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东明

作品数:42 被引量:174H指数:8
供职机构: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抑郁
  • 16篇抑郁症
  • 13篇老年
  • 12篇分裂症
  • 10篇疗效
  • 10篇精神分裂症
  • 7篇老年抑郁
  • 7篇老年抑郁症
  • 6篇帕罗西汀
  • 5篇西酞普兰
  • 4篇疗效观察
  • 4篇难治
  • 4篇奥氮平
  • 3篇心理
  • 3篇生活质量
  • 3篇晚发
  • 3篇晚发性
  • 3篇利培酮
  • 3篇难治性抑郁
  • 3篇难治性抑郁症

机构

  • 41篇青岛市精神卫...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作者

  • 41篇王东明
  • 22篇刘琳琳
  • 8篇景艳玲
  • 7篇段妮
  • 6篇孙祥虹
  • 4篇孙平
  • 4篇崔维珍
  • 4篇王克
  • 3篇曲春晖
  • 3篇王立钢
  • 3篇姜桂兰
  • 3篇王立刚
  • 2篇梁静
  • 2篇刘锡亮
  • 2篇张泮民
  • 2篇宋秀花
  • 1篇万好
  • 1篇孙艳
  • 1篇张正爱
  • 1篇田博

传媒

  • 9篇四川精神卫生
  • 5篇齐鲁医学杂志
  • 3篇神经疾病与精...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国际精神病学...
  • 2篇中国农村卫生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山东精神医学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奥氮平辅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观察被引量:11
2007年
王克王东明姜桂兰孙祥虹
关键词:抑郁症奥氮平
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组)和对照组(单用西酞普兰组)治疗12周,采用四级临床疗效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8周末HAMD总分分别为(8.13±4.87),(11.72±3.89),两组12周末HAMD总分分别为(6.99±3.05)、(10.12±3.11),两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药物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更好,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王东明刘琳琳景艳玲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西酞普兰喹硫平
丁螺环酮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 探讨丁螺环酮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ICD-10或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联合组)和单用帕罗西汀(单用组)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于治疗第1、2、4、6周末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第6周末联合组HAMD和HAMA评分低于单用组,第2周末、第6周末联合组的HAMD和HAMA平均减分率高于单用组,差异均有显著性(t=1.79~11.57,P〈0.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优于单用帕罗西汀。
李吉祝张泮民王东明田博
关键词:抑郁症丁螺环酮帕罗西汀
二氢叶酸杨梅素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鼠的保护作用
孙平王立钢曲春晖王金東王东明孙祥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是老年痴呆的一种主要类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多因素退行性疾病,具有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的特点。AD的花费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每例AD患者...
关键词: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中枢神经系统
老年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被引量:1
2006年
王东明崔维珍
关键词:老年精神病学精神分裂症
一种改进型精神病人约束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精神病人约束装置,属于精神科医疗器械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约束装置拆装不便,且无法快速固定患者肢体的问题。本改进型精神病人约束装置,包括床架和床板,床架包括两根长板,长板上方设有圆柱形连接柱,还包括...
王东明刘琳琳
文献传递
老年抑郁症应用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的效果对照评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对比老年抑郁症应用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1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成甲、乙两组,每组各有59例患者,甲组应用度洛西汀治疗,乙组应用帕罗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甲组痊愈率是61.0%,临床总有效率是84.7%;乙组痊愈率是40.7%,临床总有效率是83.1%,组间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甲组痊愈率要显著高于乙组。结论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均能获得较好治疗效果,但度洛西汀具有临床症状改善显著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王东明刘琳琳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度洛西汀帕罗西汀
小柴胡汤改善抑郁症状及相关神经递质与神经营养因子分析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探索小柴胡汤对抑郁症状患者的疗效及脑内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变化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抑郁症状患者共计96例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脑内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结果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其总有效率达87.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4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出现不同情况的副作用,但是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应用小柴胡汤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ch、5-HT、NE及DA值在治疗前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5-HT、NE及DA值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在Ach上,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营养因子变化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较对照组更大。结论小柴胡汤治疗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抗抑郁作用,并对脑内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有一定的影响。
王东明刘琳琳孙平万好
关键词:小柴胡汤脑内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
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检测对阿尔茨海默病情评估的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检测对阿尔茨海默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5例纳入AD组、2型糖尿病患者35例纳入T2DM组、阿尔茨海默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35例纳入AD+T2DM组、健康体检者35例纳入对照组。采集血清后检测Aβ、Tau、GLP-1、IL-1β、IL-6、TNF-α、IFN-γ、MDA、AOPP、SOD、GSH的含量。结果:备组血清Aβ_(1-42)、Tau蛋白含量、服糖后GLP-1含量以及IL-1β、IL-6、TNF-α、IFN-γ、MDA、AOPP、SOD、GSH的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T2DM组、AD+T2DM组血清Aβ_(1-42)、Tau蛋白以及IL-1β、IL-6、TNF-α、IFN-γ、MDA、AOP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服糖后GLP-1含量以及SOD、GSH含量低于对照组,且AD+T2DM组血清中上述指标的变化较AD组和T2DM组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糖后0.5、1、1.5、2h时血清GLP-1含量与血清Aβ_(1-42)、Tau蛋白含量呈负相关。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服糖后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含量降低,对Aβ_(1-42)、Tau蛋白含量变化情况以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程度均具有评估价值。
王东明刘琳琳
关键词:胰高血糖素样肽1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
帕利哌酮缓释剂治疗首发与复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剂治疗首发、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组)和32例复发再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组)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帕利哌酮缓释剂治疗,于入院时、治疗2、4及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首发组与复发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量表分、阴性症状量表分及一般病理量表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和第8周末,首发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量表分、阴性症状分量表分及一般病理量表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量表分及一般病理量表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发组阴性症状分量表分虽也逐渐降低,但至第4周后差异方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末首发组显效率为46.43%,复发组显效率为43.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3,P=0.83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剂治疗首发、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阴阳性症状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依从性好,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景艳玲王东明段妮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复发精神分裂症疗效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