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培锋
- 作品数:110 被引量:55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 TGF-β1血清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TGF-β1血清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TGF-β1的血清学水平,根据试剂盒给定的8个标准浓度及所测得OD值计算血清TGF-β1浓度,利用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对血清学水平浓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A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TGF-β1浓度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RA患者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RA患者组中的缓解期患者血清TGF-β1浓度明显高于急性期患者(P<0.01)。结论TGF-β1的血清水平与RA患者的发病和病情具有相关性,可能可作为RA诊治与疗效的指标之一。
- 柯培锋庄俊华李强彭玉莲王美兰庞雪云黄宪章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水平
- 统计质量控制和分析目标质量控制方法在临床化学检验中的应用
- 目的:分析比较统计质量控制方法和分析目标质量控制方法,探讨分析目标质量控制方法在临床化学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对Bio-Rad质控品21个临床化学检验项目质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Westgard等报道方法得到并比较2种...
- 黄宪章黄颖徐建华林海标万泽民郑松柏王建兵柯培锋徐宁庄俊华
- 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联合检测血清相关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抗CCP和抗RA33,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dsDNA、AKA,免疫印迹法检测ENA,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RA组96例标本来自我院风湿专科门诊已确诊患者。非RA对照组78例,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56例、干燥综合征(SS)12例、骨关节炎(OA)10例。正常对照组50例,来自体检健康的志愿者。结果:96例RA患者中ANA、ENA、dsDNA、抗CCP、抗RA33、AKA和RF的阳性率分别为35.4%(34/96)、10.8%(10/96)、0.0%、49.6%(48/96)、28.1%(27/96)、22.6%(22/96)和69.6%(67/96)。而56例SLE患者其阳性率分别为90.3%、52.3%、45.0%、7.8%、5.6%、0.0%和26.7%。12例SS中只有ANA、ENA、CCP呈阳性,分别为62.5%、20.0%、2.4%。10例OA患者无1例阳性。50例正常对照者中仅2例ANA阳性,其余指标均为阴性。抗CCP、抗RA33、AKA和RF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其他3种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可提高SLE诊断的敏感性,但特异性无明显改变。结论:抗CCP、抗RA33和AKA均是RA特异性诊断指标,但三者与RF、ENA、ANA可相互补充,选择适当的自身抗体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张健媛梁铮柯培锋李强吴长有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体敏感性
-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量血清未结合雌三醇的协作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LC/MS/MS)候选参考方法进行实验室间血清未结合雌三醇(u E3)协作研究,通过该研究进一步确认方法的性能特征(正确度和精密度),并将该方法在国内参考实验室推广,推动u E3标准化进程。方法依据ISO/WD 15725-1和GB/T 6379标准,拟定我国血清u E3协作研究方案。协作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初步试验和正式试验,共9家参考实验室参加。按要求收集5个浓度水平样品并进行均匀性评价,分发到9家参考实验室,要求每个样品每日重复测量5次,连续测量3 d。计算各实验室测量结果的偏移和精密度,用格拉布斯(Grubbs)检验和柯克伦(Cochran)检验识别离群值和离群实验室。根据合格实验室的结果计算靶值,并向离群实验室和偏出允许范围的实验室提供整改建议。结果样品均匀性评价:所有样品测量结果计算F值均小于F0.05(9,20)临界值,样品中u E3是均匀的。初步试验:Grubbs检验,1个实验室测量结果为离群值;Cochran检验,2个实验室检验结果为离群值。剔除离群值后计算靶值;2017E301为(22.08±0.24)nmol/L;2017E302为(33.46±1.67)nmol/L。2个实验室结果超出允许范围。正式试验:Grubbs检验,所有实验室测量结果均未检出离群值;Cochran检验,3个实验室数据出现离群值。剔除离群值后计算靶值,2017E303为(10.36±0.35)nmol/L,2017E304为(15.47±0.26)nmol/L,2017E305为(46.97±1.19)nmol/L;各实验室间测量结果不精密度分别为1.14%~2.21%、0.79%~1.93%、0.60%~2.09%,测量结果偏移分别为-6.18%~4.83%、-2.26%~2.39%、-4.19%~4.07%。结论通过组织开展协作研究,确认各参考实验室通过协作研究方案能够快速建立并运行u E3候选参考方法,除个别实验室外各实验室的检测性能满足预定要求(不精密度<3.0%,偏移<7.5%),进一步确认了该方法的性能和各实验室运行参考方法的能力。通过初步研究和正式研究对研究方案的各实验环节进行
- 林海标张乔轩黄小亭韩丽乔严君王建兵柯培锋庄俊华黄宪章
- 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粒细胞分化抗原表达特征被引量:1
- 2013年
- 本研究探讨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患者骨髓(bone marrow,BM)粒细胞的分化抗原(cell differentiation antigen,CD)变化。结合骨髓象、血象、血清叶酸、Vit B12含量、细胞遗传学以及有关分子生物学检查等资料,对13例MA患者骨髓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总结MA患者骨髓粒细胞相关特异性分化抗原CD13、CD33、CD15的表达及粒细胞前向散射光(forward scattering light,FSC)、侧向散射光(side scat-ter light,SSC)的信号强度变化特点并与正常人群比较。结果表明:MA患者和正常人的粒细胞表面CD13、CD15、CD33的表达率分别为(44.53±16)%、(96.16±2.67)%、(80.81±14.71)%和(62.33±11.02)%、(99.53±0.46)%、(70.00±7.81)%,其中MA粒细胞CD13、CD15表达率下降(P<0.01),CD33表达率增高(P<0.01)。MA患者和正常人的粒细胞CD13、CD15、CD33、SSC、FSC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分别是3.39±1.41、14.29±6.59、1.95±0.94、478.78±70.43、633.46±75.53和5.12±1.15、20.67±5.13、1.04±0.17、332.00±38.16、537.00±16.70,其中MA粒细胞CD13、CD15的MFI值下降(P<0.01);而FSC、SSC和CD33的MFI值增高(P<0.01和P<0.05)。结论:MA患者粒细胞不仅在形态学上表现为成熟障碍,而且其分化抗原的表达也呈现成熟障碍的特征,这对于临床上诊断MA具有一定的意义。
