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明献

作品数:73 被引量:1,023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54篇农业科学
  • 16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2篇雨林
  • 40篇热带山地
  • 38篇山地雨林
  • 38篇热带山地雨林
  • 10篇土壤
  • 9篇生态系统
  • 9篇气候
  • 9篇物种
  • 8篇热带
  • 8篇热带森林
  • 6篇群落
  • 5篇植物
  • 5篇生物量
  • 5篇树种
  • 5篇气候变化
  • 5篇人工林
  • 5篇物量
  • 5篇物种多样性
  • 5篇径级
  • 4篇演替

机构

  • 71篇中国林业科学...
  • 5篇南京林业大学
  • 4篇海南尖峰岭国...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林科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云南省林业调...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中国科学院烟...
  • 1篇惠州市林业科...
  • 1篇海南省吊罗山...

作者

  • 73篇林明献
  • 65篇李意德
  • 45篇骆土寿
  • 43篇许涵
  • 42篇陈德祥
  • 19篇陈步峰
  • 18篇周璋
  • 11篇周光益
  • 10篇杨怀
  • 8篇邱坚锐
  • 7篇吴仲民
  • 6篇曾庆波
  • 4篇刘世荣
  • 4篇孙云霄
  • 4篇罗文
  • 4篇李艳朋
  • 3篇臧润国
  • 3篇莫锦华
  • 2篇毛培利
  • 2篇杜志鹄

