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婕
- 作品数:26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 1997年
- 李兰娜金顺明洪婕
- 关键词:白血病干细胞移植PBSCT儿童
- 血液净化技术救治毒蕈中毒患儿的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致命白毒伞毒蕈中毒早期血液净化技术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例急性致命白毒伞毒蕈中毒致急性中毒性肝损害的患儿进行血浆置换、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和综合治疗。监测血清ALT、AST、CK-MB、BUN、Cr、血气分...
- 武志远洪婕梁宇峰廖欣左云龙谢晓菲刘润梅杨镒宇龚四堂
- 关键词:血浆置换血液滤过
- 文献传递
- 非危重患儿的全身炎症反应和治疗
- 目的:探讨非危重患儿全身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变化与干预治疗。
方法:①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检测法分别测定实验组[感染组(n=53)和手术组(n=33)]、对照组(n=30)血清TNFα、IL-1β、IL-6、IL-8...
- 杨镒宇曾其毅王清文李建英陶建平洪婕黄海
-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病理生理变化干预治疗
- 文献传递
- 血液净化技术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器官支持作用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技术(BP)对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多器官支持治疗作用。方法:比较本院PICU16例危重患儿实施BP治疗后各器官的功能。结果: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全血白细胞计数、ESR和CRP各项临床常用炎症指标在BP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01);BP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BUN、尿量)、心肌酶谱(ALT、CK、CK-MB、LDH)、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白蛋白)、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O2/FiO2)均明显好转(P<0.05);BP治疗前后机械通气参数(PIP、PEEP)无明显改变(P>0.05),但Vt上升,P<0.05。结论:血液净化技术对小儿MODS不但有肾代替作用,而且有呼吸、循环、肝、酸碱和电解质内环境的平衡等多器官支持、治疗作用。
- 杨镒宇郑亦男曾萍陶建平洪婕张剑晖朱翠平吴艳兰曾其毅
- 关键词:血液净化技术小儿危重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轻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促炎因子的变化
- 2004年
- 目的 :研究轻症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体内促炎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 43例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大于 80分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为实验组 ,在诊断、评分后 2 4h内抽取血标本 ,同期在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 ,抽血测IL 1、IL 6、IL 8浓度 ,两组数据行χ2检验。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IL 1、IL 8无明显升高 ,IL 6则升高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轻症SIRS病人体内有促炎因子升高 ,IL 6是全身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
- 洪婕曾其毅刘春峰
-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促炎因子IL-6患儿IL-1
- 小儿急性氰化物类食物中毒1例
- 2013年
- 1临床资料
患儿,男,2岁,因“进食木薯后呕吐半天,抽搐伴呼吸困难2h”于2011年11月5日就诊于广州增城市某卫生院,诊断:氰化物中毒。当地医院立即进行吸氧,肌注洛贝林,洗胃,气道吸入亚硝酸异戊酯,静脉注射亚甲蓝(美兰)、硫代硫酸钠等处理,
- 刘阳梁宇峰梁宇峰武志远洪婕杨镒宇
- 关键词:儿童氧化物中毒
-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与相关感染分析被引量:14
- 2003年
- 目的 分析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留置时间、菌群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 对广州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 2 0 0 2年 1~ 12月ICU住院患儿 10 2例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细菌培养 ,并对可能发生相关感染的患儿进行细菌学调查分析。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 3d以上 ,导管相关感染的概率明显增加 ,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革兰阳性 ) ,该菌对常用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万古霉素敏感率为 10 0 % ,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率相对较低。结论 严格的无菌操作、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及时拔除可疑感染的导管是防治导管相关感染的有效方法。万古霉素是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首选药物。
- 曾萍陶建平杨镒宇黄海洪婕童志杰陈树生
-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医院内感染菌群分布药物敏感性儿童抗生素
- 儿科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
- 2002年
- 杨镒宇曾其毅洪婕黄海陶建平李建英
-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儿科
- 全文增补中
- 小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肺功能的变化。方法:20例符合ALI/ARDS诊断标准的机械通气病人作为肺损伤组(ALI组),同期机械通气而无肺损伤病人20例作为对照组(NALI组)。入选同时记录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呼吸机参数、血气指标。结果:本研究40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病人中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10例(25.0%),其中ALI组7例(7/40,占病人的17.5%),NALI组3例(3/40,占病人的7.5%),本组病人死亡7例(占17.5%),其中ALI组死亡5例(占12.5%),NALI组死亡2例(占5.0%),所有死亡病例均并发MODS。ALI组肺顺应性(Cst)、氧合指数(PaO2/FiO2)与NALI组比较明显降低,而肺内分流(Qs/Qt)明显高于NALI组(P<0.01)。发生ALI的病人机械通气参数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Pmean)、呼气末正压(PEEP)明显增高,与NAL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小儿SIRS/MODS早期监测肺功能的改变,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ALI,阻止MODS的发生、进展,对降低危重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 张剑珲曾其毅陶建平杨镒宇洪婕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肺疾病急性病
- 小儿急性肺损伤的呼吸功能与炎症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儿科急性肺损伤(ALI)的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方法:比较小儿ALI与呼吸功能正常儿的呼吸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1)ALI患儿血气分析显示氧合或通气功能不同程度的恶化。氧合功能(PaO2/FiO2)下降有47例;指标PaCO2上升有27例。(2)机械通气所需气道峰压(PIP)和呼气末正压(PEEP)呈不同程度的上升,PIP上升26例,ALI患儿与呼吸功能正常儿为(28.62±6.38)cmH2O比(20.90±3.60)cmH2O,P<0.05;PEEP为(5.0±1.6)cmH2O比(2.0±0.6)cmH2O,P<0.01。(3)ALI患儿血清TNF-α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分别为(32.60±8.62)pg/mL和(8.54±3.04)pg/mL,P<0.001。结论:(1)ALI的肺病理生理变化特点除氧合功能下降或肺泡有效通气减少外,还有小气道阻力升高;(2)全身炎症反应可能参与小儿ALI。
- 杨镒宇曾其毅洪婕陶建平张剑珲曾萍吴艳兰谢志伟
- 关键词:儿科急性肺损伤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