- 周海涛柯培锋沈文红陈苏宁王国征
- 关键词:巨幼细胞性贫血粒细胞分化抗原
- 妊娠期血清铁、铁蛋白、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水平与贫血的关系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了解妊娠期母体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与贫血的关系,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等法检测238例孕妇血清SI、SF、STfR含量和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水平。分析不同孕期血清SI、SF、STfR水平与贫血状况以及相关性。结果孕妇Hb浓度、SI、SF水平随孕周增加而下降;贫血率早孕为7.09%、中孕为20.00%、晚孕为57.1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I缺乏率早孕为2.13%、中孕为7.78%、晚孕为71.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F缺乏率早孕为2.84%、中孕为10.00%、晚孕为85.7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TfR浓度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结果提示血清SI、SF、STfR是诊断妊娠妇女铁缺乏的灵敏标志物,其联合检测对了解妊娠期妇女的贫血状况,评估胎儿的营养状况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 王淑媛柯培锋
- 关键词:妊娠期贫血血清铁铁蛋白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 IIF法检测血清抗cmDNA抗体诊断SLE价值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评价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血清中抗细胞膜DNA(cmDNA)抗体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价值。方法检索1970—2009年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词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自身抗体、细胞膜DNA,收集关于抗cmDNA抗体诊断SLE价值的相关研究文献,根据Whiting等制定的QUADAS文献质量评价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MetaDisc1.4进行异质性分析、Meta分析及绘制SROC曲线。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合计2447例,其中经金标准确认的SLE患者共824例。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辟0.0009,F=73.5%;合并敏感度为69.0%,95%CI为66.0%~72.0%;合并特异度为97.0%,95%CI为96.0%-98.0%;合并阳性似然比+LR=21.37,95%CI为12.17—37.54;合并阴性似然比-LR=0.28,95%CI为0.18~0.45;SROC曲线下面积AUC=0.9336(SE=0.0607)。结论目前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抗cmDNA抗体诊断SLE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诊断SLE的特异性指标。
- 卢妙莲李银珍王建兵柯培锋黄宪章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抗体表达模式与基础性疾病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核酸抗体表达模式与实验室检测指标及患者基础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28日至3月3日在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的95例COVID-19确诊患者,按照核酸和抗体结果的不同表达模式进行分型分组(分组1~分组7),分析比较各组患者一般资料、基础疾病病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百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抗体和核酸全阴性组(分组1)、抗体全阴性且核酸阳性组(分组2)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在所有检测指标中异常率最高,分别为62.5%(5/8)和100.0%(2/2);不同分期模式下,抗体模式相同,与核酸阴性组比较,核酸阳性组CD4^(+) T淋巴细胞(CD4^(+) T)、CD8^(+) T淋巴细胞(CD8^(+) T)、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异常率和患者危重率明显升高。在所有分期模式中,SAA、CRP异常率无多大变化,特异性不高。抗体双阳性、核酸由阴转阳组(分组7)CD4^(+) T异常率(94.44%,17/18)在所有检测指标中最高。抗体双阳性组中,无论是首次核酸检测阳性组(分组5)还是后续检测阳性组(分组7)出现危重患者的概率为核酸阴性组的2.36倍。与双抗体阳性核酸阳性组(分组6)相比,分组5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更容易进展为危重型,尤其是糖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结论 COVID-19抗体双阴性并且多次核酸检测阴性的人群,IL-6早期异常可作为COVID-19抗体核酸阴性时早期预警指标。CRP、SAA作为病情进展的监控指标特异性较低;COVID-19抗体双阳性,若CD4^(+) T降低或持续降低提示患者体内病毒处于复制状态,后续核酸可转为阳性;COVID-19抗体模式相同,核酸检出率与患者的免疫状况相关,核酸检出率越高,患者的危重程度越高,也可说明患者处于一个预后不良的状态。COVID-19抗体双�
- 李国华梁恩瑜张乔轩王云秀黄惠何敏李玲柯培锋
- 关键词:炎症指标
- Realtime实时质控结合Westgard多规则理论被引量:7
- 2012年
- 本文利用Realtime QC结合Westgard多规则分析血糖的模拟质控数据,并将其与Levey-Jennings质控图及Z-分数图进行比较分析,探讨Roche Realtime QC结合Westgard多规则在生化室内质控中的应用。Realtime QC正确显示了违反质控规则的质控点,可直观、实时分析临床生化定量项目的双水平质控数据。
- 何敏徐建华黄宪章徐宁高云龙柯培锋徐妍凌庄俊华
- 关键词:室内质控WESTGARD多规则
- 电极法与干化学法总二氧化碳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雷度ABL800血气分析仪与强生VITRO FS 5.1干化学生化分析仪总二氧化碳(TCO2)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首先对干化学生化仪进行重复性、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检测;收集不同季节总共558例患者的动脉全血和静脉血浆样本同时进行TCO2检测,并对这些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配对t检验,同时分析这些标本从采集到报告批准的周转时间。结果2台仪器测定血中TCO2的结果满足分析性能要求,2台仪器测定TCO2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检测TCO2,结果具有相关性,测定TCO2结果可以互相进行质量监控。
- 卢妙莲刘振杰柯培锋黄宪章
- 关键词:电极法干化学法总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