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鹰
- 作品数:106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所长基金中俄国际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 9-乙炔基-9-羟基蒽酮的荧光性能及其对炸药检测机理的理论研究
- 9-乙炔基-9-羟基蒽酮是本课题组合成的一种荧光化合物,能够用于检测TNT和HMX炸药。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和单激发组态(CIS)方法计算了9-乙炔基-9-羟基蒽酮(EHAO)的激发能(3.4 eV)和发射...
- 熊鹰刘学涌刘勇钟发春张勇舒远杰
- 关键词:量子化学荧光炸药
- 文献传递
- 一类重要含能材料:5取-代四唑含能金属配合物被引量:2
- 2011年
- 分类综述了5-取代四唑金属含能配合物(TEMCs)的合成及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外关于TEMCs的研究不多,其中以5-氰基四唑(CT)、5-硝基四唑(NT)、5-氨基四唑(AT)为配体的TEMCs因其优越的性能和突出的特点,成为含能材料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经过调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TEMCs的合成步骤较少、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和控制、产率高,且环境友好,但对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较困难,特别是对其固态摩尔生成焓的探究没有文献报道;②可通过改变外阳离子或中心金属离子、调控配合物分子中配体数目、调控合成过程等方式寻找性能优良的TEMCs;③通过有目的的设计和选择合适的配体与金属离子以及控制反应条件等因素来系统研究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对指导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舒远杰李华荣高晓敏殷明熊鹰李寅川
- 关键词:有机化学含能材料
- 塑料粘接炸药试件与聚合物之间的时温效应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HPLC、XPS等方法对塑料粘接炸药试件与聚合物的接触、非接触体系在不同温度下贮存不同时间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1)塑料粘接炸药试件的质量、TNT含量均随贮存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其表面的N元素含量随贮存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2)在相同温度下,这些性能变化到一定程度后基本不再随贮存时间的延长发生大的变化,且这些变化多为塑料粘接炸药试件自身的一些小分子在热作用下发生升华、迁移所致,聚合物对其影响很小。
- 左玉芬陈捷熊鹰池钰
- 一种测试炸药中易挥发物含量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炸药中易挥发物含量的方法,并相应的提供了以微热量热仪为基础进行改进后的装置,它是在微热量热仪的样品池上安装用于测量样品池内实时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并在微热量热仪的控制系统上设置读取装置、搜索装置、比较装...
- 于谦熊鹰陈捷池钰周建华赵川德陈建波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分离锝或铼的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分离锝或铼的光催化剂和该光催化剂在光催化分离铼或锝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的多晶型二氧化钛异相结材料的光催化剂,其异相结界面可以形成内建电场,驱动光生载流子的迁移,减小载流子复合率,且其比表面面积大、反...
- 邓浩杨恒 江龙 陈艳艳 尹靖马雪李玉香熊鹰
- BDD电极电化学氧化技术处理印染工业退浆废水试验
- 2024年
- 采用BDD电极电化学高级氧化处理技术进行了印染工业高盐强碱退浆废水净化处理试验,探讨了电流密度(40~100 mA/cm^(2))、离子变化和电解质Na_(2)SO_(4)添加量(100~500 mmol/L)对废水CODCr移除、可生化性及能耗的影响,获得了优化降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70 mA/cm^(2)电流密度的降解效果最佳;SO_(4)^(2-)更有利于CODCr的去除;Na_(2)SO_(4)添加量越大,动力学常数kCOD表现为线性增大,更有利于退浆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BDD电极电化学高级氧化处理印染工业高盐强碱退浆废水优化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70 mA/cm^(2),Na_(2)SO_(4)500 mmol/L条件下处理3 h可达到排放标准,平均能耗为14.46 kWh/kg COD_(Cr),可考虑工业化应用。
