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斌
- 作品数:97 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幼猴对两种日粮常规营养成分消化率的研究
- 目的了解实验猕猴对常用的两种日粮营养成分的消化能力,掌握实验猕猴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特点,为以后设计和筛选幼猴的日粮配方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健康的10只自繁幼猴,分为两组,每组5只,雌雄搭配,单笼饲养,采用全收粪法对...
- 鲁帅尧赵远杨亮宇和占龙陈丽雄王俊斌
- 关键词:日粮营养成分表现消化率
- 文献传递
- 两种抗应激剂对恒河猴抗热应激作用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两种抗应激剂对恒河猴热应激的影响。方法将6只恒河猴随机分为A,B两组采血做9项血液学及9项血液生化指标测定,A组日粮中每只添加VC300 mg/d和VE50 mg/d;B组日粮中添加0.2%苜草素,饲喂两个月后分别将A、B两组恒河猴放入(32±1)℃,湿度70%猴房内,1 h后采血,测定相应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两组动物血液学各项指标试验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而血液生化值呈现:A组试验后AST、ALP、LDH分别为(101±23.64)U/L,(623.67±233.12)U/L,(1384.33±807.66)U/L,试验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B组试验后TP、ALB分别为(83.83±16.32)g/L,(38.53±0.57)g/L;试验前后差异不显著。结论VC和VE在恒河猴抗热应激过程中主要作用于维持血液中AST、ALP、LDH的活性稳定,而苜草素主要作用于维持血液中TP、ALB的稳定,两种添加剂能有效提高恒河猴抗热应激的能力。
- 赵远和占龙吴海兴李云龙王俊斌陈丽雄鲁帅尧
- 关键词:恒河猴热应激抗应激剂血液学血液生化苜草素
- 一例繁殖猕猴乳汁淤积症的诊疗
- 2012年
- 乳汁淤积症其病因多为乳汁分泌过多、腺导管堵塞,造成乳腺结块,乳房炎严重时还形成乳腺囊肿和肿瘤。在人类产妇的哺乳期较为多见,在哺乳期的猕猴报道甚少。2011年我所饲养场一只6岁母猴在哺乳期发生了乳汁淤积症,通过理疗和抗炎治疗后康复,现报告如下。
- 王俊斌陈丽雄和占龙鲁帅尧赵远
- 关键词:猕猴乳汁
- 植酸酶在实验猕猴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 目的研究植酸酶在实验猕猴饲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挑选健康实验猕猴16只,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每个处理组8只试验猴。通过钙磷平衡试验和蛋白质消化试验研究植酸酶对猕猴饲料钙磷利用率和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
- 和占龙鲁帅尧陈丽雄王俊斌赵远李仕成唐永明杨亮宇
- 关键词:植酸酶猕猴饲料
- 文献传递
- SBR工艺在猕猴养殖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2006年
- 采用SBR工艺处理猕猴养殖场废水,出水水质各项指标优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达到动物饲养场废水达标排放标准。
- 和占龙唐永明王俊斌鲁帅尧赵远谢明学陈其云
- 关键词:SBR
- 基于线粒体D-loop基因全序列分析贵州、四川、广西恒河猴群体遗传多样性
- 目的 从分子水平探讨贵州、四川、广西恒河猴群体遗传多样性,为今后开展恒河猴遗传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和背景资料。方法 采用PCR 直接测序法测定贵州、四川、广西恒河猴38 份样品的线粒体D-loop 基因全序列...
