3篇内镜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远外侧入路
  • 2篇枕下远外侧入...
  • 2篇入路切除
  • 2篇切除
  • 2篇外侧入路
  • 2篇颅窝
  • 2篇颈静脉孔
  • 2篇颈静脉孔区
  • 2篇复发
  • 1篇影像学表现
  • 1篇影像学特征
  • 1篇硬膜
  • 1篇诊治
  • 1篇诊治体会

机构

  • 9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9篇杨虎
  • 8篇潘亚文
  • 4篇李强
  • 3篇贾艳飞
  • 3篇李峤
  • 3篇代军强
  • 3篇段磊
  • 3篇杨强
  • 2篇张祎年
  • 2篇贺振华
  • 2篇梁文涛
  • 2篇牛亮
  • 1篇杨文桢
  • 1篇袁国强
  • 1篇张建生
  • 1篇赵海
  • 1篇史雪峰
  • 1篇董志强
  • 1篇张新定
  • 1篇徐百成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颅窝底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附13例报告)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中颅窝底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7年6月至2015年4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例中颅窝底表皮样囊肿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特征、手术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13例患者中,7例全切除,6例近全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表皮样囊肿.随访时间为7~103个月,平均(40.5±26.1)个月.11例患者MRI检查未见复发,临床症状部分缓解或消失.2例患者MRI检查提示复发并再次手术治疗,其中1例病理检查为炎性增生反应,另1例为复发.结论 中颅窝底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表现以三叉神经支配区功能障碍为主,影像学表现相对特殊,经硬膜间入路近全切除病变能最大地程度保留神经功能,有效降低传统手术所致的常见并发症发生.
李峤段磊董志强杨虎梁文涛代军强牛亮尹航刘亚丽潘亚文
关键词:表皮囊肿影像学特征
骑跨中后颅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两种入路切除向中后颅窝侵犯的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对两种入路治疗的24例中后颅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手术入路选择为幕上额颞开颅为基础辅以硬膜间(Dolenc)入路,幕下开颅枕下乙状窦后开颅为基础的硬膜下入路。结果经幕上组入路共16例,全切7例,次全切9例,经幕下组入路共8例,肿瘤全切6例,次全切2例。结论额颞硬膜间(Dolenc)入路残存率、死亡率较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低,但肿瘤全切率及神经功能保留率较幕下入路低。
李峤段磊袁国强张祎年杨虎牛亮代军强赵国明潘亚文
神经内镜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11例诊治体会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经鼻神经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总结11例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病例,伤后3 d内行神经内镜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结果 2例视力由术前的手动分别恢复到术后的0.08和0.1,1例视力由术前的光感恢复到术后的0.05;1例视力由术前的眼前无光感恢复到术后的0.4,1例由术前无光感恢复到术后有光感。6例术后视力无恢复。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有效方法。
李强潘亚文梁文涛张建生贺振华赵海杨文桢杨虎史雪峰
关键词: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神经内镜视神经管减压
神经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20年
2017年12月至2019年8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单纯神经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5例,术后MRI提示肿瘤全部切除。术后行单纯放疗4例,放疗加化疗1例。病理学结果提示:生殖细胞瘤3例,畸胎瘤1例,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1例。术后1例患者出现精神症状,2例患者出现双眼上视不能合并复视。随访0.2~1.8年,5例患者均可正常生活,无一例肿瘤复发。单纯神经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适用于病变主体位于Galen静脉复合体以下的松果体区肿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
贾艳飞贺振华杨虎杨强雒晓东王晓曦张新定潘亚文李强
关键词:松果体区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生殖细胞瘤肿瘤复发畸胎瘤
枕下远外侧入路研究进展
2012年
下斜坡、枕大孔前缘、颈静脉孔区及脑干腹侧的病变,一直以来这些区域的手术难度高,风险极大。由于周围毗邻解剖关系复杂,对于神经外科医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枕下远外侧入路是到达上述区域比较理想的入路之一,它包括:1)沿颅颈交界区后外侧面分离肌肉,充分暴露C1横突和枕下三角;2)今早在寰椎后弓上方和或寰椎和枢椎动脉;3)行枕下颅骨切除术或枕下开颅术,并切除至少半个寰椎后弓。这一入路提供了以下三个入路的通道:经髁入路的方向经过枕髁或寰枕关节和邻近的髁部;髁上入路的方向经过枕髁上方的区域;髁旁入路的方向经过枕髁外侧区域。它的路径短,适合于颅颈交界区域的多种病变,可以较早地辨认与保护椎动脉,并可以根据手术的具体要求选择磨除枕髁的多少以及周围的骨性结构,以期达到良好的术野。
杨虎潘亚文
关键词:枕下远外侧入路
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6例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末次随访情况将患者分为未复发组和复发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相关危险因素对复发的预测价值,并采用Bootstrap自助抽样法(抽取1000次)作为验证集进行内部验证。结果646例患者术后的随访时间为(48.4±16.6)个月(28.6~57.6个月),其中82例(12.7%)患者复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侵袭性肿瘤(OR=6.616,95%CI:3.287~13.317)、肿瘤增殖(OR=8.842,95%CI:4.390~17.807)、肿瘤最大直径大(OR=7.878,95%CI:4.530~13.699)是影响肿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而肿瘤全切除(OR=0.019,95%CI:0.003~0.100)是术后复发的保护性因素(均P<0.01)。ROC结果显示,上述因素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1(95%CI:0.895~0.966),灵敏度为81.71%,特异度为94.86%。内部验证显示AUC为0.929(95%CI:0.893~0.964)。结论肿瘤直径大侵袭性肿瘤、肿瘤增殖及肿瘤不完全切除是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其预测肿瘤复发的效能较高。
杨强杨虎贾艳飞雒晓东李强
关键词:垂体肿瘤复发
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2017年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JFS)是指起源于第Ⅸ、X、Ⅺ对颅神经的神经鞘瘤,临床上比较少见,治疗困难。1995年Samii教授根据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以及临床特征将其分为4型-A型:肿瘤原发并大部分位于硕内,颈静脉孔有扩大;B型:肿瘤原发颈静咏孔区,并向颅内扩展;C型:肿瘤原发于颅外,向预静脉孔区扩展;D型:肿瘤呈哑铃型,颅内外均有。颈静脉孔区肿瘤的常见临床表现有:听力下降、面部麻木、面肌抽搐、头疼或者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大多数颈静脉孔区肿瘤是良性的。
潘亚文段磊李峤张祎年杨虎代军强
关键词:颈静脉孔区肿瘤显微外科治疗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影像学表现听力下降面部麻木
枕下远外侧入路对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研究
杨虎潘亚文
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9年4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诊断为鞍结节脑膜瘤并接受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入路切除的37例患者。结果37例患者,肿瘤全切31例(83.8%),次全切除6例(16.2%),围术期死亡1例(2.7%),术后共11例(29.7%)出现并发症,其中5例(13.5%)发生单纯脑脊液鼻漏,2例(5.4%)出现脑脊液鼻漏并发颅内感染,2例(5.4%)出现尿崩症,2例(5.4%)出现垂体功能低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72个月无复发。结论神经内镜经鼻扩大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有效、可靠,术中强调显微外科操作、保护肿瘤周围结构、术后防治并发症,对提高患者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李强贾艳飞杨虎杨强雒晓东徐百成潘亚文
关键词:神经内窥镜脑膜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