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超敏

作品数:60 被引量:133H指数:8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建筑科学
  • 13篇水利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土工
  • 12篇粗粒料
  • 11篇级配
  • 10篇堆石
  • 7篇电渗
  • 7篇堆石料
  • 6篇级配曲线
  • 5篇细观
  • 5篇颗粒破碎
  • 4篇地基
  • 4篇石坝
  • 4篇土力学
  • 3篇单元法
  • 3篇堆载
  • 3篇堆载预压
  • 3篇应力
  • 3篇预压
  • 3篇振动
  • 3篇振动台
  • 3篇振动台试验

机构

  • 60篇河海大学
  • 3篇南京水利科学...
  • 3篇中国建筑第二...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中国安能集团...
  • 1篇湖北省水利水...
  • 1篇南水北调中线...
  • 1篇江苏句容抽水...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浙江宁海抽水...
  • 1篇中国三峡建工...
  • 1篇江苏省防汛防...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60篇沈超敏
  • 49篇刘斯宏
  • 32篇王柳江
  • 26篇鲁洋
  • 7篇贾凡
  • 7篇王怡舒
  • 6篇樊科伟
  • 4篇王涛
  • 4篇王耀明
  • 3篇孙屹
  • 3篇徐思远
  • 2篇沈扬
  • 2篇黄波
  • 2篇严俊
  • 2篇许雷
  • 2篇冯妍
  • 2篇王雅华
  • 2篇邓刚
  • 1篇韩华强
  • 1篇傅中志

传媒

  • 6篇河海大学学报...
  • 5篇岩石力学与工...
  • 4篇岩土力学
  • 3篇三峡大学学报...
  • 2篇力学学报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水利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河南水利与南...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年份

