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强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基于物理网络拓扑的应用层Overlay构造方法
- 2008年
- P2P网络Overlay和底层物理网络拓扑结构不匹配问题,造成大量无谓的通信开销,对网络的搜索和传输效率影响很大。在分析该问题现有几种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在安全、可控、可管理的智能节点弹性重叠网络传输模型框架下,提出基于应用层的物理网络拓扑探测技术,促使P2P应用层Overlay和底层物理网络拓扑趋于"吻合",使得主要消息量在本地或局部范围内流动,大大减轻了底层承载网络传输压力,提高了P2P系统效率。重点分析拓扑构造、维护及资源搜索算法。
- 毛军鹏马祥杰黄建华林强
- 关键词:P2POVERLAY
- 基于多源的P2P流媒体传输系统的设计被引量:6
- 2007年
- 针对实际P2P网络中存在的异构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源的P2P流媒体传输系统。
- 林强黄建华毛军鹏
- 关键词:P2P流媒体传输多描述编码
- 一种可运营的P2P媒体分发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
- 2007年
- 为适应海量媒体资源快速分发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P2P的媒体资源分发系统,并在CERNET2上进行了运营,本文描述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通过引入IP地址最长前缀匹配和网络测量技术相结合的组群划分机制以克服目前P2P系统普遍存在的绕路问题。通过引入智能节点管理、CA认证、数字版权管理,解决了传统P2P分发系统中缺乏有效管理的问题。
- 黄继海黄建华李海涛林强
- 关键词:智能节点数字版权管理
- 一种可运营的P2P网络模型的设计被引量:2
- 2007年
- P2P网络是构建于物理网络拓扑之上的一层重叠网络。针对目前P2P网络模型中缺乏安全和管理机制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P2P网络模型——基于拓扑感知的分层集中P2P网络模型。从可运营的角度出发,通过在此网络模型上引入用户认证管理和用户安全计费机制,实现了对用户网络行为的有效管理和监督。
- 林强毛军鹏黄建华
- 关键词:智能节点区域代理认证管理安全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