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强

作品数:2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三角洲
  • 1篇三角洲沉积
  • 1篇三角洲沉积体...
  • 1篇中生界
  • 1篇沉积体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解习农
  • 2篇武强
  • 1篇杜学斌
  • 1篇刘晓峰
  • 1篇王锋
  • 1篇姜涛

传媒

  • 1篇海洋地质动态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济阳坳陷沾车地区中生界沉积体系被引量:15
2007年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济阳坳陷中生界油气藏日益受到重视。针对济阳坳陷沾车地区中生界缺乏详细地质分层和沉积体系研究、勘探开发受到地震资料解释和层位对比严重限制的实际问题,以该区近130口钻录井、测井层序、古生物和三维地震等资料为基础,采用沉积体系分析方法,将其中生界划分为下—中侏罗统坊子组、中侏罗统三台组、上侏罗统蒙阴组和下白垩统西洼组4个层位;建立了沾车地区中生代地层充填系列,并识别出主要发育的河流沉积体系(包括曲流河和辫状河)、冲积扇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体系,系统研究了各沉积体系的类型、特点、分布和空间演化。
王锋解习农刘晓峰杜学斌武强
关键词:中生界三角洲沉积体系
陆架边缘三角洲的研究现状及其意义被引量:14
2005年
陆架边缘三角洲主要发育于陆架和陆坡之间,由物源越过陆架坡折快速在陆坡堆积而形成,物源因素是其生长进积的主要因素。由于陆架边缘三角洲在陆架边缘附近具有最大的沉降速率因而使得其在平面主要呈弓形或新月形状,纵向剖面上向海和向陆各出现一个楔形斜坡体。加强对陆架边缘三角洲的研究,对于寻找深海陆坡低位扇,进而寻找有利油层储集体具有重要意义。
武强解习农姜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