传媒

  • 12篇林业科学研究
  • 11篇生态学报
  • 8篇植物生态学报
  • 7篇林业科学
  • 4篇生物多样性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生态科学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植物科学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学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热带林业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热带生物学报
  • 1篇林业与环境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60 ha大样地木本植物性别系统数量特征被引量:5
2019年
热带山地雨林中植物不同性别系统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如何?是否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更深入理解群落物种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本文以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60 ha大样地中胸径大于1 cm的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描述了样地内木本植物性别系统的数量特征,分析了雌雄异株植物空间分布与地形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样地内289种木本种子植物中有两性花植物176种,单性花植物113种;在单性花植物中,51种为雌雄同株, 62种为雌雄异株。单性花植物植株数占所有植株总数的36.2%;雌雄异株植物植株数占所有植株总数的21.5%,占单性花植物植株数的59.5%。在20 m×20 m样方的空间尺度,雌雄异株植物呈现聚集分布的物种共有31种。以20 m×20 m样方为分析单元,雌雄异株植物种类的性别比例与海拔、凹凸度和坡度呈弱正相关;个体相对多度仅和海拔呈弱正相关,与坡度和凹凸度无相关;而3个性别系统多样性指数与海拔、凹凸度和坡度均无显著关联。可见雌雄异株植物在海南热带山地雨林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但大部分种类种群较小,其数量分布特征与地形因素紧密相关,雌雄异株植物的存在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有较大贡献。
王颖灿林家怡许涵林明献李意德
关键词:热带雨林固定样地
达维台风对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的影响被引量:30
2008年
海南岛地处我国台风的频发地带,台风是影响海南岛热带雨林的一个重要的自然干扰因子。该文对2005年达维台风前后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天然次生林2600m2固定样地的物种组成、胸高断面积、植株数目、风倒木的影响因子、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变化及碳储量归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台风后森林内产生大量的风倒木、断枝和落叶,导致群落郁闭度减少、透光性增强,并产生大量的林窗。台风后群落的组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受损株数达514株(占总株数26.1%);其中风倒木比例较大,达206株(占总株数1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受台风影响产生的风倒木与未明显受损树木的胸径面积、树高和木材密度均无显著差异;但与树种组成有较紧密的关联,对乔木层、幼树层和下木层造成的损害存在种类上的明显差异。台风产生的损害可以分为直接性损害和间接性损害两种:1)直接性损害主要作用于乔木层,造成大径级植株严重受损;部分树种重要值降低,变成伴生种,或者次优势种和原有优势种成为共同优势种;2)间接性损害主要通过风倒木作用于幼树层和下木层,产生的倒木、断枝和落叶压倒其它植株,表现为小面积范围内的个体死亡,甚至有种类消失;部分优势种的个体数减少较多,但占该种群所有个体数目的比例较小。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略有下降,而幼树层和下木层均略有上升,但3个林层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种类消失和一些种类的个体数目减少。此次台风还造成该样地至少占台风前总生物量10.42%的生物量归还给林地,并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重大影响。
许涵李意德骆土寿林明献陈德祥莫锦华罗文黄豪
关键词:生物量变化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豆科树木对邻体树种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海南典型热带山地雨林分布区域尖峰岭60 hm^(2)大样地内豆科树种对邻体树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利用尖峰岭60 hm^(2)大样地的2012年和2018年2次调查数据,对样地内7种豆科树木的邻体非豆科树木的多度、丰富度和存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次调查期间,7种豆科树木的邻体多度和丰富度无显著变化。与非豆科树木相比,软荚红豆(Ormosia semicastrata Hance)、猴耳环(Archidendron clypearia(Jack)I.C.Nielsen)和亮叶猴耳环(A.lucidum(Benth.)Nielsen)具有较高的邻体多度和丰富度,而肥荚红豆(O.fordiana Oliv.)、木荚红豆(O.xylocarpa Chun ex L.Chen)、长脐红豆(O.blansae Drake)和薄叶猴耳环(A.utile Chun et How)具有较低的邻体多度和丰富度。软荚红豆、肥荚红豆和猴耳环具有较高的邻体树木的存活率,而长脐红豆、薄叶猴耳环、亮叶猴耳环和木荚红豆具有较低的邻体树木的存活率;7种豆科树木对邻体多度、丰富度的影响与其叶片氮含量和固氮能力无显著相关关系,但邻体距离为4 m的豆科树木邻体存活率与叶片氮含量有显著相关关系。[结论]总体上,不同豆科树木对邻体的影响不尽相同,软荚红豆更倾向于对邻体产生有利作用,薄叶猴耳环和木荚红豆对邻体产生抑制作用,而其它4种豆科树木对邻体的多度、丰富度和存活率的影响不一致。
邓方立许涵陈洁林明献李意德
关键词:热带山地雨林多度丰富度存活率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不同更新林的群落特征被引量:22
2009年
基于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皆伐后恢复41a的天然更新林和皆伐后恢复25a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的调查数据,对其物种组成、物种相似性、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植株密度和稳定性等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优势种群龄级结构分析预测群落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物种丰富度及物种多样性均以原始林最高,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天然更新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幼树层和下木层表现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天然更新林;2)天然更新林与原始林的物种相似性比其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的高,说明天然更新林恢复程度较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好;3)植株密度表现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天然更新林>原始林,与干扰程度正相关,与皆伐后恢复时间负相关;4)乔木层和下木层的群落稳定性表现为原始林>天然更新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5)优势种群发展趋势分析表明,原始林群落主要优势种群大部分表现为增长或稳定趋势,天然更新林群落上层阳性树种表现为衰退或稳定趋势,下木层的优势种则表现为增长趋势,人工促进更新林的栽培种和一些偏阳性树种表现出衰退或稳定趋势,林下一些优势度稍低的种群表现出逐渐增长趋势。因此,虽然天然更新林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所在群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其种类组成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仍处在由前期阳性树种向后期耐荫树种转变的演替进程中。
