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晓峰

作品数:35 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关节
  • 7篇腰椎
  • 7篇椎间盘
  • 5篇腰椎间盘
  • 5篇腰椎间盘突出
  • 5篇椎间盘突出
  • 5篇骨折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突出症
  • 4篇椎间盘突出症
  • 4篇疗效
  • 4篇康复
  • 3篇手法
  • 3篇膝关节
  • 3篇老年
  • 3篇机器人
  • 3篇复位
  • 2篇腰腹部
  • 2篇腰腿痛
  • 2篇远端

机构

  • 34篇苏州市中医医...
  • 6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永康国科康复...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上海大学
  • 1篇苏州建设交通...

作者

  • 34篇沈晓峰
  • 15篇李宇卫
  • 9篇陈华
  • 7篇姜宏
  • 5篇李红卫
  • 5篇龚正丰
  • 4篇俞鹏飞
  • 4篇尤君怡
  • 4篇梁国强
  • 3篇刘锦涛
  • 3篇张志刚
  • 3篇孙江涛
  • 2篇王培民
  • 2篇高锋
  • 2篇马勇
  • 1篇孟祥奇
  • 1篇陆桢
  • 1篇陈金飞
  • 1篇朱利民
  • 1篇陈臣

传媒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山东中医杂志
  • 2篇江苏中医药
  • 2篇中医正骨
  • 2篇云南中医中药...
  • 2篇中国中医骨伤...
  • 2篇中外医疗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骨伤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易层贴敷疗法治疗踝关节扭伤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评价易层贴敷疗法治疗踝关节急性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易层贴敷疗法,对照组予RICE疗法,即休息、冷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治疗,7d后比较两组在疼痛、肿胀及关节活动障碍等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易层贴敷疗法治疗踝关节急性扭伤有良好疗效。
李宇卫陈华王培民马勇沈晓峰张志刚夏凯文
一种用于四肢长骨骨折的辅助复位机器人
本发明涉及医疗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用于四肢长骨骨折的辅助复位机器人,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上方可拆卸安装有一个弧形罩板,第一固定板的上方活动安装有...
蔡学峰沈晓峰李宇卫王江平 沈帆 刘昱江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1989~2012年期间以中药内服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Jadad评分量表。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筛选,11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1373个病例。疗效评价,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临床痊愈率OR=2.80,95%CI为[1.94,4.04],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显示效应值稳定;倒漏斗图显示趋势对称。结论: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一定的疗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确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陈臣李宇卫沈晓峰陈华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内服META-分析疗效评价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神经损伤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2007年6月至2012年8月,对233例249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男75例,女158例。年龄56~79岁,中位数64岁。股骨颈骨折118例,股骨头坏死42例,骨性关节炎35例,创伤性关节炎7例,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32例,肿瘤2例。双侧髋关节置换术16例,单侧髋关节置换术217例。术后随访观察神经损伤情况。结果:3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损伤,其中2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股神经损伤。1例坐骨神经损伤患者,术后即出现踝背伸障碍,肌力Ⅳ级,整个小腿外侧、足跟部、足背部痛觉减退;给予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西药甲钴胺片治疗,3个月后患者感觉逐渐恢复,但遗留小腿外侧及足部轻微感觉障碍;继续随访1年,患肢感觉正常,但踝背伸肌力仍为Ⅳ级。另1例坐骨神经损伤患者,术后也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给予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西药甲钴胺片治疗,3个月后活动逐渐恢复,6个月后完全恢复;继续随访2年,患肢感觉肌力正常。1例股神经损伤患者,术后1周无明显神经损伤症状,下床进行功能锻炼后出现大腿前侧痛觉减退,股四头肌力量减弱为Ⅳ级,彩超检查确诊为髂腰肌止点部位血肿,停用抗凝药物,并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3周后患者症状消失,复查彩超见血肿消失,术后6个月患肢感觉肌力仍正常,随后失访。结论:除电刀损伤、挤压伤外,下肢过度延长、术中过度牵拉、电热效应、血肿压迫也是导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采用术前和术中联合测量下肢长度、术中暴露坐骨神经并适当保护、使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避免电刀局部灼伤、术中彻底止血、术后负压引流等相应的预防措施,术后神经损伤是可以避免的。
