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西涛
- 作品数:34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Rho GAPs影响神经元轴突生长的研究进展
- 2016年
- Rho GTP酶是小G蛋白的亚家族成员,包括Rho A、Rac1和Cdc42等,可以结合并水解GTP。RhoGTP酶激动蛋白(Rho GTPase-activating proteins,Rho GAPs)能通过自身GAP结构域增强Rho GTP酶的水解活性,加速Rho-GTP转变为Rho-GDP,从而促进Rho GTP酶失活。Rho GTP酶通过激活-失活形式的切换控制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在细胞功能中发挥作用,例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组。
- 顾浩杨西涛孙兆良冯东福
- 关键词:轴突RHO
- 一种外周血管栓塞效能的评价方法、系统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周血管栓塞效能的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耳部大体外观、耳部血管造影、病理染色、兔耳动脉栓塞效能评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外周血管栓塞效能评价系统。本发明公开了一个评判栓塞效能的量化指标,从大体外观...
- 王德明沈禹辰苏立新范新东王瑱冯杨西涛温明哲郑连洲
-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后全科医学干预手段的应用被引量:4
- 2021年
- 全世界每年有超过5 000万人遭受创伤性脑损伤(TBI),约半数人口在其一生可能遭遇一次或以上的TBI。在TBI患者中,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 TBI)占主导,并且此类患者大多由专科医生诊治。有多数m TBI患者急性期后常常呈现出持续性、与伤害相关的日常生活能力困难及人际交往功能障碍,这说明m TBI患者的预后并非那么“轻微”。就这类症状的管理手段而言,由于存在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因此专科治疗手段对其的治疗作用有限。近年来,随着全科医学的飞速发展,利用家庭及社区等一切资源为m TBI患者提供长期的照顾以克服创伤后的低随访率和低康复率的全科医疗模式,渐渐成为国内外m TBI急性期后主要的干预手段。但对上述m TBI后的干预手段,目前最重要的决策因素是基于经验性的判断,尚未形成标准化的指南。现阶段可用于m TBI的全科干预手段有线上、线下两种模式,一般线上手段主要为以网络为基础的在线指导及程序性操作干预,线下手段主要为艺术疗法、作业疗法、音乐疗法及中医疗法。本文基于临床可用性对上述干预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今后“全专结合”模式的推进及普及提供借鉴。
- 何晓曼刘玉梅毛旻韬赵志杰杨西涛郑锐哲
- 关键词:全科医学干预手段
- 骨与软组织牵张器
- 一种骨和软组织牵张器,包括固定于手臂前臂上的基座,牵张支架桥架于基座之上,与基座共同形成双层构造。第一调节机构与牵张机构装配,用于调节活动部,改变活动部相对于手指的位置,第二调节机构,其装配于活动部,另一端固定于手指,包...
- 祝加学范新东蔡韧韩一峰孙怡苏立新王精兵王德明杨西涛王瑱冯温明哲郑连洲蒋春雨游建雄狄若愚王紫璐韩仟昀
- 一种可视化无水乙醇-碘普罗胺复合硬化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视化无水乙醇‑碘普罗胺复合硬化注射剂,包括无水乙醇和碘普罗胺,在15℃下所述复合硬化注射剂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9.5%。本发明还提供了可视化无水乙醇‑碘普罗胺复合硬化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碘普...
- 范新东苏立新王德明王精兵郑连洲王瑱冯杨西涛蒋春雨蔡韧孙怡
- 文献传递
- 动静脉畸形及相关病症的无创检测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静脉畸形及相关病症的无创检测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检测对象血浆游离DNA中的动静脉畸形相关基因的测序数据;所述动静脉畸形相关基因选自RASA1、EPHB4、PTEN、NRAS、HRAS、KRAS、B...
- 蔡韧苏立新范新东孙怡王德明杨西涛王瑱冯
- 文献传递
- 腮腺区先天性动静脉瘘的治愈性栓塞
- 研究目的:探讨弹簧圈联合无水乙醇介入栓塞腮腺区先天性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介入科收治腮腺区先...
- 王德明苏立新王瑱冯郑连洲杨西涛温明哲范新东
- 关键词:动静脉瘘腮腺区栓塞先天性
- 文献传递
- 额部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治疗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通过介入栓塞方式治疗额部动静脉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额部动静脉畸形患者9例,在DSA引导下予以介入栓塞治疗,通过DSA观察病变范围、预测硬化剂注射剂量以使药物注射入病变腔内。观察分析所有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9例患者中,男7例(77.8%),女2例(22.2%),年龄1.5~20岁,局部膨隆或肿块是最主要的报告症状(66.7%)。涉及病例的供血动脉包括颞浅动脉和眼动脉,所有额部动静脉畸形病灶均涉及颞浅动脉供血,其中5例额部动静脉畸形由颞浅动脉和眼动脉供血(55.6%)。所有患者在全麻下接受介入栓塞治疗,共治疗19次(每例患者接受1~6次,平均2.1次/例),无水乙醇的单次应用平均剂量为9.0 mL。5次应用弹簧圈辅助无水乙醇栓塞治疗,共使用80枚弹簧圈,平均4.2枚/次(80枚/19次)。另有3次使用博来霉素、2次使用平阳霉素、1次使用3%聚多卡醇辅助栓塞治疗。9例患者中,4例治愈,3例基本治愈,2例好转,有效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未报告局部并发症或系统性并发症。结论:在额部动静脉畸形的治疗中,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正确诊断,根据DSA造影结果采用无水乙醇介入栓塞,可以减少创伤、改善症状、控制病灶,获得相对满意的治疗效果。
- 李晓范新东王德明杨西涛苏立新
- 关键词:额部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治疗无水乙醇
- 手指矫形器
- 一种手指矫形器,包括穿戴于手掌外的护套,矫正支架和关节支架。关节支架包括连接臂和悬挂臂,悬挂臂设置于连接臂上,而使连接臂处于悬空,矫正支架与连接臂活动连接,并按指骨的长度或矫正受力位置先沿连接臂轴向移动后再将固定座锁止。...
- 祝加学范新东韩一峰蔡韧孙怡苏立新王精兵王德明杨西涛王瑱冯温明哲郑连洲蒋春雨游建雄狄若愚王紫璐韩仟昀
- 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联合气管切开术对累及气道的头颈部静脉畸形的疗效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 探讨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联合气管切开术对累及气道的头颈部静脉畸形的治疗效果,总结该类复杂疾病的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累及气道的头颈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于气管切开后行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分析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联合气管切开术对累及气道的头颈部静脉畸形的疗效,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4例患者共进行了68次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单次无水乙醇使用量为10~40 ml.术后,所有患者均出现严重局灶性肿胀,2周内消退.治疗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显示,6例患者完全反应,8例患者明显反应,10例患者中度反应.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24例患者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黏膜坏死,经创面换药后愈合;3例患者术后出现面神经瘫痪,经1~3个月皮质类固醇及神经营养药物保守治疗后恢复;6例患者出现严重恶心、呕吐,经静脉输液治疗后症状消失.有12例患者共18次出现短暂的血红蛋白尿,经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和平衡液后5~6 h,血红蛋白尿消失.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现因血红蛋白尿引起的肾功能损害,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联合气管切开术对于累及气道的头颈部静脉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温明哲杨西涛王德明苏立新范新东
- 关键词:无水乙醇静脉畸形气管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