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娅红
-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PTCD加胆道腔内放射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20例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胆道腔内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疗效。方法:MOJ 20例在进行胆道内支架放置后接受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结果:20例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从治疗前131.0±79.4μmol/L降为56.1±38.9μmol/L。复发时间为3~20个月,平均为7.5个月,较单纯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胆道支架置放组延长。结论:利用支架置放的通道进行后装放射治疗可以抑制局部肿瘤生长,延缓支架堵塞的时间从而增加支架放置的疗效。
- 王高仁鞠永健丁文彬金杰汤娅红
- 关键词:恶性阻塞性黄疸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胆管内支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 放疗前后荷瘤小鼠及肿瘤患者的体重变化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及荷瘤小鼠放疗前后的体重变化。方法对63例肿瘤患者放疗前后的体重分别进行测量并与治疗疗程中位数时间间隔内的23例健康志愿者体重变化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另将45只成功接种人乳腺癌细胞SK-BR-3的裸鼠分为肿瘤部位接受照射及不照射的两组,分别在照射开始前和结束后进行体重测量并对体重变化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照射组小鼠体重变轻,而未照射组小鼠体重增加,两组小鼠体重变化各自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小鼠的体重变化也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63例肿瘤患者及其中的鼻咽癌、食道癌及肺癌共四组患者平均体重都是减轻的但只有鼻咽癌、肺癌患者的体重减轻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同一时间间隔内正常人的体重是保持的。四组患者中,除食道癌患者外,其余三组患者与正常人的体重变化数据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可能会体重减轻,应密切关注此变化对治疗的影响。
- 吴迪军鞠永健宁莉燕吴宏王高仁高璇汤娅红
- 关键词:放射疗法肿瘤体重
- 加速器治疗床对不同角度射野吸收剂量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8年
- 全面考虑吸收剂量的影响因素使肿瘤获得准确的处方剂量是保证放射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除了真空垫等体位固定装置对吸收剂量有影响外,治疗床也会影响肿瘤部位吸收剂量。而且射野角度不同则通过治疗床的厚度和部位不同,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即治疗床透射因子不能简单地归为某一固定值而应与射野角度有关。
- 鞠永健陈美华汤娅红徐澄王高仁吴迪军
- 关键词:治疗床射野加速器肿瘤部位处方剂量
- 7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不同呼吸时相的靶区参数差异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胸腹部肿瘤精确放疗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准确性的因素,其中呼吸运动会造成靶区及剂量误差,从而影响精确放疗效果。本研究对70例胸腹部恶性肿瘤患者靶区参数受呼吸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 鞠永健杨铁明王高仁吴迪军汤娅红张树清崔海燕
- 关键词:恶性肿瘤患者胸腹部肿瘤呼吸时相靶区精确放疗
- 分次剂量可变方案照射SK-BR-3荷瘤小鼠的实验研究
- 2008年
