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跃
- 作品数:27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电化学法直接制备石墨烯/纳米金复合膜修饰电极及用于水中Cr(Ⅵ)检测被引量:1
- 2017年
- 采用电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和电沉积纳米金(AuNPs)粒子的方法修饰玻碳电极(GCE),直接制得ERGO/AuNPs/GCE复合膜修饰电极。探究了Cr(Ⅵ)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RGO/AuNPs/GCE复合膜修饰电极具有较大的电活性表面积和良好的电子传递能力。在最优条件下,即金的沉积电位及沉积时间分别为-0.4V和120s,1mg/mL的氧化石墨烯的滴涂量为3μL,制得的ERGO/AuNPs/GCE复合膜修饰电极,能实现对水体中Cr(Ⅵ)的高效、快速检测,检测限为0.3μmol/L,线性范围为1~100μmol/L。
- 王苗苗胡锐徐西腾游鑫标顾文秀滕跃邹路易
- 关键词:石墨烯纳米金电化学检测线性扫描伏安法
- 一株锌抗性菌株强化印度芥菜修复锌污染土壤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对一株从土壤中筛选得到的锌抗性菌株微紫青霉菌(Penicillium janthinellum)BC109-2促进印度芥菜对土壤中Zn的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了菌株BC109-2对难溶态锌的促溶作用及产铁载体和吲哚乙酸(IAA)能力,并对其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活性和溶磷能力进行测定,再通过印度芥菜种子根伸长量实验和盆栽试验评价了锌抗性菌株BC109-2对植株生长和锌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BC109-2具有明显的溶解碳酸锌的能力,与接种灭活菌的对照相比,菌株BC109-2使培养液中水溶性Zn含量增加了213%,培养液的pH由初始的7.0降低到5.7。另外该菌株能产IAA和铁载体,并且具有ACC脱氨酶活性和溶磷能力,充分表明菌株BC109-2是一株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根际促生菌BC109-2能促进植物根系伸长,伸长率在4.14%~44.83%之间,使印度芥菜生物量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接种根际促生菌BC109-2的印度芥菜对土壤中锌的富集量较对照提高1.01~1.46倍。研究结果表明,微紫青霉菌BC109-2兼具多种促生特性且对印度芥菜有较好的促生效果,可用于提高植物修复锌污染土壤的效率。
- 杜宪正王涛邹路易郁红艳张海利滕跃
- 关键词:根际促生菌印度芥菜促生效果植物修复
- 壳聚糖季铵盐汲取液的正渗透性能研究
- 2017年
- 采用超声降解方法制备了3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季铵盐(CTS-QTS),通过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降解产物进行了表征,分别研究了CTS-QTS水溶液作汲取液时,CTS-QTS含量与黏度、电导率、渗透压的关系,以及不同膜朝向和汲取液CTS-QTS含量时的水通量、反向溶质通量、截盐率和水回收率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正渗透膜的活性层朝向汲取液(AL-DS)模式的水通量要高于活性层朝向原料液(AL-FS)模式,但AL-DS模式下的反向溶质通量大约是AL-FS模式的2倍;在2种模式下,膜的截盐率均在99.9%以上,且AL-FS模式的截盐率略高于AL-DS。CTS-QTS汲取液的水回收性能优良。CTS-QTS有望成为低能耗型绿色正渗透汲取剂。
- 徐西腾胡锐游鑫标顾文秀滕跃邹路易
- 关键词:壳聚糖季铵盐
- AgI-BiOC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通过原位沉积法制备了直接Z型光催化剂AgI-BiOCl。通过XRD、SEM、XPS、FTIR、UV-Vis DRS和荧光光谱(PL)等技术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和吸光性能进行表征。以盐酸四环素为目标降解物,AgI-BiOCl复合材料表现出比BiOCl和AgI更突出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其中,AgI-BiOCl-10的降解速率分别是BiOCl和AgI的4.74和2.52倍。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O_(2)^(-)是光催化降解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种。基于自由基捕获实验及两种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分析,探讨了合理的载流子转移机制及降解机理。
- 汪山李倩顾文秀宋启军滕跃
- 关键词:AGI光催化盐酸四环素
- 氧化亚铜/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检测水中痕量As(Ⅲ)被引量:5
- 2015年
- 考察了Cu20和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同时修饰的碳糊电极(Cu20/IL/CPE)对水中痕量As(Ⅲ)的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Cu20质量分数为25%,石墨粉质量分数为55%,黏合剂质量分数为20%(离子液体:石蜡油质量比=1:1);最佳支持电解质为: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0);扫描速率为100mV/s的条件下,As(Ⅲ)在-0.4V处的还原峰电流与As(Ⅲ)浓度的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001~100μmol/L,线性方程为,=26.26lgC+437.9,R2=0.9961,最低检测限为0.000049μmol/L(S/N=3)。Cu20/IL/CPE电极制备过程简单,表面易于更新,催化效果优良,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稳定性,抗干扰能力较强,可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As(Ⅲ)的检测。
- 毛小庆徐西腾王苗苗顾文秀王海军滕跃邹路易
-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氧化亚铜离子液体碳糊电极
