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立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珍稀动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岩羊
  • 4篇矮岩羊
  • 3篇有效性
  • 3篇自然保护
  • 3篇自然保护区
  • 3篇保护区
  • 2篇头骨
  • 2篇头骨形态
  • 2篇夏季
  • 2篇线粒体基因
  • 1篇动物
  • 1篇行为节律
  • 1篇行为生态
  • 1篇性状
  • 1篇直针毛
  • 1篇生境
  • 1篇臀部
  • 1篇取食
  • 1篇种间
  • 1篇种间差异

机构

  • 9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四川省巴塘县...

作者

  • 9篇周材权
  • 9篇潘立
  • 6篇刘国库
  • 5篇何娅
  • 3篇张阳
  • 3篇龙帅
  • 3篇陈林
  • 2篇曾国伟
  • 2篇王维奎
  • 2篇杨志松
  • 1篇游于群
  • 1篇胡锦矗
  • 1篇唐伦
  • 1篇李开俊
  • 1篇刘延德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Zoolog...
  • 1篇四川省动物学...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春、夏季矮岩羊(Pseudois schaeferi)取食和卧息生境比较
09 年3 月至8 月,采用样线法在竹巴笼自然保护区对春、夏季矮岩羊的取食地和卧息地的选择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春季矮岩羊选择在2900 m 左右,坡度较缓且草本覆盖度较高,灌木高度1 m 左右中坡位的草甸取食,在灌...
刘国库周材权刘延德潘立
关键词:矮岩羊卧息地
四川兽类新纪录——秦岭鼢鼠线粒体Cytb基因的克隆及其比较研究
2009年
为揭示2003年在王朗采集的鼢鼠标本王03001号是否为秦岭鼢鼠四川兽类新纪录,以鼢鼠标本王0300号的肌肉组织为研究材料,运用PCR技术对其线粒体Cytb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的长度为1140bp,编码38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所编码的蛋白质含有2个N-糖基化位点,1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4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6个N-豆蔻化位点.再以已研究的鼢鼠6个种18个体Cytb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为基础数据,把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作为外群,结合本研究的结果构建系统发育树,所得结果不支持王03001号标本为秦岭鼢鼠.
何娅周材权潘立
关键词:CYTB基因克隆
矮岩羊夏季活动节律、时间分配和集群行为被引量:25
2009年
采用扫描取样法(每隔10min进行一次扫描纪录,记录时间为5min)对36只矮岩羊夏季昼间节律与时间分配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将矮岩羊行为划分为取食、移动、站立、卧息和其他行为等5类。结果表明,矮岩羊在夏季有3个取食高峰(6:00-9:00、10:00-11:00和16:00-20:00);1个卧息高峰(11:00-15:00)。在时间分配上,用于取食的时间最多(30.14±3.32)%,其次是卧息(26.44±3.59)%,站立(24.90±4.27)%,移动(15.73±1.26)%,而用于其他行为的时间,仅占(2.82±1.00)%。通过不同个体的比较,发现成年雄性用于取食和站立的时间最多,幼体用于移动和其他行为的时间最多,成年雌性用于卧息的时间最多。在矮岩羊集群方面,其集群类型有:混合群、母仔群、雄性群、雌性群和独羊,在夏季集群平均大小为(7.81±8.42)只,2~8只的羊群,占总群数的54.05%;不同集群类型的大小差异极显著(χ2=13.197,df=3,P=0.004),混合群群体最大,而雄性群最小;雌雄比为1∶0.54,雌幼比为1∶0.26,成幼比为1∶0.17。这些都说明矮岩羊这类独特的行为和种群特征是长期适应金沙江干热河谷的结果。
龙帅周材权王维奎潘立胡锦矗
关键词:矮岩羊节律集群行为行为生态
斯氏鼢鼠物种地位有效性的探讨
为了探讨斯氏鼢鼠的物种地位,本研究比较了斯氏鼢鼠、高原鼢鼠,秦岭鼢鼠的头骨部分形态学特征,斯氏鼢鼠仅门齿孔,第三上臼齿(M3)与高原鼢鼠对应的特征一致,而在鼻骨形状、顶嵴这两项特征上与秦岭鼢鼠有较多的共同点。不同的是,斯...
何娅周材权刘国库陈林张阳潘立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头骨形态
文献传递
斯氏鼢鼠物种地位有效性的探讨