- 目的用人乳腺癌SK-BR-3荷瘤小鼠研究分次剂量可变(VFS)照射方案的效果。方法用6组荷瘤鼠进行实验,其中4组用VFS方案照射,1组用等分次剂量(CFS)方案照射,1组不照射作为肿瘤对照组,分别观察各组小鼠的肿瘤体积变化及存活天数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各照射组的平均存活天数(ASP)均比肿瘤对照组的ASP(25.14d±0.69d)有所延长且有统计学意义。4个VFS方案照射组的ASP都比CFS方案组的ASP(30.80d±6.57d)有所延长,说明VFS方案的照射效果要略好于CFS方案,但统计学处理结果未见差异的显著性。在VFS方案中,剂量递减方案组所获得的荷瘤鼠ASP均略高于其对应的剂量递增方案组,说明剂量递减方案要略好于剂量递增方案,但同样统计学处理结果未见差异的显著性;所有组别荷瘤小鼠的平均体积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其中肿瘤对照组体积增加速度最快。结论照射剂量相同时,与CFS方案相比,VFS方案,尤其是分次剂量递减方案能延长小鼠生存期,因此该类照射方案可以应用于临床以提高治疗效果。
- 鞠永健汤娅红王旭刘春徐澄高璇杨铁明汪红
- 关键词:分次剂量肿瘤
- 腹部肿瘤患者不同呼吸时相的三维重建轮廓及靶区比较
- 2007年
- 目的:探讨腹部肿瘤患者不同呼吸时相CT扫描图像的三维重建轮廓及勾画靶区的差异。方法:在同一定位条件下,对13例腹部肿瘤患者分别进行平静呼吸状态下吸气完毕屏气及呼气完毕屏气时的CT扫描。将获得的2个呼吸时相的图像分别用治疗计划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并由同一放疗科医师进行靶区勾画以比较两者间的轮廓差异、靶区体积差异并在假设采用相同角度射野照射的情况下比较准直器开口大小。结果:同一患者不同呼吸时相的三维重建轮廓存在差异。其中靶区除在三维方向上发生位移外,其体积也发生了变化。13例患者两个呼吸时相的靶区体积差异幅度在1.23%~22.3%之间,平均为(8.09±5.86)%。采用相同角度射野照射时,计划系统自动确定的准直器开口大小平均差异幅度为准直器A方向(jawA)(6.43±8.56)%,准直器B方向(jawB)(13.44±17.76)%。结论:呼吸运动导致的组织轮廓及靶区变化确实存在并且会影响到治疗计划设计,因此放射治疗中必须考虑呼吸运动的影响以提高疗效。
- 鞠永健吴迪军张树清王高仁汤娅红徐澄
- 关键词:腹部肿瘤靶区呼吸时相
- 放疗中呼吸引起的组织深度波动对吸收剂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研究放疗中呼吸引起的组织深度波动对吸收剂量的影响。方法在不同能量、组织深度波动幅度、呼吸频率及平均测量深度时,分别用研制的能模拟组织深度波动的辐射剂量测量水箱进行测量,以获得“组织深度波动因子”(Fdw)进行比较。结果组织深度波动确实对实际吸收剂量有影响,而且组织深度波动幅度、呼吸频率及射线能量越大,Fdw值越小,即对吸收剂量的影响越大,而Fdw与平均测量深度无关。结论放疗中必须根据患者的呼吸频率、所用射线类型及呼吸引起的组织深度波动幅度用Fdw对肿瘤或组织的实际吸收剂量进行修正,以提高疗效。
- 鞠永健王高仁缪旭东张良安张金波汤娅红徐澄
- 关键词:水箱
- 呼吸运动对胸部肿瘤靶区参数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放射治疗中局部控制率是肿瘤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提高局部控制率有望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放疗实施过程中,呼吸运动会造成靶区的位置及体积变化,从而降低预期的局部控制概率,并影响精确放疗效果。本研究对44例胸部恶性肿瘤患者不同呼吸时相的靶区参数差异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 鞠永健杨铁明王高仁吴迪军汤娅红
- 关键词:肿瘤靶区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局部控制率影响因素肿瘤预后
- 前列腺癌患者调强放疗计划中不同算法计算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患者调强放疗计划设计时PBC和AAA算法计算得到的剂量学参数差异。方法对13例术后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时,分别用Eclipse Version 8.10治疗计划系统提供的PBC和AAA算法进行剂量计算并用二维电离室矩阵进行验证测量,比较两种算法获得的HI、CI、PTVDP、PTVmean、直肠和膀胱V50等参数差异,并将二维电离室矩阵测量的剂量分布与两种算法的计算结果分别进行比较获得γ通过率、单次照射时的DDmax及DDmean等参数差异。结果两种算法得到的靶区HI、CI、PTVDP、PTVmean平均相差分别为0.003、0.004、2.2%、10 cGy,直肠和膀胱V50值平均差异分别为0.3%和1.3%。γ通过率、DDmax及DDmean平均差异分别为0.9%、1.2%(2.4 cGy)和0.85%(1.7 cGy)。两种算法所获得的剂量学参数差异不大。结论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时,PBC和AAA两种算法均可使用。
- 鞠永健王高仁曹丽媛李克新吴迪军汤娅红
- 关键词:前列腺癌放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