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果
- 作品数:47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新疆鼠疫菌株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应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4个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研究,探析新疆分离株与我国其他鼠疫疫源地分离株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方法收集2015-2019年新疆4个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18株分离株,提取鼠疫菌基因组DNA,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14+12 VNTR位点)技术、多色毛细管电泳方法进行基因分型,运用BioNumerics 7.6软件对基因分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8株鼠疫分离株被14位点MLVA分为3个群、12个基因型;被14+12位点MLVA分为3个群、15个基因型,且同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分离株聚为一个分支。不同时期、同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基因型存在明显的地区聚集性,遗传性相对稳定。结论新疆4个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分离株基因型呈多态性,遗传性相对稳定;MLVA分型方法适宜新疆鼠疫分离株遗传进化与溯源研究。
- 李博崔燕刘遵季古丽阿依·包凯西罗勇军麦迪娜·肖开提王启果雒涛
- 关键词:鼠疫耶尔森菌
- 2013一2021年新疆伊宁县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13一2021年新疆伊宁县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当地做好肺结核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导出2013一2021年伊宁县20个乡(镇、片区)的肺结核监测数据,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肺结核发病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和人群分布。结果2013一2021年伊宁县共报告肺结核病例479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27.3/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1月平均报告发病率最高15.2/10万,10月最低7.9/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较高的乡(镇)分别为阿吾利亚乡172.4/10万、墩麻扎镇155.8/10万、巴依托海镇153.9/10万和温亚尔镇153.7/10万;报告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χ^(2)=377.670,P<0.001),报告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25~35岁,共1379例、占28.78%。结论伊宁县结核病防控应重点关注男性和中青年人群,尤其是阿吾利亚乡、墩麻扎镇和巴依托海镇等高发地区,予以相应的政策倾斜,增加防控经费和医疗资源投入,从而阻断肺结核的传播途径,降低肺结核发病率。
- 马平贵有军阿卜杜艾力·阿提拜克吴春花马玉萍王启果
- 关键词:肺结核高发人群高发区域
- 自然疫源性疾病调查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进展
- 2024年
- 自然疫源性疾病(NFD)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高致死率,逐渐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关注焦点。受当前经济发展、环境变化、人口流动等因素影响,其发病率不断增加,对人类健康及社会安全造成的危害进一步加深。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的调查,以控制其发生和流行。而NFD的调查研究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领域,涉及诸多学科的交叉,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等技术和方法被广泛应用,未来跨学科、跨平台整合运用将是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以期为该类传染病的快速、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买力哈吧·白克力张艺严热米拉·吐尔洪阿扎提·热合木肖吾开提·塞麦提王启果
- 关键词:自然疫源性疾病地理信息系统
