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东艳

作品数:37 被引量:104H指数:7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视网膜
  • 10篇网膜
  • 8篇水肿
  • 6篇视网膜静脉
  • 5篇血管
  • 5篇眼底
  • 5篇眼科
  • 5篇视盘
  • 5篇视网膜静脉阻...
  • 5篇静脉阻塞
  • 5篇角膜
  • 4篇造影
  • 4篇病变
  • 3篇断层扫描
  • 3篇眼底荧光
  • 3篇眼底荧光造影
  • 3篇眼内
  • 3篇荧光
  • 3篇荧光造影
  • 3篇视神经

机构

  • 36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36篇潘东艳
  • 19篇赵世红
  • 12篇顾操
  • 7篇孙伟峰
  • 6篇刘心
  • 6篇吴晋晖
  • 5篇秦海峰
  • 5篇柳林
  • 4篇桑延智
  • 4篇张睿
  • 3篇沈炜
  • 3篇丁衍
  • 2篇赵春艳
  • 2篇彭亚军
  • 2篇仲明
  • 2篇刘银萍
  • 2篇许预
  • 2篇张媛
  • 2篇张援
  • 1篇付清

传媒

  • 9篇国际眼科杂志
  • 5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小型微型计算...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眼科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一例及随访一年
目的:观察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的临床症状表现及预后.方法:报道2015年5月11日在我科就诊并通过眼底荧光造影结合眼底照相确诊的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1例,首次就诊后每月复查,通过眼底照相随访1年.结果:年轻女性患者,22岁,...
顾操潘东艳
关键词:眼底荧光造影新生血管
Ad-VEGI_(15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研究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基因(VEGI151)对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利用腺病毒载体pCA13构建携带VEGI151基因的质粒,经293A细胞包装、扩增,Western印迹法检测病变细胞内基因的蛋白质表达。X-gal染色测定重组腺病毒载体系统的基因转移效率,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细胞D570/630值,观察Ad-VEGI151对ECV304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效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CV304细胞内VEGI151基因的蛋白质表达。结果:应用细胞内质粒DNA同源重组法,将脂质体介导质粒pCA13-VEGI151与pJM17共转染293A细胞制备重组腺病毒,所获病毒滴度高,是一种制备重组腺病毒切实可行的方法。Ad-VEGI151在病变细胞内能成功表达蛋白,具有较高的基因转移效率,对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能在靶细胞内表达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结论: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的VEGI151基因能在靶细胞内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抑制体外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这为进一步肿瘤及新生血管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刘银萍柳林潘欣徐琪潘东艳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基因治疗腺病毒载体
首诊于眼科的偏头痛患者10例临床特点分析
潘东艳
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后单眼突发失明一例
潘东艳赵世红
青睫综合征并发视网膜静脉栓塞1例
2008年
潘东艳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栓塞青睫综合征并发高血压病史甘露醇静滴右眼视力
先天性视盘小凹合并黄斑囊样变性一例
2011年
患者女,20岁。因右眼视物不清、视物变形2个月,于2010年4月15日就诊。否认家族史。全身检查无异常。眼部检查:视力:有眼指数/50cm(-3.0D—哪.04),左眼n2(-3.0D-1.0),双H艮前节未见异常,眼底:右眼视盘边界清晰,颞侧视盘可见约1/4PD大小凹陷,表面可见色素沉着,后极部视网膜圆盘状隆起.直径约4PD,黄斑区可见约1/2PD大小类圆形囊样变性区(图1),左眼未她异常。
潘东艳赵世红彭亚军顾操秦海峰
关键词:先天性视盘小凹眼部检查视物不清视物变形家族史眼视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视盘水肿的检测
目的:了解OCT对视盘水肿患者神经纤维层厚度改变的检测能力。方法:对7例视盘水肿患者的神经纤维层厚度进行OCT扫描,其中2例颅高压引起,2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例视神经炎,2例视盘血管炎。结果
潘东艳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神经纤维层厚度
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神经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通过观测实验性糖尿病动物的神经视网膜的超微结构变化,从视网膜的神经功能角度来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机制以及相关药物干预后的影响作用。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制作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糖尿病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D+N组)。分别于病程3,6,9,12mo取大鼠眼球制备石蜡切片,将视网膜组织行HE染色,并将上述标本制备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观察并分析。结果:从病程3mo开始,DM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及周细胞的核变形、线粒体肿胀变性、基底膜增厚。视神经节细胞水肿,胞器减少,线粒体变性。光感受器细胞(视锥、视杆)膜盘间隙扩大,线粒体及核也有病理改变。上述病变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加重。经过NGF治疗后,上述DM改变有所减轻,主要表现在感光细胞外节膜盘间隙较DM组缩小,平行度好转;神经细胞突起水肿减轻,胞器水肿好转。各组DM大鼠的视网膜血管、神经网膜及视神经的糖尿病性病变之间未见明显的先后因果关系。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对DM大鼠视网膜形态学上所见的视网膜血管、感光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有着明确的改善作用。在DR的发病过程中,视网膜血管的病变与视网膜神经组织的病变可能是同时存在、互相促进,共同造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视功能的损害。
桑延智刘心柳林吴晋晖张媛潘东艳
关键词:糖尿病大鼠神经视网膜神经生长因子超微结构
外伤性白内障眼内异物晶状体玻璃体联合手术(英文)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取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眼内异物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3例(13眼)眼球穿通伤外伤性白内障眼内异物患者行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取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术后随访2~12mo。结果:13例患者(男10例,女3例)平均年龄36.8(17~65)岁。所有患者眼内异物均取出。4例术中于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取出后植入人工晶状体,5例于联合术后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4例患者未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手动~0.8.最佳矫正视力0.5以上者4眼,0.1~0.4者5眼,0.1以下者4眼。术中发生玻璃体出血3例,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2例,二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结论: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术治疗白内障眼内异物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术后的视功能取决于角膜、巩膜和视网膜损伤部位及病变程度。
赵世红张援吴晋辉潘东艳刘心许预
关键词:外伤性白内障眼内异物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人工晶状体
双侧视乳头水肿合并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一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女性,49岁。因右眼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10h,于2012年4月10日急诊收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眼科。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头晕、头痛、耳鸣、右眼阵发黑矇,可自行缓解。
潘东艳赵世红顾操孙伟峰
关键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乳头水肿视力下降无痛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