许涵李意德骆土寿林明献陈德祥莫锦华罗文洪小江蒋忠亮
关键词:热带山地雨林生物多样性稳定性
1980—2005年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区气候突变与异常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作为典型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之一,其长期的气候动态变化研究对全球变化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采用1980—2005年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天池气象站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累积距平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区气候突变和气候异常。结果表明:近26 a来,该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地温、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年积温和平均水汽压在1990年前后经历一次由低到高的突变,年平均风速在1993年经历由大到小的突变。在高强度ENSO事件发生的1998年,气温、地温均出现异常偏高,这些都表明该林区的森林气候变化正是对全球气候异常的明显响应过程。
周璋李意德林明献陈德祥许涵骆土寿
关键词:热带山地雨林气候突变气候异常
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不同演替阶段的群落结构与功能特征研究
<正>本研究以海南岛尖峰岭5个不同演替阶段的热带山地雨林为研究对象,5个群落分别为:几乎未受人为干扰的原始林(或称老龄林);天然更新次生林(41年生);种植少量乡土树种后,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次生林(23年生);皆伐前生林...
李意德骆土寿许涵陈德祥林明献
关键词:热带森林演替群落结构土壤性质
文献传递
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28
2015年
森林土壤有机碳是陆地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碳循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热带雨林土壤性质的空间异质性对于深入分析热带雨林植被分布格局与土壤的关系,促进热带雨林的保护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60 hm2大样地内采用野外布点采样、实验室测定和地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在局域范围内的空间异质性及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A(0—10 cm)、B(10—30 cm)、C(30—60 cm)3层土壤有机碳平均密度分别为2.699、2.782、2.434 kg/m2,A、B两层差异性不显著,与C层差异性显著(P<0.05);(2)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密度模型交叉验证结果表明:A层拟合的半方差函数最适模型为指数模型,B、C两层为球状模型;3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程分别为:54.2、70.9、97.2 m;块金值与基台值比值分别为:0.512、0.708、0.882,表明A、B两层属中等程度变异,C层具有较大的块金值,属于弱变异,说明在小尺度范围具有更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也说明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密度具有不同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Pe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密度之间具有不同的相关性:A层与B层及C层之间的相关性要小于B层和C层之间的相关性,说明热带雨林中土壤有机碳密度表层与下层受到不同生态过程的控制。(3)普通克里格插值及绘制的空间分布轮廓图表明:在研究尺度上A、B两层不同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一致性,空间异质性明显,呈斑块状分布;C层空间异质性较弱,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呈条带状分布;(4)地形引起的水热分配是影响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郭晓伟骆土寿李意德许涵陈德祥林明献周璋杨怀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地统计学热带山地雨林
台风和强热带风暴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的水文影响研究被引量:11
1996年
台风和强热带风暴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的水文影响研究周光益,陈步峰,曾庆波,吴仲民,李意德,林明献(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州,510520)HYDROLOGICALEFFECTSOFTYPHOONANDSEVERETROPICALSTOR...
周光益陈步峰曾庆波吴仲民李意德林明献
关键词:山地雨林台风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生物量及碳库动态被引量:22
2010年
利用从1983年以来,2块固定样地清查数据(P8302,P9201)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生物量和碳源汇大小进行估算,并探讨该森林碳源汇大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林分生物量、主要树种各组分碳含量而估算的碳密度,P8302样地在(223.95±45.92)^(254.85±48.86)MgC/ha间变动,平均为(243.35±47.64)MgC/ha;而P9201样地在(201.43±29.38)^(229.16±39.2)MgC/ha间变动,平均为(214.17±32.42)MgC/ha.林分碳源汇的年际变化较大,多年平均碳汇为(0.56±0.22)MgC·ha?1·a?1,与非洲和美洲热带森林的碳汇量((0.62±0.23)MgC·ha?1·a?1)相近,表明尖峰岭热带雨林具有一定的碳汇能力.碳源汇的大小与暴雨次数和干旱月份次数呈现二次曲线的变化趋势,暴雨次数和干旱月份次数是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碳源汇大小的两个关键影响因子.
陈德祥李意德Heping Liu许涵肖文发骆土寿周璋林明献
关键词:热带山地雨林生物量碳储量
一种收集森林凋落物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集森林凋落物的装置,包括框板和设置于框板上的用于收集凋落物的网状容器,所述的框板上安装有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状容器上端呈开口结构,所述的支撑柱上安装有固定斜柱,所述的支撑柱上设有用于驱赶动物...
杨怀刘世荣李意德刘文杰骆土寿陈德祥许涵周璋陈仁利林明献杨秋姚海荣李广建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