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胃炎
  • 3篇肝癌
  • 2篇预后
  • 2篇栓塞
  • 2篇溃疡
  • 2篇肝硬化
  • 2篇病因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结石
  • 1篇胆石
  • 1篇胆石症
  • 1篇电图
  • 1篇血浆
  • 1篇血浆胃动素
  • 1篇胰胆管
  • 1篇胰胆管造影
  • 1篇乙型
  • 1篇溢奶

机构

  • 9篇新疆医学院第...
  • 3篇新疆医学院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10篇桂郁馥
  • 4篇王志凤
  • 2篇唐勇
  • 2篇刘春明
  • 2篇任伟新
  • 1篇牛春燕
  • 1篇方昆豪
  • 1篇孙承琦
  • 1篇王旻
  • 1篇李继珩
  • 1篇谢会忠
  • 1篇汪师贞
  • 1篇邹振伟

传媒

  • 2篇新疆医学
  • 2篇新疆医学院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医学会消...

年份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87
  • 1篇198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子摄像胃镜的临床应用
桂郁馥黎玉秀代永兼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溃疡食管肿瘤胃炎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25例病因分析
1994年
自1979年1月至1992年1月,我科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作急诊内窥镜检查共125例,现总结如下。病例资料一、一般资料:125例患者年龄均为60岁以上,其中60~69岁者95例(占76%),70~79岁者26例,80岁以上者4例。男性84例,女性41例,男女之比为2.05:1。发病季节以秋冬季为多。
刘春明王志凤桂郁馥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老年人
影响肝癌动脉灌注药物和栓塞治疗预后的因素分析被引量:7
1998年
旨在分析行肝动脉灌注药物(TAI)和栓塞(TA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的预后因素,对适应证再评价,并提出一种科学简便的预测预后的方法。分别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对92例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分析。其中行单纯灌注药物(TAI)者27人;碘化油化疗栓塞(LpTACE)者19人;碘化油加明胶海绵化疗栓塞(LpGsTACE)者46人。结果:单因素分析从19个变量中得出肿瘤类型、包膜、门脉瘤栓、Childs分级、Okudas分期、治疗方式6个因素是影响TAI和TAE治疗预后的显著因素。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有Okudas分期和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的重要因素。根据Cox最终模型方程,得到预后指数:PI=0.0013×Okudas分期-0.2496×治疗方式,当病人PI<-0.5为预后良好,PI>-0.5为预后差。结论:肝癌体积过大,无包膜,合并有门脉瘤栓,肝功能明显减损,进行TAI或TAE时要慎重。通过评价病人Okudas分期,结合治疗方式计算预后指数(PI),可以预测预后,试用于临床,起到选择病例。
唐勇任伟新黎玉秀桂郁馥桂郁馥王志凤
关键词:肝肿瘤预后栓塞治疗
幽门弯曲菌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1991年
本文对351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做纤维胃镜检查并采取胃粘膜和球部粘膜进行活组织培养、组织涂片Gram染色、尿素酶试验、切片Warthin—starry染色,病理组织学检查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幽门弯曲茵(Cp)的检出率在消化性溃疡为70.5%(91/129),慢性胃炎为64.8%(204/315),并且Cp的检出率与慢性胃炎的活动性和炎症程度有关系。维吾尔族患者Cp检出率为77.1%(37/48),汉族为60.4%(183/303),统计学分析,维吾尔族组的Cp检出率高于汉族组(P<0.05)。研究表明,Cp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关系,Cp可能为其病因之一。
谢会忠汪师贞桂郁馥黎玉秀
关键词:幽门弯曲菌胃炎消化性溃疡
影响肝癌动脉灌注药物和栓塞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被引量:4
1997年
为了分析影响肝癌动脉灌注药物和栓塞治疗效果的因素,作者采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方法对92例做肝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患者的19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有无包膜、Okuda分期、治疗方式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因素。作者认为做肝癌动脉灌注药物和栓塞治疗,应了解肿瘤包膜、临床分期情况,给予适当治疗。
唐勇任伟新黎玉秀桂郁馥
关键词:肝脏肿瘤预后栓塞疗法
胃优乐对各型胃炎的疗效观察
1996年
用雏羊第四胃研制的助消化生化药物胃优乐对各型胃炎总疗效84.6%。对成人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及残胃胃炎的有效率分别为87.0%、86.9%及83.3%,对缓解上腹不适和上腹胀满及改善食欲不振均有良好效果。本品对哺乳期婴幼儿溢奶、呕吐、食欲不振及非感染性腹泻等消化不良性疾患的有效率93.9%。
李继珩孙承琦邹振伟王旻桂郁馥
关键词:胃炎食欲不振溢奶疗效观察
肝硬化并发胆石症
1994年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病。肝硬化患者并发胆石症的比例远较非肝硬化者为高。60年代欧美学者已注意到肝硬化病人尸体解剖中胆石症发现率较高(14.8%~30%),而在非肝硬化的尸体解剖病例中发现胆石症者仅6.1%。我国叶德珍等报道,肝硬化患者并发胆石症的发生率为12.9%。
王志凤刘春明桂郁馥
关键词:肝硬变胆结石并发症
肝硬化、肝癌患者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
1996年
对41例肝硬化病人,40例肝癌病人及41例非肝炎、非肝硬化及非肝癌病人(对照组)进行血清乙肝 5项(HBsAg、抗 HBs、抗 HBc、HBeAg、抗 HBe)、血清抗HCV及血清 HCV RNA检测.结果:肝硬化组、肝癌组和对照组乙肝 5项检出率分别为:92.7%、95.0%和 31.7%;抗HCV检出率分别为 31.7%、12.5%和 9.7%;HCV RNA检出率分别为:36.6%、27.5%和 14.6%.通过比较分析认为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可能与HBV感染密切相关,与HCV感染可能也有关,但HCV病因意义不如HBV显著.
唐勇黎玉秀桂郁馥
关键词:肝硬化HBVHCV
功能性消化不良血浆胃动素及体表胃电图临床研究
1998年
目的研究血浆胃动素浓度及体表胃电图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并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30例病例组按国际诊断标准选择[1],并分为动力障碍样型、溃疡样型、反流样型及复合型.对所有受检者空腹、餐后血浆胃动素浓度及同步体表胃电图进行综合分析,并对10例动力障碍样型患者服用促动力药后随访.结果①对30例FD患者分型,动力障碍样型患者空腹血浆MT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30例FD患者空腹、餐后胃电节律紊乱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其餐后胃电振幅较空腹时无明显增加且仍低于对照组(P<0.01).
牛春燕桂郁馥王志凤
关键词:胃电图描记
分离胰腺一例报告
1983年
分离胰腺(Pancreas divisum)是胰腺原基融合障碍所致的先天异常,国内未见报道,我们在170例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有胰管像的140例中发现一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方昆豪洪润寰钮丽英桂郁馥李坤发张梅斋
关键词:X线诊断胰胆管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