- 陈静双朱泽基尤家军熊鹰
- 关键词:BDD电极电化学氧化退浆废水
- GJB772A-1997的改进与扩充
- 2016年
- 针对GJB772A-1997《炸药试验方法》中安定性和相容性等方法的适宜性问题,提出了修改或修订的建议;同时结合新引进或开发的热分析手段,提出扩充的新方法,以丰富和拓展标准的应用。
- 陈捷彭强艾进周建华池钰熊鹰王丽燕李建军赵川德于谦吴奎先
- 关键词:热感度
- 混合溶剂下Y^(3+)-PbWO_4微晶的制备及光致发光性质
- 2015年
- 以不同比例的乙二醇(EG)和水(H2O)为混合溶剂,通过直接沉淀法在室温条件下成功制备了不同形貌的钇掺杂钨酸铅(Y3+-Pb WO4)微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致发光光谱仪(PL)等对微晶的微观结构以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溶剂中的EG的比例对Y3+-Pb WO4微晶的形貌演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不同形貌的Y3+-Pb WO4微晶表现出不同的光致发光性能,通过高斯拟合发现其发光峰由蓝光峰、绿光峰和黄光峰构成,峰位均随着混合溶剂中EG含量的增加而先红移再蓝移,绿光峰和黄光峰的强度随着混合溶剂中EG含量的增加而分别下降和增加,表明Y3+-Pb WO4微晶的光致发光与其晶粒尺寸、形貌存在密切的联系。
- 熊鹰房刚周元林
- 关键词:直接沉淀法混合溶剂光致发光
- 基于NiZn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制备高效电催化CO_(2)还原的原子分散Ni-N-C催化剂被引量:1
- 2023年
- 大气中CO_(2)浓度不断上升导致大量的环境问题,如冰川融化、温室效应、极端天气等,利用电化学方法将CO_(2)经还原反应(CO_(2)RR)转化为有价值的燃料或化学品是解决该问题的可行策略.由于CO_(2)具有稳定的化学键(C=O,806 kJ mol^(-1)),需设计具有优异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催化剂.近年研究结果表明,过渡金属锚定在N掺杂碳载体上而制得的催化剂(M-N-C)具有较高的原子利用率、独特的活性金属中心电子结构以及存储量丰富,因而被认为是CO_(2)还原为CO的理想电催化剂.目前已经提出了多种方法来制备M-N-C催化剂,包括原子层沉积、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离子交换、基于载体修饰策略的吸附固化和受限热解.然而,这些方法存在制备过程繁琐或难以大规模生产的问题.同时,采用高温热解制备的M-N-C催化剂,金属活性位点易被其致密的结构包裹,难以完全暴露出来.但有效的活性位点对M-N-C的催化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简便、高效的方法来抑制金属原子聚集.超薄二维碳骨架已被证明可以缩短反应物的扩散路径并有利于暴露催化剂活性位点.本文将NiZn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Zn-LDHs)在多羟基化合物中进行剥离形成单层,同时通过控制单层NiZn-LDHs、多羟基化合物和三聚氰胺共同热解,宏量化制得Ni-N-C催化剂.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表明,在焙烧过程中,可通过改变单层NiZn-LDHs在多羟基化合物中的含量控制Ni-N-C材料中镍纳米颗粒的生成;焙烧过程中Zn挥发能使Ni-N-C材料形成更多中孔,增加碳骨架比表面积和孔径.中孔通道和碳基底超薄特性结合可以促进CO_(2)向内部活性位点扩散,增加反应物与活性位点的接触.XPS结果表明,Ni-N-C材料中Ni原子通过与N配位,锚定在超薄碳骨架上,且存在Niδ+中心(0<δ<2).X射线近边吸收和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表明,Ni-N-C
- 张平陈浩陈林熊鹰孙子其杨浩宇付莹珂张亚萍廖婷李斐
- 关键词:活性位点
- 不同反应气源对制备纳米金刚石膜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为确定两种典型的反应气源对制备纳米金刚石膜的影响,分别以CH4/Ar/H2及CH4/N2混合气体作为反应源,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WPCVD)法制备纳米金刚石薄膜.XRD和Raman分析表明两种气源条件下得到的膜材均为金刚石多晶膜,但用CH4/N2气为反应源沉积的膜材中非金刚石相成分明显更多;AFM和SEM对照分析证实所有膜层的平均晶粒尺寸及表面粗糙度均在几十纳米量级,但CH4/N2气源沉积的膜中容易形成异常长大的晶粒,不利于表面质量的提高.研究结果表明,以CH4/Ar/H2混合气体作为反应气源可制备物相组成纯度更高、表面形态更为优越的纳米金刚石膜.
- 王兵熊鹰黎明李凯
- 关键词: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纳米膜气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