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蓉
- 作品数:51 被引量:45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梦:没有乙型肝炎的未来被引量:2
- 2017年
- HBV感染是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阻断HBV母婴传播是消灭病毒性肝炎对我国人群危害的主要手段之一。最新研究结果证实了妊娠晚期使用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可进一步减少HBV母婴传播。同时,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于2015年7月25日启动了"乙型肝炎母婴零传播工程"("小贝壳"项目),旨在通过移动医疗工具对乙型肝炎孕妇进行规范化管理,以达到进一步减少甚至消除HBV母婴传播的目的。目前我国抗击乙型肝炎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信随着这项最新研究的发现以及"小贝壳"项目的启动,终将会实现没有乙型肝炎的未来。
- 樊蓉尹雪如侯金林刘志华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现状及展望被引量:6
- 2016年
- 慢性乙型肝炎是影响我国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包括两大类:IFN以及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尽管现有药物已经可使大部分患者实现持续的HBV抑制,但仍有大部分患者无法实现免疫控制和功能性治愈。未来,随着新靶点药物研发的进展,相信人类在不久的将来,会像战胜HCV一样,战胜HBV。
- 樊蓉孙剑侯金林
- 关键词:抗病毒药
- 《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管理共识:2012年更新版》解读:治疗策略、耐药处理和无创肝纤维化评估被引量:4
- 2012年
- 2012年2月18日,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在台湾召开的亚太肝脏病年会上发布了备受关注的《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管理共识:2012年更新版》(以下简称2012年共识)[1],这是自2000年发布第一版共识以来,历经2003、2005和2008年3次更新和修订,时隔4年第5次发布修订的共识意见。2012年共识紧密结合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医疗现状。
- 樊蓉梁携儿孙剑侯金林
- 慢性乙型肝炎的个体化治疗策略被引量:6
- 2012年
- 近年,由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新近更新的中国和国际主要CHB治疗指南进一步明确强调CHB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病毒复制,从而延缓肝脏疾病的进展,减少肝硬化、肝细胞癌或肝衰竭的发生。目前主要有两类CHB抗病毒治疗策略:
- 樊蓉侯金林孙剑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个体化治疗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CHB肝脏疾病
- 阿德福韦酯和替比夫定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肾脏功能影响的比较被引量:42
- 2012年
-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ADV)及替比夫定(L-DT)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ADV(n=46)及L-DT(n=55)单药治疗的101名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比较治疗52周的血清肌酐(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基线的变化情况及eGFR≥90 ml.min-.11.73 m-2患者的比例。结果 52周时,ADV和L-DT组患者CR较基线变化平均值分别为+0.05和-0.12 mg/dl(ADV vs L-DT,P=0.000),未观察到CR较基线升高>0.50 mg/dl患者;eGFR较基线变化中位数分别为-4.09和+18.32 ml.min-.11.73 m-(2ADV vs L-DT,P=0.000);基线肾功能轻度受损(eGFR<90 ml.min-.11.73 m-2)的患者中,ADV组有37.50%(3/8)在52周时上升至大于90 ml.min-1.1.73 m-2,L-DT组有92.31%(12/13)上升至大于90 ml.min-.11.73 m-2;ADV组eGFR≥90 ml.min-.11.73 m-2患者比例由基线的82.61%降至52周的78.26%,而L-DT组eGFR≥90 ml.min-1.1.73 m-2患者比例由基线的76.36%升至52周的94.55%;两组不同eGFR水平患者的构成比在基线时无统计学差异(P=0.443),52周时有统计学差异(P=0.015)。结论 L-DT抗病毒治疗对于肾脏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具体机制不明,需要进一步研究。
- 李小溪钟春秀杨淑玲樊蓉彭劼郭亚兵孙剑侯金林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阿德福韦酯
- 肝癌早诊代谢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第二大恶性肿瘤致死病因,肝细胞癌(HCC)是其主要类型。诊断HCC时的疾病分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治疗的疗效。由于我国尚未在肝癌高危人群中普及肝癌早筛工作,且受限于当前肝癌早诊手段,我国肝癌早诊率不足30%。近年来,代谢组学逐渐兴起,在HCC的发生机制、早期预防和诊断、药物治疗靶点等多个领域的研究都取得新进展,同时发掘出众多具有优良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血清代谢物指标,弥补了传统血清学指标的不足,助力HCC的早筛早诊。现总结近5年HCC血清代谢组学标志物研究,探讨代谢组学在HCC的早期预测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应用前景。
- 廖星美赵思如戴文聪樊蓉
- 关键词:肝细胞癌代谢组学血清标志物
- 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的早期预警和精准筛查被引量:17
- 2022年
- 对我国慢性肝病人群开展规范筛查,实现肝癌危险人群精准分层与规范管理,并通过有效技术手段早期预警肝癌,是提升我国肝癌早期诊断率的有效方法。临床实践中可以利用aMAP等肝癌风险评分模型对慢性肝病人群进行风险初筛,识别罹患肝癌中、高危人群,通过新型血清标志物进一步鉴定出肝癌极高危人群,并应用影像学技术早诊筛查。通过分层富集,不断探索、完善肝癌早筛早诊“金字塔”筛查管理模式,以最终实现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率并降低肝癌相关病死率的目标。
- 郝新樊蓉侯金林
- 肝硬化结节的良恶性质预测装置、方法、设备及介质
- 本发明涉及生物信息学技术领域,公开了肝硬化结节的良恶性质预测装置、方法、设备及介质,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图像和临床信息;图像勾画模块用于对第一图像进行感兴趣区域勾画得到第二图像;特征提取模块用于从第二图像中...
- 侯金林樊蓉郭良旭戴文聪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短期自发波动分析
- 2012年
- 目的通过监测未抗病毒治疗的处于免疫清除期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 DNA载量,评价其HBV DNA短期自发波动情况及影响其波动的相关因素。方法入选123例ALT>2×ULN的未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收集首次就诊的HBV DNA定量(罗氏COBAS)、HBsAg定量、ALT、AST结果,第二次就诊(间隔4周以内)的HBV DNA定量结果;对于首次就诊4周内行肝脏穿刺的受试者评价其肝组织学结果(Knodell坏死炎症评分和Ishak组织纤维化评分)。结果 93例(75.6%)受试者HBV DNA波动≤0.5 Log IU/ml,30例(24.4%)受试者HBV DNA波动>0.5 Log IU/ml。应用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HBV DNA的波动程度与Knodell坏死炎症评分及HBV DNA载量相关。Knodell坏死炎症评分≥10的患者其发生HBV DNA显著波动的概率显著高于Knodell坏死炎症评分<10的患者(50.0%vs 18.3%,P=0.042);HBV DNA载量<7 LogIU/ml的患者,其发生HBV DNA显著波动的概率显著高于HBV DNA载量≥7 Log IU/ml的患者(42.9%vs 20.6%,P=0.030)。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免疫清除期,其HBV DNA在短期内存在波动,其中约25%的受试者的HBV DNA波动在0.5 LogIU/ml以上;HBV DNA波动的程度与肝脏炎症程度以及HBV DNA载量相关。
- 樊蓉尹军花杨淑玲李小溪余高扬孙剑侯金林
-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载量
- 乙肝临床治愈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预测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肝临床治愈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预测方法及装置。模型构建方法包括:获取样本预测对象的样本特征信息,该样本特征信息包括按照随访时序记录的样本预测对象的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信息;将样本预测对象分为临床治愈组与...
- 侯金林樊蓉赵思如梁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