- 2017年新疆鼠疫检测技能竞赛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新疆鼠疫检测技能竞赛结果,了解新疆鼠疫防控专业技术人员鼠疫检测能力,为制定有效、规范化的防控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全疆22个承担鼠疫监测任务单位的44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理论知识和检测技能操作竞赛,并收集、整理各项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开展统计学分析。结果44名参赛选手理论知识平均得分65.0分、及格率56.82%;检测技能操作环节中,以鼠疫动物采集与取样平均分(75.4分)和及格率(95.45%)最高,其次是媒介标本制作与鉴定(68.1分,77.27%),鼠疫病原学检测最低(56.5分,54.55%);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成绩,不同性别(t=1.031,-1.241)、年龄(F=0.642,0.921)、职称(F=1.057,2.125)和单位级别(t=0.957,1.520),竞赛选手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北疆地区选手理论知识([68.1±11.7)分,t=5.137]和检测技能操作([67.7±10.2)分,t=4.891]成绩均高于南疆地区([56.9±9.4)分,(55.6±1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事鼠疫检验工作2年及以下选手的理论知识(59.27±8.16)分和检测技能操作(55.43±10.47)分低于3年及以上选手;参加1次及未参加过现场操作培训选手的检测技能成绩低于参加2次及以上选手,国家级监测点竞赛选手的检测技能成绩高于省级监测点。结论新疆鼠疫检测技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技能培训应注重新入职人员的现场带教和现场操作培训。
- 李博张晓兵王蒴王信惠王启果雒涛阿布力克木·阿不都热西提阿扎提·热合木林军健黎唯
- 关键词:鼠疫
- 塔里木盆地及其邻近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调查研究进展
- 2024年
-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一类无需依靠人类即能在自然界中持续流行的传染病,自然疫源地即是指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的区域。旱獭、鼠类、蜱类和蚤类等多种疫源动物和传播媒介广泛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及其邻近地区[1],历史上该地区曾发生过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如鼠疫、蜱传回归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F)、流行性斑疹伤寒等[2]。
- 王启果麦迪娜·肖开提麦迪娜·肖开提罗勇军王希江古丽阿依·包开西王信惠牟文婷
- 关键词: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地流行性斑疹伤寒病原体传播媒介
- 簇鬃客蚤生活史实验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簇鬃客蚤在实验室饲养条件下的生活史。方法在温度(26±0.5)℃、相对湿度(70±5)%条件下,以子午沙鼠为供血动物,采用常规饲养和平皿中培育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观察。结果簇鬃客蚤属全变态昆虫,其全部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蛹(茧)和成虫4个阶段;簇鬃客蚤(♂)发育各历期(卵-幼虫、幼虫-蛹、蛹-成虫及卵-成虫)的发育天数分别为(5.65±0.49)、(10.78±0.67)、(7.52±0.95)和(23.96±1.49)d,簇鬃客蚤(♀)发育各历期的发育天数分别为(5.49±0.51)、(10.20±0.78)、(4.90±1.04)和(20.59±1.14)d;簇鬃客蚤的孵化率(卵-幼虫)、化蛹率(幼虫-蛹)、羽化率(蛹-成虫)及成长率(卵-成虫)分别为91.0%、85.7%、82.1%和64.0%;簇鬃客蚤羽化后的雌雄性比为1.8:1;簇鬃客蚤饥饿状态下的寿命为(4.17±1.11)d(♂)和(5.31±1.69)d(♀),簇鬃客蚤供血状态下的寿命为(13.56±2.56)d(♂)和(20.50±8.31)d(♀);簇鬃客蚤每组(以15雄10雌为一组)每日平均产卵数为23.46粒,一生平均产卵数为(624.00±5.76)粒,每日平均产卵数(n)与产卵时间(d)之间的非线性回归方程为y=e[4.548-0.140(x-2)](x≥3)。结论簇鬃客蚤生活周期短、繁殖力强,有利于传播和促进动物鼠疫流行。
- 王启果孟卫卫雒涛阿扎提王信惠戴翔张渝疆
- 关键词:生活史
- 一种凝胶成像分析仪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凝胶成像分析仪,包括箱体,箱体一侧沿其高度方向依次设置长条形的开口和观察窗,开口中设置对应开口的抽拉式紫外透照台,箱体内部顶部设置分析装置,开口两侧对称设置滑槽,滑槽滑动方向与开口宽度方向平行,对称设...
