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昊

作品数:64 被引量:342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6篇吸虫
  • 54篇血吸虫
  • 53篇血吸虫病
  • 53篇吸虫病
  • 53篇虫病
  • 11篇疫情
  • 11篇日本血吸虫
  • 9篇钉螺
  • 9篇日本血吸虫病
  • 8篇抗原
  • 7篇血吸虫病防治
  • 7篇循环抗原
  • 7篇疫情分析
  • 7篇急性血吸虫病
  • 6篇血吸虫感染
  • 6篇吸虫感染
  • 4篇单克隆
  • 4篇单克隆抗体
  • 4篇疫区
  • 4篇抗体

机构

  • 64篇安徽省血吸虫...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江苏省血吸虫...
  • 3篇湖南省血吸虫...
  • 3篇安徽省贵池市...
  • 2篇湖北省疾病预...
  • 2篇四川省疾病预...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安徽省卫生防...
  • 2篇安徽省枞阳县...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云南省地方病...
  • 1篇池州市贵池区...
  • 1篇安徽省桐城市...
  • 1篇安徽省当涂县...

作者

  • 64篇汪昊
  • 35篇张世清
  • 34篇汪天平
  • 31篇何家昶
  • 29篇高风华
  • 28篇张功华
  • 16篇季虹
  • 16篇王勇
  • 12篇尹晓梅
  • 10篇王之怀
  • 10篇刘晓明
  • 10篇许晓娟
  • 9篇吴维铎
  • 8篇李婷婷
  • 8篇胡万富
  • 7篇虞贝贝
  • 7篇丁宋军
  • 7篇代波
  • 6篇杨卫平
  • 6篇汪奇志

传媒

  • 32篇热带病与寄生...
  • 19篇中国血吸虫病...
  • 5篇实用寄生虫病...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年份