  • 2篇2025
  • 7篇2024
  • 8篇2023
  • 11篇2022
  • 7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现场快速部署的土工袋封堵溃口装置及作业方法
本发明属于堤防工程溃口封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场快速部署的土工袋封堵溃口装置及作业方法,包括:一种现场快速部署的土工袋封堵溃口装置,包括:车体;翻斗,尾端转动设置在车体上;滑板装置,设置在翻斗的下方;装袋机构,设置在...
刘斯宏李博文王柳江沈超敏毛航宇鲁洋张勇敢田金博高从容朱俊臣高钰坤
级配对堆石-土工格栅界面剪切特性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为研究堆石级配对堆石-土工格栅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根据Einav提出的堆石级配方程配制5种不同级配的堆石试样,进行了设土工格栅加筋与不设土工格栅加筋堆石的界面直剪试验,分析了最大粒径和分形维数对界面抗剪强度以及加筋系数的影响,并给出了加筋系数与堆石平均粒径d;与土工格栅网孔尺寸之比(粒孔比)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栅的加筋作用主要取决于堆石颗粒与格栅之间的嵌锁作用。当堆石材料中小于格栅网孔尺寸的粗粒含量较高时,嵌锁作用显著,界面抗剪强度增大。反之,当堆石中大于格栅网孔尺寸的粗粒含量较高时,堆石与格栅间的嵌锁作用减弱,滑动作用增强,界面抗剪强度降低。因此,加筋系数随堆石级配最大粒径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此外,加筋系数随粒孔比的增大呈指数衰减,当粒孔比小于0.22时,加筋系数大于1.0,粒孔比大于0.3后,加筋系数趋于0.8。该试验结果对坝顶土工格栅加筋体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柳江刘归华毛航宇王珊沈超敏
关键词:堆石材料土工格栅颗粒级配直剪试验
真空堆载预压联合电渗试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堆载预压联合电渗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桶、加压系统、气水分离系统、电极回路和数据采集系统;试验桶包括桶体和桶盖,及顶面覆盖有密封膜的砂垫层;加压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加压导管、压力室、供气导管和气动设备,及第...
王柳江王耀明鲁洋沈超敏薛晨阳刘斯宏
基于颗粒堆积算法的堆石料压实密度预测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堆石料的压实密度是反映其工程力学特性的重要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降维映射的颗粒堆积算法,仅有一个模型参数即可在给定堆石料级配的情况下实时预测当前级配下的最大干密度。与试验结果对比发现,该算法能够较好预测给定的连续、间断级配堆石料最大干密度,为堆石料级配的高效优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采用该算法模拟了堆石料细料截断和缩尺对堆石料压实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算法可以较好地根据缩尺后的结果预测原型级配的堆石料压实密度,但堆石料压实密度的缩尺效应预测存在细料截断误差,误差与细料含量呈正相关;堆石料缩尺后粗料部分骨架的孔隙尺寸降低,有降低压实密度的趋势,而缩尺时增加的细料含量对密度的影响并无统一的规律,而是与粗料和细料的具体粒径分布相关。
沈超敏邓刚邓刚刘斯宏严俊王柳江
关键词:堆石料最大干密度缩尺效应级配曲线
温湿度联合作用下软岩粗粒料三轴剪切力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软岩粗粒料具有风化程度高、易破碎等特点,其力学特性易受温湿环境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制的温湿控制粗粒料大型三轴仪开展了一系列控制温湿度的软岩粗粒料三轴剪切试验,探究了温湿度对软岩粗粒料剪切强度、剪切变形、颗粒破碎及临界状态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1)软岩粗粒料的力学行为受温湿度影响显著,随着温湿度的升高,其峰值剪切强度降低,剪缩变形量增加,颗粒破碎程度增大,p-q空间内的临界状态线向下旋转,同时e-(p/pa)^(ξ)空间内的临界状态线向下平移;(2)温湿度对力学特性的影响在低围压条件下更显著,随着围压的升高,温湿度引起的差异性变小。(3)基于不同温湿度作用下的颗粒破碎等效对应关系,实现了不同温湿工况下颗粒破碎及临界状态试验规律的归一化,为建立统一考虑温湿度影响的本构模型提供思路。
毛航宇刘斯宏沈超敏沈超敏王柳江
关键词:颗粒破碎
一种基于多维融合的堆石料级配特性智能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堆石料级配特性智能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多维融合的堆石料级配特性智能检测方法,包括:采集待测堆石料的图像和结构光数据,并对堆石料的图像和结构光数据进行融合处理,获取融合图像;将融合图像输入预设的检测模...
沈超敏王行黄灿新秦汉文王俊吴志刚胡继峰甘元楠王建鲁洋
改进hhu-SH模型及其在面板堆石坝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3年
针对粗粒料的剪胀特性,引入4次幂函数剪胀方程对基于细观结构的粗粒料弹塑性本构模型(hhu-SH基本模型)进行改进,并给出了改进hhu-SH模型屈服函数、硬化参量、初始弹性模量的推导过程以及参数确定方法。基于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面板堆石坝工程,利用其筑坝粗粒料的三轴CD试验和等向压缩试验结果,整理出改进hhu-SH模型的参数,模拟大坝填筑和蓄水过程,并将计算结果与邓肯E-B和南水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坝体位移的定性分布规律上,改进hhu-SH模型、邓肯E-B模型以及南水模型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工程适用性;基于改进hhu-SH模型计算的坝体变形、面板变形和应力以及接缝位移预测值均小于E-B模型,但与南水模型较为接近;基于改进hhu-SH模型计算得到的面板顺坡向应力整体受压,结果更符合实际。
王柳江刘啸宇刘斯宏刘斯宏沈超敏
关键词:粗粒料剪胀方程数值模拟面板堆石坝
非饱和黏土的一维电渗排水解析理论被引量:2
2019年
采用饱和土的电渗固结理论通常会高估非饱和状态下土体的电渗排水能力。基于流体质量守恒原理、Darcy定律以及电渗流方程,采用指数函数描述土水特征曲线及水力渗透系数与电渗透系数和吸力间的关系,建立非饱和黏土的一维电渗排水控制方程,推导孔隙水压力、体积含水率及排水量的解析方法,并开展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饱和电渗透系数与水力渗透系数比值(ke/ks)、减饱和系数(α)以及残余体积含水率(θr)对非饱和黏土电渗排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渗排水量随着饱和电渗透系数与水力渗透系数的比值以及减饱和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且均呈非线性关系;土体持水性对非饱和土体的电渗排水性状影响显著。所提出的解析解可为非饱和黏土的电渗排水设计及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王耀明王柳江刘斯宏沈超敏黄鹏华
关键词:土力学电渗排水非饱和土解析解
染色石膏颗粒一维压缩破碎与形状演化被引量:1
2022年
使用染色石膏颗粒研究颗粒破碎过程中的形状演化,采用基于正交视图的拍照识别方法获取颗粒形状,借助Weibull分布函数对颗粒形状的统计分布进行定量表征,分析了染色石膏颗粒一维压缩破碎前后的颗粒形状特征。结果表明:破碎产生的颗粒与亲代颗粒粒径相差越大,其表面越粗糙、圆度越差、越扁平,且形状因子分布越不均匀;存活颗粒相比亲代颗粒形状变得更规则,形状因子分布趋向于均一化,而破碎颗粒的形状演化则完全相反;由于整体试样既包含存活颗粒又包含破碎颗粒,其形状演化规律未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
于际都刘斯宏沈超敏毛航宇
关键词:颗粒破碎WEIBULL分布
循环单剪下间断级配人工粗粒料形状演化研究
2025年
为了详细揭示间断级配粗粒料颗粒在循环剪切作用下的形状演化规律,使用人工染色石膏颗粒进行了不同剪切次数下的单剪试验,并采用激光扫描仪获取了颗粒的三维形状。结果表明:间断级配粗粒料中,小颗粒对大颗粒具有打磨变圆的作用,表现为大颗粒具有更低的延伸率、更大的球形度和磨圆度;随着剪切次数的增加,大、小粒径的存活颗粒(破碎后仍处于原粒径组的颗粒)先后经历碎裂破坏,但是最终颗粒形状均趋向于规则;迁移颗粒(破碎产生的颗粒)的形状随剪切次数的增加也逐渐趋向于规则,但与相同粒径的存活颗粒相比仍具有较大的差异,说明使用整体级配泛化描述颗粒的破碎行为是不合适的;大颗粒的形状更倾向于球状和扁平状,而小颗粒更容易形成球状和柱状;SH重构颗粒的形状参数分布与真实状态极为相似,部分形状参数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阐明颗粒形状保护机制以及构建形状演化模型提供参考。
刘宇轩沈超敏刘辰耕吴志刚徐熊胡继峰李健甘元楠
关键词:颗粒破碎间断级配球谐函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