了探讨斯氏鼢鼠的物种地位,本研究比较了斯氏鼢鼠、高原鼢鼠,秦岭鼢鼠的头骨部分形态学特征,斯氏鼢鼠仅门齿孔,第三上臼齿(M3)与高原鼢鼠对应的特征一致,而在鼻骨形状、顶嵴这两项特征上与秦岭鼢鼠有较多的共同点.
何娅周材权刘国库陈林张阳潘立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头骨形态
斯氏鼢鼠物种地位有效性的探讨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探讨斯氏鼢鼠的物种地位,分别测得了4个斯氏鼢鼠、3个高原鼢鼠、2个秦岭鼢鼠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和12SrRNA基因的全序列,结合下载自Gen Bank中的鼢鼠序列,利用MEG A4.0,PH YLIP 3.57c软件包和Mrbayes 3.1.2软件以中华竹鼠做外群分别重建鼢鼠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并比较了采自3个地区的斯氏鼢鼠、高原鼢鼠和秦岭鼢鼠的头骨形态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支持斯氏鼢鼠的物种地位,且与秦岭鼢鼠和高原鼢鼠的亲缘关系较近。
何娅周材权刘国库陈林张阳潘立
关键词:CYTB基因RRNA基因
冬春季矮岩羊集群特征比较被引量:6
2010年
2007年10月至12月、2008年11月中旬至2009年1月中旬和2009年3月至5月,采用样线法对四川竹巴笼自然保护区矮岩羊冬春季的集群特征进行了研究,春季共观察到73群451只矮岩羊,冬季共观察到170群1036只矮岩羊。发现春季平均群大小为6.18±5.186,最大群34只;冬季平均集群大小为6.65±4.564,最大群24只;春冬两季矮岩羊集群大小季节性变化不显著(P>0.05)。在观察到的矮岩羊中,冬春两季矮岩羊集群都以混合群为主,分别占57.20%和45.20%;与春季相比,冬季混合群和独羊出现频率增高,而春季雌性群和母仔群增多;2-8只的集群冬季109群,春季56群,分别占总群数的64.12%和76.71%;9只以上的集群冬季46群,春季15群,分别占总群数的20.06%和20.55%。说明矮岩羊主要以2-8只的小群为主。冬季雌雄比为1∶0.64;雌幼比为1∶0.77;春季雌雄比为1∶0.72;雌幼比为1∶0.81。
刘国库周材权杨志松龙帅潘立曾国伟李开俊唐伦
关键词:春季矮岩羊集群特征
竹巴笼矮岩羊昼间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被引量:22
2011年
2008年11月中旬至2009年1月中旬和2009年3月至8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目标取样法在竹巴笼自然保护区对矮岩羊的昼间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矮岩羊的昼间行为活动有明显的节律性,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与矮岩羊昼间取食高峰时间基本一致。取食和卧息是最主要的行为方式,分别占总观察频次的53.83%和27.76%,频次较少的是站立和移动,分别占总观察频次的9.93%和8.24%,其它行为所占频次最少,只有0.24%,昼间2个取食高峰(9:00—11:00,17:00—19:00)和1个卧息高峰(11:00—16:00),呈现出取食-休息-取食的规律。Kruskal-Wallis H检验表明,季节因素对矮岩羊取食(P<0.05)、卧息(P<0.05)和其它行为(P<0.05)所占时间影响显著,而对移动(P>0.05)和站立(P>0.05)行为影响不显著。各年龄段之间其它行为所占的时间比例差异显著(P<0.05),而取食(P>0.05)、移动(P>0.05)、卧息(P>0.05)和站立(P>0.05)所占时间比例差异不显著;对比分析不同性别矮岩羊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差异,雌性的取食、移动和卧息的时间略高于雄性,而站立和其他行为时间低于雄性;Mann-Whitney U检验对不同性别矮岩羊昼间的各种行为差异进行分析表明:性别因素对矮岩羊昼间时间分配和行为节律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P>0.05)。
刘国库周材权杨志松龙帅潘立王维奎游于群曾国伟耿山山
关键词:矮岩羊行为节律
四川分布白腹鼠属动物臀部直针毛显微性状种间差异
2008年
目前应用毛皮学知识对小型兽类的分类研究较少.笔者应用光学显微镜对四川分布的安氏白腹鼠(N.andersoni)、川西白腹鼠(N.andersoni)、社鼠(N.confucianus)、针毛鼠(N.fulvescens)4种白腹鼠臀部针毛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发现这4种鼠针毛上分布有不同的鳞片类型.通过对这些鳞片类型的观察及数据测量比较,发现鳞片类型有种的特异性,可作为这4种白腹鼠分类的有效指标之一.
潘立周材权黄燕何娅毛军汪静
关键词:光学显微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