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清森
作品数:
9
被引量:44
H指数:5
供职机构:
蚌埠医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刘德纯
蚌埠医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8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8篇
医药卫生
主题
7篇
病理
7篇
病理学
6篇
艾滋病
6篇
病理学研究
5篇
尸检
4篇
尸体解剖
3篇
尸检材料
3篇
临床病理
3篇
临床病理学
3篇
临床病理学研...
2篇
综合征
2篇
免疫缺陷
2篇
获得性
2篇
获得性免疫
2篇
获得性免疫缺...
2篇
弓形体
2篇
弓形体病
2篇
播散
2篇
播散性
2篇
虫病
机构
8篇
蚌埠医学院
作者
9篇
林清森
9篇
刘德纯
传媒
2篇
临床与实验病...
1篇
诊断病理学杂...
1篇
中国微生态学...
1篇
中华病理学杂...
1篇
蚌埠医学院学...
1篇
中华结核和呼...
1篇
中华传染病杂...
1篇
全国狂犬病、...
年份
1篇
1997
5篇
1996
2篇
1995
1篇
1994
共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32例尸检材料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9
1997年
目的:概况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KS)病理特征,并探讨其病理学分型、来源与性质。方法:所有病例均按常规尸检及制片,光镜观察,并复习临床资料。结果:KS累及皮肤23例,呼吸系统20例,消化道17例,淋巴结12例,26例为播散性。肿瘤肉眼表现为斑块型和结节型,镜下主要由增生的血管和梭形细胞构成,并常见胶原分裂、淋巴管扩张、嗜酸性小体、炎细胞浸润、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积等特征性病变。结论:KS是一种颇具特征的病变,常同时播散至多个部位或器官,来自内皮细胞增生。诊断依据其典型的病理和临床表现。
刘德纯
林清森
关键词:
艾滋病
卡波西肉瘤
尸检
病理学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感染17例尸检材料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7
1996年
在151例艾滋病尸检材料中发现17例合并隐球菌感染,均经病理学确诊,患者男15名,女2名,平均43.6岁。12例发生脑膜炎、肺炎和淋巴结炎各7例,尚见脾(6例)、肾(5例)等器官受累。9例为播散性感染。病变为慢性肉牙肿性,其中见有隐球菌。本文描述隐球菌性脑膜炎、肺炎等临床病理学表现,并讨论其病变特征与病理诊断问题。
刘德纯
林清森
关键词:
艾滋病
隐球菌感染
尸体解剖
病理
播散性粪类圆线虫病病理学观察
1995年
播散性粪类圆线虫病病理学观察刘德纯,林清森粪类圆线虫是一种肠道线虫,其丝状蚴经皮肤和粘膜侵入人体,引起皮疹;再经小血管和淋巴管进入血循环,先在两肺寄生发育,引起支气管肺炎;再进入肠道引起肠炎。在免疫损伤或缺陷者易发生重度或播散性感染,作者在纽约Mou...
刘德纯
林清森
关键词:
线虫病
粪类圆线虫病
病理
艾滋病合并分支杆菌病34例尸检材料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5
1996年
目的通过对34例艾滋病(AIDS)合并分支杆菌病尸检材料的病理学观察,研究分支杆菌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评价其诊断方法。方法所有病例均按常规进行解剖、取材、固定、包埋、苏木素伊红染色,并用抗酸染色来鉴定分支杆菌。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系统地复习分支杆菌病患者的病理切片与档案。结果在151例AIDS尸检材料中发现34例分支杆菌病,包括20例鸟-胞复合性分支杆菌(MAI)感染、10例结核病及4例混合感染。MAI感染主要累及淋巴结(21例,占88%),其次为脾、肝、肺等,常为播散性感染,病变表现为组织细胞增生,胞浆呈泡沫状或空泡状,内含分支杆菌,形成肉芽肿性结节。结核病常累及肺(10例)及淋巴结(8例),其典型表现为干酪样坏死及结核结节形成。25例合并其它机会性感染或肿瘤。结论分支杆菌病,特别是结核病和MAI,在AIDS中比较常见,常为播散性,常累及肺和淋巴结等器官,其特殊病理表现和阳性抗酸染色反应可作为诊断依据。
刘德纯
林清森
关键词:
尸体解剖
病理学
艾滋病
艾滋病合并肺曲霉菌病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1996年
研究6例艾滋病合并肺曲霉菌病的尸检材料,以查见典型曲霉菌丝和相关病变为诊断依据。曲霉菌累及两肺者4例,限于一叶者2例,播散至肺外器官者2例。病变为侵袭性,在肺部形成微脓肿和坏死灶各2例;2例发生气管支气管阻塞;合并其他感染者5例。在艾滋病人较有特征性。描述曲霉菌形态和肺部病变,建议将本病归纳为侵袭性、变态反应性、寄生性与肉芽肿性4型,以特征性病变和某些临床检查所见为诊断线索。
刘德纯
林清森
关键词:
艾滋病
曲霉菌病
尸体解剖
肺曲霉菌病
心脏弓形虫病
刘德纯
林清森
关键词:
心脏病
弓形体病
病理解剖学
寄生虫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2
1996年
为了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病理学表现,归纳感染谱及其特征。对尸检病例按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1987年修订的AIDS定义作出诊断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各例均按常规检查并辅以特殊技术以确定病原体。结果:患者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病毒性疾病中以巨细胞病毒(51例)最多见,其次为单纯疱疹病毒。组织病理学上细菌性疾病以分支杆菌属最多见,常为播散性。真菌感染中以念珠菌病(38例)和隐球菌病(17例)最常见。卡氏肺囊虫性肺炎(83例)和脑弓形虫病(12例)是最多见的寄生虫病。感染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64例)、肺(134例)和消化道(54例)。结果证实:AIDS患者中的机会性感染常为多样性、混合性、播散性和内源性感染;常累及呼吸、消化和神经系统。临床病理诊断中应注意病原学检查。
刘德纯
林清森
关键词:
艾滋病
临床病理学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播散性弓形虫病尸检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7
1994年
报道美国纽约地区9例播散性弓形虫病尸检材料,均有脑部病变,8例累及心脏,4例累及肺脏,尚见胰腺、消化道、甲状腺、淋巴结、泌尿生殖器官等受累。其中弓形虫性脑炎9例,心肌炎4例,肺炎3例,胰腺炎2例。仅脑炎、肺炎产牛症状,经脑CT扫描、弓形虫抗体测定提示本病,并经涂片、骨髓活检和尸检证实,以查见弓形虫为依据。临床以神经精神症状和肺部感染症状为主。病变分为静止(潜伏)、组织坏死、炎症反应及增生修复四种状态,强调囊型弓形虫形态学识别的诊断意义。
刘德纯
林清森
关键词:
弓形体病
尸体解剖
病理学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被引量:3
1996年
报告51例艾滋病(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病理学表现。男43例女8例,平均38.6岁。CMV感染主要累及消化道(92.1%)、肺(78.4%)和肾上腺(54.9%),感染特征为巨细胞及核内包涵体形成,导致局部组织变性坏死和单个核细胞浸润。CMV感染常合并其它条件性病原体或卡波西肉瘤。结合文献对其病理特征及诊断进行探讨。
刘德纯
林清森
关键词:
艾滋病
巨细胞病毒
尸检
并发症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