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耀林
- 作品数:42 被引量:478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芦荟茎组织培养及器官分化的研究被引量:24
- 1990年
- 以芦荟(Aloe vera)茎切段为材料,接种于 MS 加不同植物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上,成功地经愈伤组织至球状体至不定芽途径形成大量再生植株。在各种细胞分裂素的应用中,玉米素(Zt)效果最好,激动素(Kt)次之。生长素 NAA 与玉米素及激动素配合使用,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球状体的发生有明显增效作用,其最适宜的培养基组成为 MS+Zt2ppm+NAA0.5ppm。通过扫描电镜及组织细胞学观察表明,球状体起源于愈伤组织表面,它为一顶端凹陷,具较强分生潜力的细胞团。在其顶端先经两次鳞片原基分化以后,于鳞片原基之间再形成不定芽原基,最后分化出不定芽及发育成小植株。球状体可以看作为具有形成不定芽能力的繁殖单位。
- 桂耀林徐廷玉顾淑荣刘淑琼张昭孙国栋张琪
- 关键词:芦荟器官分化
- 点叶绵枣叶片培养及器官分化的研究
- 1989年
- 点叶绵枣叶外植体培养于MS+6-BA 1 PPm+IBA 0.5 ppm培养基中,一月后不定芽仅从近轴面的叶表面产生。组织学的观察表明,不定芽起源于表皮细胞。
- 徐廷玉桂耀林顾淑荣刘淑琼
- 关键词:器官发生
- 三七胚培养中的胚胎发生被引量:4
- 1989年
- 三七成熟胚培养于MS+1 mg/l IAA或NAA或2,4-D的培养基上。二月后,在MS+1mg/l IAA或NAA的培养基上由外植体可诱导产生胚状体,但在含2,4-D的培养基上只产生愈伤组织而无器官分化。胚状体转入MS+GA_3 1mg/l+IAA0.5 mg/l培养基上可发育成具胚根、根芽的小植株。
- 张琪佟曦然张昭孙国栋桂耀林徐廷玉
- 关键词:胚培养胚胎发生
- 白杄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植株再生被引量:63
- 1997年
- 白杄(Picea meyeri Rehd.et Wils.)的成熟胚在4~6℃低温下保存1个月后,接种于改良LP+2mg/L 2,4-D+1mg/L 6-BA的培养基上,黑暗条件下培养1个月便可产生白色半透明的胚性愈伤组织。整体染色封片观察表明,胚性愈伤组织由很多很长的胚柄细胞及其顶端的胚细胞团组成,这种愈伤组织培养物称为胚性胚柄团。胚性胚柄团在MS+1mg/L 2,4-D+1mg/L KT的继代培养基上黑暗条件下可保持旺盛的增殖能力和分化潜力。当胚性胚柄团转到MS+5mg/L ABA+5mg/L AgNO_3的分化培养基上,1个月后可产生大量正常的体细胞胚。体细胞胚成熟以后转到含0.5%活性炭的无激素1/2MS基本培养基上约40d后可长出1.5~2.5cm的根,约60d后可长出真叶。光、ABA、蔗糖及AgNO_3浓度是影响体细胞胚发生的主要因素。
- 杨金玲桂耀林杨映根丁群星郭仲琛
- 关键词:云杉体细胞胚胎发生植株再生
- 农杆菌介导的针叶树基因工程被引量:5
- 1996年
- 农杆菌介导的针叶树基因工程唐巍,郭仲琛,桂耀林(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44)与传统的杂交育种相比,针叶树基因工程为在更短的时间内将具有特殊性状的基因引入有重要价值的森林树种提供了机会。基因工程在许多农作物中已获得成功.可是,这些方法在森林...
- 唐巍郭仲琛桂耀林
- 关键词:针叶树基因工程农杆菌
- 白杄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细胞组织学和淀粉积累动态的研究被引量:30
- 1998年
- 以白木千(PiceameyeriRehd.etWils.)的成熟种胚为外植体,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整体染色封片和组织切片的观察结果表明,白木千体细胞胚起源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单个细胞。胚性细胞经过一次不均等分裂产生两个细胞,即胚细胞和胚柄细胞。然后依次经过胚性胚柄团、球形胚、心形胚及鱼雷形胚阶段,最后发育成具有子叶的成熟胚。通过PAS反应研究后发现,在体细胞胚发育过程中,淀粉粒在胚性胚柄团时期开始积累,至心形胚时期达到积累高峰,且淀粉粒的分布主要集中于胚柄细胞、分裂旺盛的胚细胞、器官原基及其附近细胞。据此结果推测淀粉的消长与体细胞胚发生的能量供应有关。
- 杨金玲桂耀林郭仲琛
- 关键词:体细胞胚胎发生细胞组织学淀粉粒
- 中华猕猴桃胚乳植株后代的观察被引量:9
- 1990年
- 对438株定植的中华猕猴桃胚乳培.养的试管苗,经四年的田间观察,并进行连续二年结果分析。与对照的母株相比,胚乳植株在株形、叶片大小、果实形态及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上都有较大的变化。同时还发现,由同一块愈伤组织诱导的胚乳试管苗后代中也有雌、雄性别的分化。胚乳植株后代的多样性,可为中华猕猴桃的选种及品种繁育提供丰富的材料。
- 洪树荣黄仁煌武显维柯善强桂耀林徐廷玉顾淑荣
- 关键词:中华猕猴桃
-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研究
- 以普通品种“九叶茄”为试验材料,取花蕾置于冰箱中经48小时低温处理,其温度为5 -8℃。然后将花粉处于单核中期或中晚期的花药先进行4天预培养。花药预培养基为MS
- 顾淑荣桂耀林刘淑琼徐廷玉
- 关键词:再生植株愈伤组织游离小孢子培养
- 文献传递
- 白木千胚性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培养中的分化能力及染色体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4
- 2000年
- 白木千(Picea m eyeri Rehd.et Wils.)的胚性愈伤组织在MS+ 2,4-D 1 m g/L+ KT 1m g/L的培养基上继代3 年,增殖能力和分化潜力仍保持在原来的水平,没有明显降低的趋势。但随着继代时间的增长,胚性愈伤组织内有些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无规律的变化,而再生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比较稳定(2n= 28)。
- 杨金玲桂耀林郭仲琛
- 关键词:胚性愈伤组织染色体变异继代培养
- 甜菜叶柄脱分化过程中无丝分裂现象的观察被引量:2
- 1989年
- 无丝分裂现象在脱分化再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已深受重视,为此,我们把甜菜(Beta vulgaris)叶柄培养过程中所发现的无丝分裂现象作一报道,以供参考。
- 石建明桂耀林朱至清
- 关键词:脱分化VULGARIS子细胞子核单细胞培养核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