  • 5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0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洪涝灾害年人群血吸虫感染规律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索洪涝灾害年不同时段人群血吸虫感染规律。方法 于感染季节前、汛前期、洪水期、退水期分别采用kato-katz法和集卵孵化法 ,检查人群血吸虫感染情况 ,计算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和感染度。结果 汛前期、洪水期、退水期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 0 5 7% ,0 70 % ,4 4 3% ,退水期人群感染率显著高于汛前期 (χ2 =2 6 94 ,P<0 0 1)和洪水期 (χ2 =2 7 80 ,P <0 0 1)。结论 洪涝灾害年份退水期是江滩型流行区人群血吸虫感染的主要阶段 。
张世清倪传华陈金生吕大兵王晓可汪昊汪奇志吴维铎方国仁郑江
关键词:江滩洪涝灾害血吸虫
2016年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报告并分析2016年全省血吸虫病疫情状况与近年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004年以来,特别是2016年的全省血吸虫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有9个市、51个县(市、区)流行血吸虫病,其中28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16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7个达到消除标准。2016年全省共有47个流行县(市、区)遭受洪涝灾害,受灾的流行村数和流行区人口数分别为1 393个和316.6万人,疫区约有15万人接触了疫水。2016年,全省共血检183.6万人,发现阳性23 245人,共粪检24.4万人,未发现阳性病例;全省现有病人数为6 780人,其中推算慢性病人1 119例、晚期血吸虫病5 661例,人群平均感染率为0.095%;全省流行村牛存栏26 991头,共检查15 899头,未发现病牛。2016年,全省共调查钉螺141 713 hm^2,查出钉螺面积25 042 hm^2,其中新发现钉螺1 288 hm^2、复现钉螺1 375 h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共新查出15个有螺无病的流行村;全省累计药物灭螺面积11 415 hm^2,消灭钉螺面积3 275 hm^2,年底尚有钉螺面积26 531 hm^2。2004~2016年,全省人群和牛的平均感染率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并分别下降了88.6%和100%,有螺面积在2.65~3.10亿m^2徘徊波动并有小幅下降,已连续4年未发现急性血吸虫病例和感染性钉螺。结论全省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下降,但由于2016年的特大洪涝灾害,局部地区仍然存在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乃至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仍需要加大防治及监测工作的力度。
高风华张世清汪天平何家昶许晓娟李婷婷张功华汪昊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
介绍一种扁形动物神经系统标本制作方法被引量:1
1994年
介绍一种扁形动物神经系统标本制作方法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定位方法,为扁形动物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作者近年来尝试应用全虫标本进行ACHE组织化学定位,对华支睾吸虫和并殖科几种吸虫的实验结果均显示,此方法简...
王勇汪昊
关键词:标本制作扁形动物神经系统
贵池市流坡观测点1997年血吸虫病疫情
1999年
贵池流坡村按照全国统一观测方案要求,实施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观测8年,1997年度工作已全部完成,现将观测结果报告如下。观测内容与方法一、基本情况对当年人文、地理等情况进行调查并与上年对比分析。二、居民感染情况九月上旬对试区内3~65岁居民采用 Kato-Katz 法一片两孔进行查病,阳性作虫卵计数。三、家畜感染情况与居民查病同时,由畜牧血防站对试区耕牛采用孵化法查病,统计结果。四、螺情调查分别于4月上旬和9月下旬对试区有螺环境分单元设框20×20m 进行查螺,并详细记录查螺结果。
王明胜汪昊
关键词:血吸虫病感染率阳性率孵化法
安徽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终期评估报告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评价安徽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任务完成情况和终期效果。方法按照《安徽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对全省9个市51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的中长期规划目标实现情况、任务完成情况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所有资料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和纵向比较以评价效果。结果 2004~2015年,全省各血防相关部门均完成或超额完成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项目任务:农业血防完成水改旱34.6万亩,养鱼灭螺7 261.9 hm^2,家畜圈养1 868 018头,封洲禁牧93 937.5 hm^2,淘汰耕牛34 930头,以机代牛83 200台,家畜查病591 557头,家畜治疗与预防服药334 569头;水利血防共完成河流治理工程317处,完成灌区改造工程6 499处,河流硬化护坡1 170.56 km,灌区硬化护坡1 585.67 km,兴建河流治理沉螺阻螺设施119座,兴建灌区改造沉螺阻螺设施1 552座,累计完成流行区安全饮水供给人口数535.93万人,流行村饮水供给累计人口数480.18万人;林业血防共建造抑螺防病林109.55万亩,种植长江防护林138.61万亩,退耕还林49.27万亩;国土血防共实施土地整治258.93万亩,修建田间道路6 561.84 km,修建沉螺池23个,修建排灌(渠)、管道5 981.14 km,土地平整面积397.96万亩;卫生血防共完成钉螺调查692 932.60 hm^2,药物灭螺93 564.19 hm^2,人群血检19 414 690人次,人群粪检2 321 886人次,人群化疗2 898 456人次,晚血救治5 7902人次,建造无害化厕所552 954户,建造无害化公厕6 082座,在水上人员集散地和渡口码头建造无害化厕所290座,全省共发放健教材料7 585 307份,开展媒体宣传17 098次,举办村干部培训班1 963班次,举办中小学师资培训班2 145班次,发放防护品412 967人份,竖立警示标志牌33 509个,刷写宣传标语26 250条;省财政血防专项资金保持平均每年10%~20%的稳步增加,累计投入近2亿元保障血防工作需求,�
高风华何家昶汪天平张世清李婷婷许晓娟张功华汪昊
关键词:血吸虫病终期评估
2018年安徽省石台县野鼠血吸虫感染调查被引量:13
2022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石台县野鼠血吸虫感染情况,为实施精准传染源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石台县3个不同血吸虫病流行程度的自然村(矶滩乡矶滩村、丁香镇石泉村和丁香镇西柏村),于2018年6月和10月分别采取“夹夜法”连续3晚在有螺环境捕捉野鼠,对捕获野鼠采取肝结节压片镜检、肠系膜静脉压片镜检和Kato-Katz法等3种方法平行检查,统计捕获的野鼠密度和血吸虫感染率。结果石台县3个调查村共捕获野鼠376只,平均野鼠密度为9.1%(376/4124),平均血吸虫感染率为24.2%(91/376)。其中丁香镇石泉村野鼠血吸虫感染率最高,为30.1%;丁香镇西柏村野鼠血吸虫感染率最低,为17.4%;各村野鼠血吸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11,P>0.05)。6月和10月野鼠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26.8%(34/127)和22.9%(57/2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0,P=0.406)。捕获的野鼠包括褐家鼠、社鼠、黄毛鼠、黑线姬鼠、小家鼠和白腹巨鼠等6种,其中黄毛鼠和褐家鼠血吸虫感染率较高,分别为34.9%(22/63)和31.2%(44/141)。结论2018年石台县野鼠血吸虫感染率较高,当地血吸虫病传播存在自然疫源性。
何家昶陈雪峰汪天平高风华陶伟代波丁宋军刘婷李异汪昊茅维飞张乐生许晓娟张世清
关键词:血吸虫病野鼠
血吸虫病防治主题摄影作品评审标准及应用实践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制定及应用血吸虫病防治主题摄影作品的评审标准,为防治血吸虫病健康教育传播载体提供科学性建议,以丰富防治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措施。方法通过文献调查和专家咨询法,制定防治血吸虫病摄影作品评审标准。分别以建设新貌、自然风光、工作场面和防治成果等4个专题进行评比。结果制订的主题摄影作品评审标准分为作品主题(占60%)、摄影构图(占15%)、对焦曝光(占15%)和色彩饱和度(占10%)4个方面。在全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共征集到59家单位、77位作者的495幅作品。经过初筛和评审,共评选出了防治成果与建设新貌类、工作场面类、自然风光类等3个专题的一等奖6幅、二等奖12幅、三等奖18幅(组),以及优秀奖20幅。结论主题摄影作品的评审标准应兼顾摄影技术元素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规范;应开展防治人员摄影专题培训与指导,以提高记录、宣传防治工作者风采和防治成果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发挥正确宣传防治工作服务的导向作用。
曹淳力洪青标郭京萍刘方汪天平刘建兵陈琳汪昊梁幼生郭家钢
关键词:血吸虫病健康教育
IHA筛查结果作为血吸虫病疫情判定指标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IHA筛查结果作为血吸虫病疫情判定指标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安徽省自2007年以来19个县(市、区)的疫情控制达标考核资料、32个县(市、区)的传播控制达标考核资料以及9个县(市、区)的传播阻断达标考核资料,分析疫情控制地区IHA筛查阳性率与人群感染率之间相关性、比较不同疫情状况地区人群IHA阳性率差别及不同疫情状况地区IHA阳性率95%置信区间。结果疫情控制地区IHA筛查阳性率与人群感染率之间存在正相关(rs=0.687,P=0.001);疫情控制、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3个不同疫情状况地区IHA检查结果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 373.28,P=0.000);以1∶10为IHA阳性阈值,人群IHA阳性率95%置信区间疫情控制地区为9.48%~9.94%,传播控制地区为2.71%~3.03%,传播阻断地区为0.78%~1.02%。结论随着疫情逐步下降,人群IHA阳性率也随之逐步下降,IHA检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群体疫情状况。
何家昶张世清汪天平汪峰峰尹晓梅周莉章乐生张功华汪昊高风华代波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
McAb-RIHA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循环抗原的效果被引量:3
1998年
本文报告了用抗日本血吸虫肠相关趋阴极抗原单克隆抗体致敏血球建立反问间接血凝试验,对66例急性血吸虫病,123例慢性血吸虫病,57例肝吸虫病,54例钩虫病和82例非疫区健康人血清的检测效果。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血清的敏感性分别达到98.5%。和81.3%,与肝吸虫病血清交叉反应率为10.5%,与钩虫病血清未见交叉反应,与非疫区健康人血清仅有1.2%的假阳性巨应。与平行对照的McAb-Dot-ELISA检测结果相比,两者在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上差别均无显著意义,具有较高符合率,表明McAb-RIHA试验是一种诊断效率和可靠性较高的检测日本血吸虫病血清循环抗原的方法,尤其适宜基层和现场应用。
王勇王之怀尹晓梅胡万富刘晓明汪昊季虹徐伏牛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循环抗原单克隆抗体
特大洪水溃堤后对血吸虫病疫情影响的纵向观察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阐明特大洪水溃堤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方法选择1998年特大洪水溃破的凤仪洲作为观察对象,对溃堤后螺、病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灾前有关年份疫情资料及水旱特征资料。结果 1998年溃堤后,滩地钉螺面积增加了56.2%,灾后阳性螺密度升高,居民感染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同时引起疫区扩大。结论特大洪水溃堤,将对血吸虫病流行产生严重影响。
张世清陈金生汪昊王晓可周伟钱德发汪天平葛继华
关键词:特大洪水血吸虫病钉螺流行病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