沈晓峰姜宏
关键词:神经损伤坐骨神经股神经手术后并发症
手法整复纸夹板联合木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32例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纸夹板联合木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使用拧毛巾复位法,纸夹板联合木夹板固定;对照组32例使用常规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观察2组治疗后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短缩等影像学指标和PRWE评分,比较组间治疗前后影像学改变和功能恢复指数。结果:治疗组首次整复后和拆除固定后均可达到满意复位。治疗组在控制掌倾角、尺偏角复位丢失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桡骨短缩和PRWE评分方面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法整复纸夹板联合木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疗效满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沈晓峰李红卫
关键词:COLLES骨折手法复位纸夹板外固定
双层小夹板固定+提拉练功法治疗老年人Fernander Ⅲ型桡骨远端骨折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中医双层夹板固定+提拉练功法对维持老年人FernanderⅢ型(关节面压缩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门急诊2013年1—9月60例老年人FernanderⅢ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中医手法整复+双层夹板固定,指导一组患者进行患肢提拉重物练功;另一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患侧握拳功能锻炼;评估不同随访时间两种功能锻炼方式对患肢肿胀程度的影响情况,对比两组桡骨远端短缩病例数。对比两组患者腕关节评分。结果提拉练功组患肢拇指肿胀程度积分较握拳练功组在固定第5天(6.32±0.95 vs 7.74±1.02,P<0.05)和第10天(3.25±0.76 vs 5.48±0.82,P<0.01)对比明显下降;提拉练功组发生桡骨远端短缩例数较握拳练功组少。腕关节评分结果显示:提拉练功组vs握拳练功组:在"去除夹板固定"时:67.4 vs 45.5(平均值);"去除夹板固定后4周"时:88.1 vs 62.7。结论该研究显示,在治疗老年人FernanderⅢ型桡骨远端骨折过程中,提拉练功法较常规的握拳练功法能更早的消除患肢肿胀状态、减少桡骨远端短缩,从而获得更好的患肢外观和功能。
高锋李红卫沈晓峰孟祥奇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功能锻炼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原因分析——附240例临床小结被引量:6
2014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replacement,THR)是目前重建髋关节结构和功能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而THR术后脱位仍是其第二大并发症。我们对2007年6月2012年8月共240例256个全髋置换完整病例进行了总结,分析其术后早期脱位的发生及原因,研究其防治方法,现报告如下。
沈晓峰姜宏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脱位并发症
动力髋螺钉用于EvansⅢa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动力髋螺钉(DHS)已经成为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金标准,但是我们临床观察发现其仍然存在一定的失败率。笔者对使用该方法治疗失败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以期对今后治疗提出一些建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76例为苏州市中医医院2000-2011年收治的患者,其中71例为交通事故及高处坠落所致的高能量损伤,205例为不慎跌倒所致的低能量损伤;男159例,女117例;均为单侧闭合性损伤;年龄41—91岁;均为Evans分型Ⅲa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自手术至来院取内固定时间为1~2.3年,平均1.7年。
朱利民沈晓峰张志刚
关键词:EVANS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高能量损伤闭合性损伤
枳壳甘草汤治疗脊髓综合征药效学分析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枳壳甘草汤"治疗脊髓综合征的剂量优化配比方案。方法取108只雄性SD大鼠,利用杠杆原理制备大鼠前脊髓综合征模型。随机分为8组(n=12),即模型组、阳性药(甲基强的松龙)组、中药组方(1、2、3、4、5、6)组;余12只为假手术组。中药组方各组以均匀设计的枳壳甘草汤的配比方灌胃,阳性药组以甲基强的松龙腹腔注射,模型及假手术组以同体积的新鲜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14天,每天1次。于造模后3 h,1、3、7、14 d的时间点分别采用BBB评分、CBS评分方法,对各组试验动物进行运动、神经功能评分。结果中药方枳壳甘草汤治疗大鼠前脊髓综合征临床效果满意,其中中药组4 BBB评分及CBS评分高于其余各组。结论中药组4(枳壳20 g,甘草5 g,当归25 g,莪术10 g,大黄30 g,芒硝15 g)为枳壳甘草汤的优化配比方案。
陈华沈晓峰龚正丰姜宏李宇卫
关键词:脊髓损伤
可调节角度的脊柱运动节段的离体培养加载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调节角度的脊柱运动节段的离体培养加载装置,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在底座上,前后左右各1个,且该固定杆与角度调节杆相匹配,其前后左右四个面都有滑动槽,所述角度调节杆与上基座相连接,前后左右各1个,可以...
裴帅俞鹏飞沈晓峰刘锦涛徐波姜宏李宇卫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