- 铜绿假单胞菌对龙葵中Cd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Cd胁迫下铜绿假单胞菌对龙葵中Cd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影响。盆栽实验中Cd浓度设为0、25、50、100 mg·kg^(-1),采用差速离心法、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对龙葵中的Cd进行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接种铜绿假单胞菌处理中龙葵叶的Cd含量为未接种的1.14~1.60倍,促进植株中的Cd由根部向茎叶的转移。接种处理可提高根中细胞壁组分的Cd比例,及叶中可溶组分的Cd含量,降低植株根和叶中细胞器组分的Cd比例高达45.74%。此外,接种铜绿假单胞菌可提高龙葵叶中低活性形态Cd的比例。因此,接种铜绿假单胞菌可通过促进龙葵中Cd向地上部分的转移,改变植株中Cd的分布和形态比例,加强龙葵对Cd的耐受性。这些结果有助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植物-微生物共生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 张海利王涛邹路易郁红艳顾文秀滕跃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CD亚细胞分布化学形态
- 金属离子对三氯生与胰蛋白酶相互作用的影响
- 2020年
- 利用光谱技术和胰蛋白酶活性测定,明确Mg^2+,Ca^2+和Al^3+对三氯生(TCS)-胰蛋白酶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主要通过改变胰蛋白酶结构来实现减弱蛋白质与TCS的结合能力,且减弱效果为Al^3+> Ca^2+> Mg^2+。Mg^2+,Ca^2+和Al^3+能够缓解TCS对胰蛋白酶的影响,但不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为进一步研究金属元素影响TCS与胰蛋白酶的相互作用机理及了解微量金属元素的生理功能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与借鉴。
- 王小芳滕跃邹路易郁红艳余安江子扬
- 关键词:金属离子胰蛋白酶光谱法相互作用
- 氨基化HKUST-1制备及吸附Pb(Ⅱ)和Cd(Ⅱ)性能被引量:5
- 2019年
-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HKUST-1,以三乙烯四胺(TETA)采用后修饰法对HKUST-1进行改性,制得氨基功能化HKUST-1吸附剂TETA-[Cu_3(BTC)_2],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TETA成功接枝到HKUST-1上,TETA-[Cu_3(BTC)_2]具有介孔材料特性,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976.8 m^2/g)和高密度氨基官能团,对Pb(Ⅱ)和Cd(Ⅱ)有较高的吸附量。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均符合Langmuir模型,拟合的Pb(Ⅱ)、Cd(Ⅱ)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10.6、256.4 mg/g;拟合结果均符合拟2级吸附动力学模型,说明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TETA-[Cu_3(BTC)_2]在去除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方面有潜在的良好应用前景。
- 胡锐汪山游鑫标顾文秀滕跃邹路易
- 关键词:氨基化重金属离子
- 中空球花状MoS2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被引量:1
- 2020年
- 以MnCO3为模板,通过水热合成和酸洗两步,可控制备了中空球花状MoS2,采用SEM、BET、XRD和UV-Vis DRS等技术对其形貌、结构和吸光性能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中空球花状MoS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及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中空球花状MoS2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50 mg中空球花状MoS2降解500 mL浓度为5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在可见光照射120 min后,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为90%,经过5次循环测试,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率没有明显衰减。中空球花状MoS2因其特殊的形貌结构,表现出较窄的禁带宽度(1.5 eV),增强了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拓宽了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其特殊的中空球花状结构可有效增大与污染物的接触面积,有较多的边缘活性位点,有序的界面有利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传输与分离,使该材料综合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在光催化降解方面预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游鑫标汪山李晨琦顾文秀滕跃宋启军
- 关键词:二硫化钼光催化亚甲基蓝
- 新洁尔灭与过氧化氢酶的微观作用机理被引量:1
- 2016年
- 模拟生理条件下,利用多种光谱技术和酶活性测定法研究了新洁尔灭与过氧化氢酶的相互作用过程,探讨了二者的结合特性,过氧化氢酶空间结构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新洁尔灭对过氧化氢酶无荧光猝灭作用,其使过氧化氢酶骨架结构变松散,部分氨基酸残基微环境和蛋白二级结构发生改变,说明新洁尔灭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新洁尔灭可改变过氧化氢酶的结构和功能.
- 滕跃张梦影黄鸣邹路易
- 关键词:新洁尔灭过氧化氢酶酶活性毒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