- 禹文海马进赵远鲁帅尧杨凤梅李艳艳王俊斌陈丽雄徐鸿界刘权和占龙
- 关键词:恒河猴线粒体DNA单倍型遗传多态性
- 猕猴被毛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原子吸收或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对分别生活于人工圈笼、猴园和野外的3组猕猴(每组10只)被毛中的6种微量元素(Cu,Fe,Mn,Zn,Pb与As)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Cu和Fe的含量无差异(P>0.05),但人工饲养(猴园和笼养)猕猴被毛中Mn,Pb和As的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野外猕猴(P<0.01),而野外猕猴被毛中Zn的含量显著高于人工饲养猕猴(P<0.05)。将上述结果与已报道的川金丝猴和人类毛发相应元素的含量做比较分析,提示适当调整人工饲养猴饲料中Mn,Zn,Pb的添加量可作为改善猕猴被毛质量的尝试方法。
- 鲁帅尧赵远和占龙陈培富王俊斌陈丽雄杨亮宇
- 关键词:猕猴被毛微量元素
- 人工繁育恒河猴的肺炎链球菌携带状况调查及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究人工繁育的恒河猴群体中肺炎链球菌的自然感染状况,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恒河猴猴群中随机采集20只婴猴、30只成年猴和30只老年猴的鼻拭子和咽拭子样本,采用细菌培养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同时筛查样本中肺炎链球菌的携带情况,并对筛查结果为阳性的婴猴的亲代母猴进行肺炎链球菌筛查。再结合革兰染色法、奥普托欣药敏试验、胆汁溶解试验、菊糖发酵试验和PCR扩增测序对样本进行进一步鉴定。结果恒河猴婴猴携带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为20%(4/20),而这4只阳性婴猴的亲代母猴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成年恒河猴和老年恒河猴中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均为0%。细菌培养物在形态学上观测显示,该菌为灰白色凸起状,周围草绿色溶血环,呈脐窝状,为典型肺炎链球菌的菌落特征。革兰染色结果显示为阳性,胆汁溶解试验和菊糖发酵试验结果均呈阳性,并且该菌对奥普托欣敏感;以上结果表明本次从婴猴鼻咽拭子分离到的4株菌落均为肺炎链球菌。结论本调查发现在恒河猴中肺炎链球菌自然感染群体主要为婴猴,婴猴携带率约为20%,其鼻、咽部均为该菌寄住场所,且未发现母婴垂直传播情况。
- 刘雨李艳艳张伟杨凤梅刘权李咏洁靳玮华段素琴王俊斌陈丽雄徐鸿界赵远和占龙
- 关键词:恒河猴肺炎链球菌携带率
- 苜草素对断奶婴猴缓解应激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选择48只出生、母乳喂养时间相近,同一批断奶婴猴,随机分为2组,每个处理组24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苜草素。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腹泻率减低25%,缓解应激的效果明显。
- 李仕成白文顺陈丽雄赵远鲁帅尧王俊斌和占龙
- 关键词:苜草素应激腹泻率
- 野生树鼩与人工饲养树鼩消化道不同部位微生物组成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以树鼩为研究模型,探讨野生树鼩与人工繁育树鼩不同肠段的菌群组成。方法分别收集3只健康野生及人工繁育树鼩七个胃肠段样本,提取细菌总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6S rRNA基因的V3-V4高变区测序,分析比较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结果不同肠段Alpha指数多样性分析显示野生组与人工繁育组树鼩在盲肠和胃Shannon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野生组与人工繁育组各肠段微生物组成存在较大差异,门水平上,野生组直肠、结肠、盲肠及胃四个部位中Firmicutes菌门的平均占比显著高于人工繁育组(P<0.05);人工繁育组直肠、结肠、盲肠及回肠内Spirochaetes菌门的平均占比显著高于野生组(P<0.05);野生组直肠内Bacteroidetes菌门的平均占比显著高于人工繁育组(P<0.05);属水平上,野生组明显高于人工繁育组的主要菌属为:回肠、空肠和胃内的Weissella菌属,直肠内的Bacteroides菌属以及回肠段内的Lactococcus菌属;人工繁育组明显高于野生组的主要菌属为:直肠、结肠、盲肠及回肠内的Brachyspira属,盲肠和胃内的Prevotella9菌属,盲肠和空肠内的Streptococcus属以及回肠中的Lactobacillus菌属。不同肠段菌群功能基因预测显示两组共有5个解剖部位17个基因类别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野生树鼩与人工繁育树鼩各肠段菌群组成差异较大;各肠段细菌功能差异较大,且与其生理功能、饮食结构有一定关联;在肠道菌群研究中,应充分考虑粪便样品微生物的组成是否能够完全代表肠道微生物的组成。
- 李艳艳杨凤梅王俊斌陈丽雄段素琴杨亚平刘雨和占龙马进赵远
- 关键词:肠道菌群树鼩肠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