- 牟文婷廖佩花王启果
- 新疆鼠疫防治70年回顾与展望被引量:5
- 2020年
- 新疆存在着鼠疫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新中国成立后,新疆鼠疫防治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砥砺前行、日臻完善的艰辛历程。历经几代人近70年(1953—2020)长期不懈的努力,新疆已基本查清了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范围及鼠疫流行规律,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鼠疫防治措施。截至目前,连续26年新疆未发生人间鼠疫,然而鼠疫自然疫源地依然存在,鼠疫菌在自然界的保存机制尚不清楚,动物间鼠疫流行连年不断。本文回顾了新疆鼠疫防治近70年的历程,为今后的鼠疫防治提供经验参考。
- 贵有军雒涛王启果张晓兵王信惠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热西提王诚李冰古丽阿依·包开西林军健罗勇军卡斯木江·玉素甫李博
- 关键词:鼠疫自然疫源地
- 南疆部分居民区鼠类中汉坦病毒自然感染状况的初步调查
- 2023年
- 目的初步了解南疆部分居民区鼠类中汉坦病毒的自然感染状况。方法2023年春季和夏季,分别在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州)、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27个县(市)居民区捕获鼠类,取其肾脏,采用流行性出血热Ⅰ型(汉坦病毒)、Ⅱ型(汉城病毒)双重荧光PCR法检测核酸。结果春季喀什地区5个县(市)(喀什市、疏附县、巴楚县、莎车县、叶城县)均监测到流行性出血热Ⅱ型(汉城病毒)分布,鼠类总携带率为22.4%(38/170),携带率在11.1%~37.0%,不同县(市)鼠类携带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2,P=0.044);夏季27个县(市)中,监测到汉城病毒分布12个、分布率44.4%,共捕鼠598只、总携带率11.9%(71/598),携带率在0.0%~52.4%,其中喀什地区、克州、和田地区的携带率分别为19.1%(56/293)、28.3%(13/46)、1.5%(2/131),阿克苏和巴州未监测到汉坦病毒携带,鼠类携带率喀什(χ^(2)=23.710,P<0.001)与克州(P<0.001,Fisher’s exact test)均明显高于和田。喀什地区5个县(市)居民区鼠类汉坦病毒携带率春季(22.4%)与夏季(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5,P=0.874)。结论流行性出血热Ⅱ型(汉城病毒)在南疆的分布较广,不同地区鼠类病毒携带率有差异,部分县(市)携带率较高,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暴发的风险不容忽视。
- 王启果古丽阿依·包开西罗勇军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热西提王信惠安允萍高宏进吐尔德古丽·别拉沙尔骆骋马瑞杰王希江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鼠类携带率
- 2022—2023年新疆青河县山地鼠疫流动监测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2022—2023年新疆青河县山地动物间鼠疫流行状况,为鼠疫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鼠疫流动监测方式开展2022—2023年青河县山地鼠疫监测。采用路线法、定点观察法、5 m夹线法调查啮齿类动物的密度、种类及分布;媒介鉴定确定蚤种及其构成。采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捕获动物血清及小型啮齿类及食虫类动物心脏浸液中鼠疫F1抗体,自毙动物脏器、骨髓以及媒介寄生蚤悬液中鼠疫F1抗原。采用鼠疫细菌学试验检验捕获动物和自毙动物脏器、骨髓、媒介寄生蚤组中鼠疫耶尔森氏菌。结果监测区内鼠疫宿主动物长尾黄鼠和灰旱獭平均密度分别为5.00只/hm^(2)和0.43只/hm^(2);长尾黄鼠和灰旱獭染蚤率分别为43.80%和38.89%,平均蚤指数2.14和2.00;鼠疫F1抗体检测啮齿类及食肉类动物血清样本共140份,鼠疫F1抗体阳性长尾黄鼠2份、林鼬1份,检测小型啮齿类和食虫类动物心脏浸液样本19份,均为阴性;鼠疫F1抗原检测动物脏器研磨液、骨髓悬液以及媒介蚤组研磨液样本共189份,鼠疫F1抗原阳性6份,其中长尾黄鼠3份、灰旱獭2份、谢氏山蚤组1份;细菌学检验动物脏器及骨髓悬液样本共170份、媒介蚤295只/19组,分离出鼠疫耶尔森菌4株,其中长尾黄鼠2株、灰旱獭1株、谢氏山蚤1株。结论新疆青河县山地动物间鼠疫流行强烈且处于持续流行状态。
- 特列吾别克·斯拉木别克阿依本·巴合提别克王信惠罗勇军麦迪娜·肖开提王启果古丽阿依·包开西王蒴贵有军
- 关键词:鼠疫血清学病原学